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药装置及螺旋挤压脱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665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包括混药箱,该混药箱内同心设有多个不同尺寸的混药槽,相邻的混药槽之间通过上下交替设置的溢流口相连通,混药箱的进药口位于该混药箱的上端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处,混药箱的出药口位于所述混药箱的下端靠近混药槽的中心位置处,在混药箱内设搅拌器。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自动加药装置的螺旋挤压脱水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同心的混药槽及搅拌器的设置,搅拌速度及方式符合泥浆絮凝剂PAC的性质,上下交替的溢流口的设置,在加药搅拌过程中使流通路径变小变长,不会使新加的药在搅拌时直接流到取药口,使药的反应更均匀高效,整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加药装置及螺旋挤压脱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及螺旋挤压脱水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指将污水进行处理后达到某一水体或者能够再次使用的要求的净化过程,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和各种工业生产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像市政、医院、印染厂、皮革厂、屠宰场等,对于这些污水如果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式,多为物理沉降法和化学沉降法,但对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采用沉降法处理后会残留有污泥,对于污泥多采用螺旋挤压脱水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主要包括加药装置和污泥脱水装置,现有的加药装置主要是串联多个塑料加药桶或加药槽,其混药不充分,搅拌速度及方式不符合泥浆絮凝剂PAC的性质,占地面积大,效率低,同时需要的电机和搅拌器多,控制也较复杂,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及螺旋挤压脱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包括混药箱,该混药箱内同心设有多个不同尺寸的混药槽,相邻的所述混药槽之间通过上下交替设置的溢流口相连通,所述混药箱的进药口位于该混药箱的上端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处,所述混药箱的出药口位于所述混药箱的下端靠近所述混药槽的中心位置处,在所述混药箱内设搅拌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后的药品从混药箱上端的进药口进入混药箱内进行搅拌混合,具体是在混药槽内进行混合,由于靠外圈的混药槽内搅拌的线速度大,内圈的混药槽内的搅拌线速度小,更好的符合加药速度要求,(投加絮凝剂的前期,需要药剂与水的充分混合,需要大的速度,而后期高速度会破坏药剂的分子链长度,降低药性)由于同心槽和其上下交替的溢流口,使流通路径变小变长,不会使新加的药在搅拌时直接流到取药口,使药的反应更均匀高效,反应同样药量,比目前的多槽或多桶加药系统需要的体积小,并更好的使先加的药先使用。优选地,所述混药槽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优选地,所述搅拌器上分布有多个搅拌叶片,该搅拌叶片位于对应的所述混药槽内;所述搅拌器由电机驱动,该电机位于所述混药箱的上端。如此设置,每一个混药槽内都分布有搅拌叶片,这样只需一个电机带动搅拌器旋转,可实现对不同的混药槽内的药进行搅拌混合。优选地,所述混药箱的上端设加药箱,该加药箱的出口与预混槽连通,该预混槽的出口与所述进药口连通。如此设置,药品通过加药箱进入预混槽进行初步混合熟化后再进入经进药口进入混药箱内进行充分混合。一种螺旋挤压脱水系统,包括污泥脱水装置和上述的自动加药装置,所述混药箱的出药口与管道混合器的进口连通,该管道混合器的出口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连通,在所述管道混合器的进口处还设有泥浆管道。该方案,药剂在混药箱混合后与通过泥浆管道进入的污泥的管道混合器混合后进入污泥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处理。优选地,所述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螺旋轴和柱形滤网,该螺旋轴和柱形滤网同轴设置,所述柱形滤网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柱形滤网上的过滤孔为楔形孔,且该楔形孔的小尺寸端位于靠近所述螺旋轴的一侧,楔形孔的大尺寸端位于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同时在所述螺旋轴与柱形滤网之间还分布有滤网清洁组件。如此设置,加药调制的泥浆进入污泥脱水装置,螺旋轴旋转推动泥浆向出口方向前进,泥浆在螺旋挤压下,其内部的水不停的从柱形滤网中流出,泥浆不断变干,在泥饼内压力达到设置的力时,泥饼从出口排出。螺旋轴上的清洁组件其弹性使其一直与柱形滤网接触,螺旋轴旋转时带动螺旋轴上的清洁组件旋转,而柱形滤网固定不动,清洁组件对柱形滤网表面团状泥浆进行不间断的清洁,使柱形滤网的过滤效率大大提高,不需要浓缩机,体积减大大减小;同时柱形滤网与泥浆接触面的一侧的过滤孔的孔隙小,其出水面孔隙大,降低了滤网堵塞的概率,同时过滤水的冲洗也会使滤网得到一定程度的自清洁。优选地,所述滤网清洁组件为设在所述螺旋轴上且沿其轴向延伸的刮泥板,该刮泥板由耐磨橡胶或尼龙材质制成,且该刮泥板与所述柱形滤网的内侧相接触。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污泥脱水装置下方的回水箱,该回水箱内沿竖直方向设有过滤网,该过滤网将所述回水箱内分割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上端敞口且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连通,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箱体上设有排水口和混药取水口,该混药取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混药箱连通,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箱体底部设有排污循环口。如此设置,经过污泥脱水装置的水进入回水箱的第一区域内,通过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过滤网过滤后进入第二区域,过滤后的清水通过管道送入混药箱重复利用,或者通过排水口排出,第一区域内的污泥通过底部的排污循环口排出至泥浆管道,提高了泥浆颗粒物的回收利用率。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容积。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上的过滤孔为楔形孔,该楔形孔的小尺寸端朝向所述第一区域,所述楔形孔的大尺寸端朝向所述第二区域。如此设置,可以利用过滤水的冲洗使滤网得到一定程度的自清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同心的混药槽及搅拌器的设置,搅拌速度及方式符合泥浆絮凝剂PAC的性质,上下交替的溢流口的设置,在加药搅拌过程中使流通路径变小变长,不会使新加的药在搅拌时直接流到取药口,使药的反应更均匀高效,反应同样药量,比目前的多槽或多桶加药系统需要的体积更小,并使先加的药混合后先使用。整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加药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挤压脱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附图1-附图2所示的自动加药装置,包括混药箱20,混药箱20外形可为矩形或圆形或其他形状,该混药箱20内同心设有多个不同尺寸的混药槽21,混药槽21的截面可为圆形或方形等,相邻的混药槽21之间通过上下交替设置的溢流口22相连通,混药箱20的进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药箱(20),该混药箱(20)内同心设有多个不同尺寸的混药槽(21),相邻的所述混药槽(21)之间通过上下交替设置的溢流口(22)相连通,所述混药箱(20)的进药口(25)位于该混药箱(20)的上端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处,所述混药箱(20)的出药口位于所述混药箱(20)的下端靠近所述混药槽(21)的中心位置处,在所述混药箱(20)内设搅拌器(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药箱(20),该混药箱(20)内同心设有多个不同尺寸的混药槽(21),相邻的所述混药槽(21)之间通过上下交替设置的溢流口(22)相连通,所述混药箱(20)的进药口(25)位于该混药箱(20)的上端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处,所述混药箱(20)的出药口位于所述混药箱(20)的下端靠近所述混药槽(21)的中心位置处,在所述混药箱(20)内设搅拌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槽(21)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23)上分布有多个搅拌叶片(24),该搅拌叶片(24)位于对应的所述混药槽(21)内;
所述搅拌器(23)由电机(28)驱动,该电机(28)位于所述混药箱(20)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箱(20)的上端设加药箱(26),该加药箱(26)的出口与预混槽(27)连通,该预混槽(27)的出口与所述进药口(25)连通。


5.一种螺旋挤压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脱水装置(4)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所述混药箱(20)的出药口与管道混合器(34)的进口连通,该管道混合器(34)的出口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4)连通,在所述管道混合器(34)的进口处还设有泥浆管道(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挤压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4)包括壳体(40),该壳体(40)内设有螺旋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涛周锐吴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重庆智能装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