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69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再生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水泥30‑45份、细骨料65‑80份、再生砖粗骨料55‑70份、聚丙烯纤维1‑5份、高岭土10‑20份、粉煤灰30‑50份、减水剂1‑5份、早强剂1‑5份、防冻剂1‑5份和水15‑25份;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水泥、细骨料、再生砖粗骨料、聚丙烯纤维、高岭土、粉煤灰、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和水,预先润湿搅拌机筒体,然后将再生砖粗骨料、水泥及细骨料投入搅拌机中,预搅拌2~3min,拌合均匀得混合物,接着将聚丙烯纤维均匀分散入得到的混合物中,干拌1min~2min得混合粉。该建筑垃圾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了强度更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砖
,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再生砖是用破碎的废墟材料作为骨料,掺和切断的麦秸作纤维,加入水泥、沙等,由灾区当地原有的制砖厂,作成轻质砌块,用着灾区重建材料,它既是废弃材料在物质方面的”再生”,又是灾后重建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再生”。现有的建筑垃圾再生砖成本低且环保效果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建筑垃圾再生砖强度不够高,且制备方法虽然简单,但再生砖的质量无法得到更好保证,故而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提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具备强度更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垃圾再生砖强度不够高,且制备方法虽然简单,但再生砖的质量无法得到更好保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强度更高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水泥30-45份、细骨料65-80份、再生砖粗骨料55-70份、聚丙烯纤维1-5份、高岭土10-20份、粉煤灰30-50份、减水剂1-5份、早强剂1-5份、防冻剂1-5份和水15-25份。优选的,所述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水泥、细骨料、再生砖粗骨料、聚丙烯纤维、高岭土、粉煤灰、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和水,预先润湿搅拌机筒体,然后将再生砖粗骨料、水泥及细骨料投入搅拌机中,预搅拌2~3min,拌合均匀得混合物,接着将聚丙烯纤维均匀分散入得到的混合物中,干拌1min~2min得混合粉;2)采用水浮法去除混合粉中掺杂的轻质废料,再将混合粉置于洗选机中进行处理,去除附着在混合粉表面的砂浆颗粒,干燥处理后,得到可用的再生砖混骨料,收集备用;3)称取干燥后的再生砖混骨料、天然石子、中砂、水泥,拌合水和减水剂,减水剂的加入量为水的0.01倍,搅拌3~10min,搅拌速率为20~40r/min,直至拌合物混合均匀;4)首先将步骤3)称取的再生砖混骨料与天然石子一同加入搅拌机内,然后将部分所述拌合水加入搅拌机内,开始搅拌;再将步骤3)中的中砂和水泥先后倒入所述的搅拌机中,继续搅拌,最后将减水剂与剩余的拌合水混合均匀后一并倒入所述搅拌机中搅拌,得到搅拌均匀的再生砖混透水混凝土;5)将步骤4)中再生砖混透水混凝土压制成型后,放置在温度为20℃-25℃、环境湿度大于85%的条件下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得到再生砖。(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建筑垃圾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填埋、堆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为建筑垃圾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提升了再生砖混骨料透水混凝土成型后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良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拉强度变化明显,搅拌过程中的水分蒸发较少,保证了砖体的性能,通过对再生骨料本身特性的改变来对再生砖配合比进行优化,实现了建筑垃圾再生砖质量的提高和稳定,促进了建筑垃圾再生砖生产企业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行业的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水泥30份、细骨料65份、再生砖粗骨料55份、聚丙烯纤维1份、建筑废物骨料100份、高岭土10份、粉煤灰30份、减水剂1份、早强剂1份、防冻剂1份和水15份。优选的,所述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水泥、细骨料、再生砖粗骨料、聚丙烯纤维、高岭土、粉煤灰、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和水,预先润湿搅拌机筒体,然后将再生砖粗骨料、水泥及细骨料投入搅拌机中,预搅拌2~3min,拌合均匀得混合物,接着将聚丙烯纤维均匀分散入得到的混合物中,干拌1min~2min得混合粉;2)采用水浮法去除混合粉中掺杂的轻质废料,再将混合粉置于洗选机中进行处理,去除附着在混合粉表面的砂浆颗粒,干燥处理后,得到可用的再生砖混骨料,收集备用;3)称取干燥后的再生砖混骨料、天然石子、中砂、水泥,拌合水和减水剂,减水剂的加入量为水的0.01倍,搅拌3~10min,搅拌速率为20~40r/min,直至拌合物混合均匀;4)首先将步骤3)称取的再生砖混骨料与天然石子一同加入搅拌机内,然后将部分所述拌合水加入搅拌机内,开始搅拌;再将步骤3)中的中砂和水泥先后倒入所述的搅拌机中,继续搅拌,最后将减水剂与剩余的拌合水混合均匀后一并倒入所述搅拌机中搅拌,得到搅拌均匀的再生砖混透水混凝土;5)将步骤4)中再生砖混透水混凝土压制成型后,放置在温度为20℃-25℃、环境湿度大于85%的条件下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得到再生砖。实施例二: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水泥37.5份、细骨料72.5份、再生砖粗骨料62.5份、聚丙烯纤维3份、高岭土15份、粉煤灰40份、减水剂3份、早强剂3份、防冻剂3份和水20份。实施例三: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水泥45份、细骨料80份、再生砖粗骨料70份、聚丙烯纤维5份、建筑废物骨料100份、高岭土20份、粉煤灰50份、减水剂5份、早强剂5份、防冻剂5份和水25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填埋、堆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为建筑垃圾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提升了再生砖混骨料透水混凝土成型后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良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拉强度变化明显,搅拌过程中的水分蒸发较少,保证了砖体的性能,通过对再生骨料本身特性的改变来对再生砖配合比进行优化,实现了建筑垃圾再生砖质量的提高和稳定,促进了建筑垃圾再生砖生产企业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行业的发展。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水泥30-45份、细骨料65-80份、再生砖粗骨料55-70份、聚丙烯纤维1-5份、高岭土10-20份、粉煤灰30-50份、减水剂1-5份、早强剂1-5份、防冻剂1-5份和水15-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水泥30-45份、细骨料65-80份、再生砖粗骨料55-70份、聚丙烯纤维1-5份、高岭土10-20份、粉煤灰30-50份、减水剂1-5份、早强剂1-5份、防冻剂1-5份和水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水泥30份、细骨料65份、再生砖粗骨料55份、聚丙烯纤维1份、建筑废物骨料100份、高岭土10份、粉煤灰30份、减水剂1份、早强剂1份、防冻剂1份和水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水泥45份、细骨料80份、再生砖粗骨料70份、聚丙烯纤维5份、建筑废物骨料100份、高岭土20份、粉煤灰50份、减水剂5份、早强剂5份、防冻剂5份和水25份。


6.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盛州禾润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