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69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器、吸尘管组件、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所述吸尘管组件与所述吸尘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吸尘管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吸尘器的负压口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罩和所述第二吸尘罩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吸尘罩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罩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另一端用于吸附管道侧壁的粉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装配,可使吸尘装置拆卸后进行搬运,降低搬运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指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写字楼多采用管道空调进行冷气和暖气的输送,而空调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堆积灰尘、滋生细菌等,若长时间不清洗,将导致冷气和暖气质量差,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问题。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有各类空调管道清洗设备或清洗机器人,但现有的管道清洗机器人中负压吸尘装置结构复杂,不便进行装配和拆卸,装配难度高而加大了操作员的工作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降低装配难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器、吸尘管组件、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所述吸尘管组件与所述吸尘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吸尘管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吸尘器的负压口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罩和所述第二吸尘罩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吸尘罩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罩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另一端用于吸附管道侧壁的粉尘。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管组件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吸尘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吸尘罩与所述第一进气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吸尘罩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吸尘罩与所述第二进气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吸尘罩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气管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所述第二进气管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吸尘器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尘罩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尘罩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管所在水平面与两根所述第二进气管所在水平面相互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尘罩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吸尘罩对称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吸尘管组件与吸尘器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吸尘管组件进行更换和装配,而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与吸尘管组件可拆卸连接,同样是便于更换和装配,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换不同结构的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与安装,便于进行设备的搬运和施工,降低了操作员的安装难度,进而提高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吸尘装置;11、吸尘器;12、吸尘管组件;121、第一进气管;122、第二进气管;13、第一吸尘罩;14、第二吸尘罩;2、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3,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器、吸尘管组件、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所述吸尘管组件与所述吸尘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吸尘管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吸尘器的负压口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罩和所述第二吸尘罩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吸尘罩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罩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另一端用于吸附管道侧壁的粉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吸尘器依次通过吸尘管组件、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对管道内杂质以负压的方式进行吸附并收集;其中,吸尘管组件与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可拆卸连接,吸尘器与吸尘管组件亦是可拆卸连接,便于进行拆卸和装配。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吸尘管组件与吸尘器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吸尘管组件进行更换和装配,而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与吸尘管组件可拆卸连接,同样是便于更换和装配,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换不同结构的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与安装,便于进行设备的搬运和施工,降低了操作员的安装难度,进而提高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管组件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吸尘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吸尘罩与所述第一进气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吸尘罩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吸尘罩与所述第二进气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吸尘罩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进气管与吸尘器间、第一吸尘罩与第一进气管间以及第二吸尘罩与第二进气管间均可拆卸连接,可将第一吸尘罩、第二吸尘罩、第一进气管和吸尘器单独拆卸后进行搬运,降低了搬运难度,提高搬运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气管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所述第二进气管对称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两根第二进气管的设置,能够提高吸尘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吸尘器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尘罩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尘罩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过盈配合。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进气管与吸尘器过盈配合,第一吸尘罩与第一进气管过盈配合以及第二吸尘罩与第二进气管过盈配合,便于安装与拆卸,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管所在水平面与两根所述第二进气管所在水平面相互垂直。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进气管所在水平面与第二进气管所在水平面相互垂直,能够实现对于与第一进气管相互垂直的平面进行吸尘清洁,减小了空间的占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尘罩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吸尘罩对称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吸尘罩,用于扩大吸尘面积并提高吸尘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在本实施例中,吸尘装置1装设于管道清洗机器人的驱动机构2上,吸尘装置1用于吸附和收集被管道清洗机器人的清洗机构扫除过的区域内的粉尘。参照图1-图3,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1,包括吸尘器11、吸尘管组件12、第一吸尘罩13和第二吸尘罩14;吸尘管组件12与吸尘器11可拆卸连接,且吸尘管组件12的出气口与吸尘器11的负压口连通;第一吸尘罩13和第二吸尘罩14分别与吸尘管组件12可拆卸连接,且第一吸尘罩13的一端和第二吸尘罩14的一端分别与吸尘管组件12的第一进气口和吸尘管组件12的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一吸尘罩13的另一端和第二吸尘罩14的另一端用于吸附管道底面的粉尘。其中,吸尘器11用于产生负压而吸附粉尘并进行收集,当第一吸尘罩13和第二吸尘罩14与管道底面接触时,第一吸尘罩13和第二吸尘罩14还具有清理大颗粒杂物的作用。优选的,第二吸尘罩1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吸尘罩14对称设置。参照图1,吸尘管组件12包括第一进气管121和第二进气管122;第一进气管121与吸尘器11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吸尘管组件、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n所述吸尘管组件与所述吸尘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吸尘管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吸尘器的负压口连通;/n所述第一吸尘罩和所述第二吸尘罩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吸尘罩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罩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另一端用于吸附管道侧壁的粉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吸尘管组件、第一吸尘罩和第二吸尘罩;
所述吸尘管组件与所述吸尘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吸尘管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吸尘器的负压口连通;
所述第一吸尘罩和所述第二吸尘罩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吸尘罩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吸尘管组件的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尘罩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吸尘罩的另一端用于吸附管道侧壁的粉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组件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
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吸尘器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吸尘罩与所述第一进气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吸尘罩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
所述第二吸尘罩与所述第二进气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吸尘罩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阳吴俊斌庄增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佰欧环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