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74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属于卷取机卸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卷尾部下垂之后会碰撞固定鞍座的技术问题。上述防坠落装置包括导向板,导向板位于第一直线上,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第二直线为卷取机和固定鞍座所在的直线上,导向板支撑卸卷小车上的钢卷的钢卷尾部,导向板的第一端低于钢卷尾部,导向板的第二端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固定鞍座的高度,防坠落装置与固定鞍座之间的间距小于钢卷轴向的长度。当导对卸卷小车运载钢卷向固定鞍座方向移动时,钢卷尾部能够与导向板的板面接触,并沿着导向板的板面移动至导向板的第二端,从而避免了钢卷尾部下垂之后与固定鞍座正对钢卷的一端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
本技术属于卷取机卸卷
,特别涉及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
技术介绍
热轧板带生产线一般采用卷取机将带钢卷成卷状,以便于运输。热轧卷取机卷到带钢尾部时,都需要卸卷小车提前升起,在带钢尾部进入卷取机时卸卷小车将钢卷顶起。卷取机尾部定位结束后由小车将钢卷卸出卷取机,并运输到固定鞍座上,再在固定鞍座上通过打捆机对钢卷进行周向打捆,再通过运卷小车运到运输链上,运到钢卷库。卷取机卷取带钢时,通常是通过编码器对带钢尾部定位。在卸卷过程中,当钢卷尾部定位准确时,钢卷尾部位于钢卷的最下端,压在卸卷小车上。但是,由于张力及松卷的影响,经常造成钢卷尾部定位不准确,长短不一。由于钢卷定位不准确而产生的较长的带钢尾部会在重力作用下垂下来,当通过卸卷小车将钢卷运往固定鞍座时,下垂的钢卷尾部会刮蹭、碰撞固定鞍座的端面,无法正常完成卸卷,造成卸卷困难,影响生产节奏甚至造成投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定位不准确而造成钢卷尾部下垂,下垂之后的钢卷尾部会碰撞固定鞍座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第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所述第二直线为卷取机和固定鞍座所在的直线上,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端和高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导向板支撑卸卷小车上的钢卷的钢卷尾部,所述导向板的第一端低于所述钢卷尾部,所述导向板的第二端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鞍座的高度,所述防坠落装置与所述固定鞍座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钢卷轴向的长度。。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导向板的第二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鞍座的高度。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处圆弧过渡。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支撑板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撑架。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导向板通过所述支撑骨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支撑骨架,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上,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上。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连接有加强筋。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导向板和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件或焊接方式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可选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导向板的倾斜角度为15°~45°。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导向板的第一端设置成低于钢卷尾部,第二端高于或等于固定鞍座的高度,以保证钢卷随卸卷小车轴向移动时,钢卷尾部能够与导向板的板面接触,之后钢卷尾部在导向板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下沿着导向板向上抬升至导向板的第二端,从而避免了钢卷尾部下垂之后与固定鞍座正对钢卷的一端发生碰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的钢卷尾部下垂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图2中防坠落装置支撑钢卷尾部之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未设置支撑骨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设置了支撑骨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向板;2-卷取机;3-固定鞍座;4-卸卷小车;5-钢卷;51-钢卷尾部;6-支撑板;7-支撑架;71-底座;8-圆弧过渡;91-第一支撑骨架;92-第二支撑骨架;93-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卸卷小车4运载钢卷5时,由于定位不准确会导致钢卷尾部51过长,而过长的钢卷尾部51会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如图2-6所示,包括导向板1,导向板1位于第一直线上,第一直线为钢卷5尾部所在的直线。如图2所示,以钢卷5的中轴线为区分,导向板1位于钢卷尾部51所在的钢卷5的一侧。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第二直线为卷取机2和固定鞍座3所在的直线,卸卷小车4从卷取机2上取下钢卷5后,沿着第二直线朝向固定鞍座3移动,第二直线也是钢卷5轴向移动所在的直线。可选择的,导向板1固定在卷取机2和固定鞍座3之间的第一直线上。导向板1固定的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将导向板1与卷取机2和固定鞍座3连接固定、将导向板1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或者其他的固定方式将导向板1固定在卷取机2与固定鞍座3之间。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板1为倾斜设置的直板,导向板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高于所述第二端。导向板1的第一端低于钢卷尾部51自然下垂的最低点,导向板1第二端所在高度高于或者等于固定鞍座3所在高度。当卸卷小车4从卷取机2中运载钢卷5沿第二直线向固定鞍座3移动过程中,钢卷5下垂的钢卷尾部51会接触到导向板1倾斜的板面,并在导向板1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下抬升至导向板1的第二端所在高度。防坠落装置与固定鞍座3之间的间距应小于钢卷5轴向的长度,防止整个钢卷5轴向移动到防坠落装置与固定鞍座之间时,钢卷尾部51缺少防坠落装置的支撑以及固定鞍座的支撑而再次下垂,从而保证钢卷尾部51能够通过导向板1的高处端滑入固定鞍座3中。导向板1与固定鞍座3之间的间距越小,钢卷尾部51在重力作用下下垂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当然,导向板1与固定鞍座3连接时,也能够保证钢卷尾部51能够通过导向板1的高处端滑入固定鞍座3中。当只有导向板1支撑钢卷尾部51时,导向板1的第二端与固定鞍座3的距离小于钢卷5轴向的长度,此时,钢卷5在进入固定鞍座3中的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在导向板1高处端所在的高度,从而使得钢卷尾部51能够顺利进入固定安装中,避免了钢卷尾部51下垂之后碰撞固定鞍座3正对钢卷5一端的端面。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板1的第二端端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支撑板6的第三端与导向板1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板(1),所述导向板(1)位于第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所述第二直线为卷取机(2)和固定鞍座(3)所在的直线上,所述导向板(1)包括第一端和高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导向板(1)支撑卸卷小车(4)上的钢卷(5)的钢卷尾部(51),所述导向板(1)的第一端低于所述钢卷尾部(51),所述导向板(1)的第二端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鞍座(3)的高度,所述防坠落装置与所述固定鞍座(3)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钢卷(5)轴向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板(1),所述导向板(1)位于第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所述第二直线为卷取机(2)和固定鞍座(3)所在的直线上,所述导向板(1)包括第一端和高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导向板(1)支撑卸卷小车(4)上的钢卷(5)的钢卷尾部(51),所述导向板(1)的第一端低于所述钢卷尾部(51),所述导向板(1)的第二端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鞍座(3)的高度,所述防坠落装置与所述固定鞍座(3)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钢卷(5)轴向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的第二端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6)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鞍座(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与所述支撑板(6)连接处圆弧过渡(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6)的支撑架(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卷尾部防坠落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德国潘彪王永和陈伟彭孜孜高秀郁王立辉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