一种水溶性甲基硅烷环保沥青隔离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82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溶性甲基硅烷环保沥青隔离剂,该沥青隔离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3‑5份甲基硅烷、8‑10份海带提取物、0.2‑0.5份聚乙二醇20000、4‑6份平平加、1‑3份氨三乙酸钠、0.1‑0.3份明胶、0.2‑0.5份抗老化剂;该抗老化剂在受到光照时抗老化剂分子上的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远远大于三唑环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得抗老化剂成强碱性,吸收光后电子密度从氧原子转移向氮原子,使得分子中的苯酚结构更具酸性,氮原子更具碱性,质子快速转移到氮原子上形成互变异构体,该互变异构体不稳定,将光能转化为热能重新回到稳定的基态,进而防止隔离剂发生氧化,避免沥青粘附在加工或者施工器具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溶性甲基硅烷环保沥青隔离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甲基硅烷环保沥青隔离剂。
技术介绍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碾压是最后一道工序,碾压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质和功能特性,高质量的碾压既可以使沥青路面层达到高的压实度,又可以使其有良好的平衡度,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符合或超过设计要求,为防止和减少沥青混合料与运输车辆和压路机械设备粘结,施工过程中使用隔离剂。现有的沥青隔离在使用后,沥青在加工以及施工时候仍然会出现粘性问题,部分沥青会粘附在加工或者施工器具上,且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光照,会出现氧化使得隔离剂的作用下降,进而使得沥青出现大量粘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溶性甲基硅烷环保沥青隔离剂。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沥青隔离在使用后,沥青在加工以及施工时候仍然会出现粘性问题,部分沥青会粘附在加工或者施工器具上,且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光照,会出现氧化使得隔离剂的作用下降,进而使得沥青出现大量粘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溶性甲基硅烷环保沥青隔离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3-5份甲基硅烷、8-10份海带提取物、0.2-0.5份聚乙二醇20000、4-6份平平加、1-3份氨三乙酸钠、0.1-0.3份明胶、0.2-0.5份抗老化剂;该沥青隔离剂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S1:将甲基硅烷、海带提取物、聚乙二醇20000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300-500r/min,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0-15min制得混合物;步骤S2:将平平加、氨三乙酸钠、明胶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5-20min后,加入混合物和抗老化剂,在转速为500-8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1.5h,调节pH值为6.5-7.5,制得沥青隔离剂。进一步,所述的抗老化剂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A1:将硫酸溶液和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3-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邻硝基苯胺,进行搅拌10-15min后,滴加硝酸钠溶液,滴加时间0.5-0.8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1.5h后,加入对甲基苯酚,继续搅拌3-5min后,调节反应液pH值为7-9,继续搅拌2-3h后,加入乙醇、氢氧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在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1.5h后,加入锌粉,在温度为85-90℃的条件下,继续反应0.5-0.8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氮-溴代丁二酰亚胺、过氧化苯甲酰、四氯化碳加入反应釜,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8-10h,制得中间体2,将中间体2、碳酸钾溶液、溴化四乙基铵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1-1.5h,制得中间体3;反应过程如下:步骤A2:将二苯胺、去离子水、浓盐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50-55℃的条件下,加入醋酸酐并加入醋酸钠溶液,进行搅拌10-15min后,在冰水浴的条件下,进行冷却,制得中间体4,将中间体4、液态一氯甲烷、三氯化铝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00-10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5,将中间体5、硫酸镁、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6;反应过程如下:步骤A3:将中间体6、乙醇、浓硫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制得中间体7,将中间体7、中间体3、二丁基氧化锡、邻二氯苯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进行保护,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150-16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6-10h,制得中间体8,将中间体8、硫磺、碘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1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至不产生硫化氢气体结束反应,制得中间体9,将中间体9和盐酸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10-115℃的条件下,进行回流30-40min后,调节反应液pH值为8,加入冰醋酸,混合均匀,制得中间体10;反应过程如下:步骤A4:将三聚氯氰溶于丙酮中,加入中间体10,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5-6h,制得中间体11,将中间体11、氯苯、三氯化铝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3-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镁粉,搅拌15-30min后,加入甲苯在温度为0-3℃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2h后,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继续搅拌10-15h后,加入间苯二酚,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4-6h,制得中间体12;反应过程如下:步骤A5:将中间体12、3-溴丙烯、碳酸氢钠、丙酮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60-65℃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6-8h,制得中间体13,将中间体13、苯乙烯、四氢呋喃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70-80℃的条件下,加入偶氮二异丁腈,进行反应3-4h后,用石油醚进行沉淀,制得抗老化剂。反应过程如下:进一步,步骤A1所述的硫酸溶液、邻硝基苯胺、硝酸钠溶液、对甲基苯酚、乙醇、氢氧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锌粉的用量质量比为13.5g:30.6g:20g:6.48g:10mL:10g:15g:1.3g,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8%,硝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葡萄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8.5%,中间体1、氮-溴代丁二酰亚胺、过氧化苯甲酰、四氯化碳的用量比为0.15mol:0.15mol:0.3g:200mL,中间体2、碳酸钾溶液、溴化四乙基铵的用量比为5g:80mL:2mL,碳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进一步,步骤A2所述的二苯胺、去离子水、浓盐酸、醋酸酐、醋酸钠溶液的用量比为3.5g:90mL:4mL:6mL:12mL,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25%,中间体4和液态一氯甲烷的用量摩尔比为1:2,三氯化铝的用量为中间体4质量的5-8%,中间体5、硫酸镁、去离子水、高锰酸钾溶液的用量比为3.5g:10g:175mL:50mL,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3%。进一步,步骤A3所述的中间体6和乙醇的用量摩尔比为1:1,浓硫酸的用量为中间体6质量的20%,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5%,中间体7、中间体3、二丁基氧化锡、邻二氯苯的用量比为0.01mol:0.01mol:0.1g:6mL,中间体8、硫磺、碘的用量比为125mmol:250mmol:0.47mmol,中间体9和盐酸溶液的用量比为1g:5mL,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8%,冰醋酸的用量为反应液总体积的3%。进一步,步骤A4所述的三聚氯氰和中间体10的用量摩尔比为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性甲基硅烷环保沥青隔离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3-5份甲基硅烷、8-10份海带提取物、0.2-0.5份聚乙二醇20000、4-6份平平加、1-3份氨三乙酸钠、0.1-0.3份明胶、0.2-0.5份抗老化剂;/n该沥青隔离剂由如下步骤制成:/n步骤S1:将甲基硅烷、海带提取物、聚乙二醇20000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300-500r/min,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0-15min制得混合物;/n步骤S2:将平平加、氨三乙酸钠、明胶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5-20min后,加入混合物和抗老化剂,在转速为500-8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1.5h,调节pH值为6.5-7.5,制得沥青隔离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甲基硅烷环保沥青隔离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3-5份甲基硅烷、8-10份海带提取物、0.2-0.5份聚乙二醇20000、4-6份平平加、1-3份氨三乙酸钠、0.1-0.3份明胶、0.2-0.5份抗老化剂;
该沥青隔离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甲基硅烷、海带提取物、聚乙二醇20000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300-500r/min,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0-15min制得混合物;
步骤S2:将平平加、氨三乙酸钠、明胶加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5-20min后,加入混合物和抗老化剂,在转速为500-8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1.5h,调节pH值为6.5-7.5,制得沥青隔离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溶性甲基硅烷环保沥青隔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老化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硫酸溶液和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3-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邻硝基苯胺,进行搅拌10-15min后,滴加硝酸钠溶液,滴加时间0.5-0.8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1.5h后,加入对甲基苯酚,继续搅拌3-5min后,调节反应液pH值为7-9,继续搅拌2-3h后,加入乙醇、氢氧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在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1.5h后,加入锌粉,在温度为85-90℃的条件下,继续反应0.5-0.8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氮-溴代丁二酰亚胺、过氧化苯甲酰、四氯化碳加入反应釜,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8-10h,制得中间体2,将中间体2、碳酸钾溶液、溴化四乙基铵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1-1.5h,制得中间体3;
步骤A2:将二苯胺、去离子水、浓盐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50-55℃的条件下,加入醋酸酐并加入醋酸钠溶液,进行搅拌10-15min后,在冰水浴的条件下,进行冷却,制得中间体4,将中间体4、液态一氯甲烷、三氯化铝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00-10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5,将中间体5、硫酸镁、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6;
步骤A3:将中间体6、乙醇、浓硫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制得中间体7,将中间体7、中间体3、二丁基氧化锡、邻二氯苯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进行保护,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150-16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6-10h,制得中间体8,将中间体8、硫磺、碘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1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至不产生硫化氢气体结束反应,制得中间体9,将中间体9和盐酸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10-115℃的条件下,进行回流30-40min后,调节反应液pH值为8,加入冰醋酸,混合均匀,制得中间体10;
步骤A4:将三聚氯氰溶于丙酮中,加入中间体10,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4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敏鹿亚东张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市路兴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