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辘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80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纽扣辘颈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电机,所述的机架顶部设置有减速器,所述的减速器一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与电机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减速器相对从动轮的另一端设置有辘颈机构,所述减速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盛放纽扣的滚筒,所述的滚筒与减速器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电机与减速器,仅通过电机就驱动整个设备运转,既节省了成本,又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又通过压板的曲面与转盘互相压迫对纽扣进行辘颈操作,并且通过限制组件限制每次只加工一个纽扣,这样生产出的纽扣不易破损扭曲,提高生产的合格率以及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纽扣辘颈装置
本技术涉及五金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纽扣辘颈装置。
技术介绍
纽扣按照材质分类,可以分为天然类、化工类和其他材质,而其中化工类纽扣又分为有机扣、树脂扣、组合扣、尿素扣、喷漆扣和金属扣等。在这其中金属纽扣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金属纽扣按加工形式可分为冲压成型纽扣、金属压铸纽扣及组合成型纽扣。而在组合成型纽扣中,通常需要两片凹凸纽扣互相扣合,其中底部的凸起纽扣需要对凸起部分进行辘颈处理,以便于与下凹纽扣扣紧,而在现有的技术中,大多是通过冲压的方式来缩紧凸起部,然而这种方法容易收外接因素干扰,在冲压过程中造成破损或扭曲,大大降低了生产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纽扣辘颈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纽扣辘颈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电机,所述的机架顶部设置有减速器,所述的减速器一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与电机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减速器相对从动轮的另一端设置有辘颈机构,所述减速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盛放纽扣的滚筒,所述的滚筒与减速器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辘颈机构包括设置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竖板,所述的竖板顶部设置有用于限制纽扣掉落的限制组件,所述竖板朝外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挤压纽扣的压板,所述竖板靠近压板的位置处设置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固定设置有推块。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板面向转盘的一侧为与转盘相匹配的曲面,且越向下曲面越靠近转盘,所述的曲面与转盘之间形成一个供纽扣通过并对纽扣进行辘颈的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的限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竖板上的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内凹处,且内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块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上连接有拨片;拨片的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推块相接触,其中间位置处与竖板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靠近第二滑块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挡住纽扣的第一顶针,所述的第一滑块左端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块上靠近第一滑块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挡住纽扣的第二顶针,所述竖板上位于第二滑块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第二滑块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拨片与推块想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位于转盘的下方设置有供纽扣排出的排料通道,所述排料通道上远离压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预防纽扣飞出的防护板。进一步的,所述的滚筒下方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的出料通道从滚筒出发延伸至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之间并靠近转盘,所述的出料通道上设置有供纽扣通行的轨道。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装置的开关。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了电机与减速器,仅通过电机就驱动整个设备运转,既节省了成本,又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又通过压板的曲面与转盘互相压迫对纽扣进行辘颈操作,并且通过限制组件限制每次只加工一个纽扣,这样生产出的纽扣不易破损扭曲,提高生产的合格率以及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纽扣辘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辘颈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辘颈机构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纽扣辘颈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动力机构2,所述的动力机构2包括设置在机架1内部的电机21,所述的机架1顶部设置有减速器22,所述的减速器22一端连接有从动轮23,所述的从动轮23与电机21之间通过皮带24连接,所述减速器22相对从动轮23的另一端设置有辘颈机构3,所述减速器2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盛放纽扣的滚筒5,所述的滚筒5与减速器22之间通过连接柱52连接。具体实施时,连接柱内部设置有转轴,其底部与减速器连接,顶端伸入滚筒中对未加工的纽扣进行搅拌,可以帮助纽扣划入轨道中。辘颈机构3包括设置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竖板31,所述的竖板31顶部设置有用于限制纽扣掉落的限制组件32,所述竖板31朝外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挤压纽扣的压板33,所述竖板31靠近压板33的位置处设置有转盘34,所述的转盘34上固定设置有推块35。压板33面向转盘34的一侧为与转盘34相匹配的曲面,且越向下曲面越靠近转盘34,所述的曲面与转盘34之间形成一个供纽扣通过并对纽扣进行辘颈的通道36。限制组件32包括设置在竖板31上的第一支撑板321以及第二支撑板322,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21以及第二支撑板322上设置有内凹处,且内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323以及第二滑块324,所述的第一滑块323以及第二滑块324通过连接片325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324上连接有拨片326。所述的拨片326与推块35想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圆弧326a。拨片326的一端与第二滑块324连接,另一端与推块35相接触,其中间位置处与竖板31可转动连接。当拨片底部与推块较宽的部分接触时,拨片底部向右移动,则其顶部会向左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滑块以及第一滑块向左移动。第一滑块323靠近第二滑块324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23a,所述第一固定件323a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挡住纽扣的第一顶针323b,所述的第一滑块323左端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件323c。第二滑块324上靠近第一滑块324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固定件324a,所述第二固定件324a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挡住纽扣的第二顶针324b,所述竖板31上位于第二滑块324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板324c,所述的第二滑块324与固定板324c之间通过弹簧324d连接。在具体操作时,第一顶针位于第二顶针上方,且两者相距一个纽扣的高度,这样就保证了每次只有一个纽扣能通过第一顶针进入下一阶段。竖板31上位于转盘34的下方设置有供纽扣排出的排料通道6,所述排料通道6上远离压板3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预防纽扣飞出的防护板61。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地的需要,在排料通道的下方设置收集箱或通往下一工位的传送带。滚筒5下方设置有出料通道51,所述的出料通道从滚筒5出发延伸至第一支撑板321以及第二支撑板322之间并靠近转盘34,所述的出料通道51上设置有供纽扣通行的轨道51a。所述的轨道终点与纽扣辘颈作业的通道相连接,且第一顶针以及第二顶针总有一个位于轨道的路径上,因此总能保证只有一个纽扣下落到通道中。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装置的开关4,具体工作时可通过开关控制设备的启动与关闭或者用于调节电机的功率。具体实施时,本装置可与电控模块连接(如PLC控制器等),连接柱内设置有转轴与减速器连接,转轴可翻搅滚筒内的纽扣,同时可根据生产的需要调节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纽扣辘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动力机构(2),所述的动力机构(2)包括设置在机架(1)内部的电机(21),所述的机架(1)顶部设置有减速器(22),所述的减速器(22)一端连接有从动轮(23),所述的从动轮(23)与电机(21)之间通过皮带(24)连接,所述减速器(22)相对从动轮(23)的另一端设置有辘颈机构(3),所述减速器(2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盛放纽扣的滚筒(5),所述的滚筒(5)与减速器(22)之间通过连接柱(5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纽扣辘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动力机构(2),所述的动力机构(2)包括设置在机架(1)内部的电机(21),所述的机架(1)顶部设置有减速器(22),所述的减速器(22)一端连接有从动轮(23),所述的从动轮(23)与电机(21)之间通过皮带(24)连接,所述减速器(22)相对从动轮(23)的另一端设置有辘颈机构(3),所述减速器(2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盛放纽扣的滚筒(5),所述的滚筒(5)与减速器(22)之间通过连接柱(5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纽扣辘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辘颈机构(3)包括设置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竖板(31),所述的竖板(31)顶部设置有用于限制纽扣掉落的限制组件(32),所述竖板(31)朝外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挤压纽扣的压板(33),所述竖板(31)靠近压板(33)的位置处设置有转盘(34),所述的转盘(34)上固定设置有推块(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纽扣辘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33)面向转盘(34)的一侧为与转盘(34)相匹配的曲面,且越向下曲面越靠近转盘(34),所述的曲面与转盘(34)之间形成一个供纽扣通过并对纽扣进行辘颈的通道(3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纽扣辘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制组件(32)包括设置在竖板(31)上的第一支撑板(321)以及第二支撑板(322),所述的第一支撑板(321)以及第二支撑板(322)上设置有内凹处,且内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323)以及第二滑块(324),所述的第一滑块(323)以及第二滑块(324)通过连接片(325)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324)上连接有拨片(326);拨片(326)的一端与第二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子生甘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智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