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艳专利>正文

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66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滤水机构、净水机构、预热机构、炭化机构和挤压机构;所述净水机构与滤水机构流体导通,且所述预热机构通过传送带与滤水机构相连接,所述炭化机构与预热机构流体导通,所述挤压机构通过传送带与炭化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净水机构和炭化机构,可以对污泥中的水分和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再次利用,达到“资源化”的效果,通过炭化机上的出气管,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通过沉淀箱顶部限位孔和齿轮的设计,可以防止第二出水管插入到沉淀箱底部的沉淀物中将沉淀物抽出,通过搅拌箱内搅拌机构的设计,达到节省空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地说是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城市废水厂的增设,污泥产生量逐渐增加,污泥处理成了环境的焦点,原有技术中常用的干燥、填埋、堆肥等污泥处理方式只是对污泥进行简单的处理,污泥的处理如何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现已成为诸多企业关注的焦点中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污泥的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滤水机构、净水机构、预热机构、炭化机构和挤压机构;所述净水机构与滤水机构流体导通,且所述预热机构通过传送带与滤水机构相连接,所述炭化机构与预热机构流体导通,所述挤压机构通过传送带与炭化机构相连接上述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滤水机构包括滤水箱、第一进料管、锥形收集箱、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料管、第一转轴、网布、刮板、挡板和气轮机;所述滤水箱为方形箱体,所述滤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位于滤水箱顶部最左侧位置;所述滤水箱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位于滤水箱底部的最右侧位置;所述滤水箱的底部一体安装有锥形收集箱,所述锥形收集箱位于第一出料管的左侧,所述锥形收集箱与滤水箱内最下方一个网布的位置相对应,且滤水箱底部开设有与锥形收集箱的顶部大小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锥形收集箱的底部一体安装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滤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第一转轴每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每两个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网布,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带动网布进行转动,所述网布上的网眼可供污泥中的水分透过网眼向下渗;所述最上层网布的最左端紧邻滤水箱左侧内表面,且另一端与滤水箱的右侧壁内表面之间留有落料空间,所述中层网布与最上层网布相错分布,所述最下层网布与中层网布相错分布,且所述网布的宽度与滤水箱的内壁宽度相同;所述刮板的数量为三个,且所述刮板的材质为弹性橡胶,三个所述刮板分别倾斜安装与滤水箱两侧内表面,所述刮板的底端与网布靠近滤水箱箱壁的一端相接触,且所述刮板与网布的宽度相同;所述挡板固定安装在滤水箱的底部,且所述挡板的长度与滤水箱的内壁宽度相等,所述挡板位于锥形收集箱与第一出料管之间,且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最下层网布的右端相接触;所述滤水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气轮机,所述气轮机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带动三组第一转轴进行转动。上述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净水机构包括沉淀箱、第一进水管、第二出料管、限位块、限位孔、第二出水管、链条、齿轮、第一电机、软管、高温消毒箱、第二进水管、水泵、第三出水管、阀门和接水箱;所述沉淀箱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一体安装在沉淀箱的顶部;所述第二出料管固定安装在沉淀箱一侧的底部;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沉淀箱的顶部,所述限位块的内部由上至下贯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沉淀箱上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齿轮,且所述齿轮有一部分凸进限位孔,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限位孔内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贯穿限位块插入沉淀箱内部,所述第二出水管与齿轮相连接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齿轮相对应的链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一体安装在高温消毒箱的顶端,所述高温消毒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软管流体导通;所述高温消毒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由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出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箱。上述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预热机构包括预热箱、加热腔、废料腔、进气管、第一支架、第一传送带、第二进料管、第三出料管、第二电机、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杆;所述预热箱的底部为锥形箱体,所述预热箱锥形箱体以上部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废料腔;所述加热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预热箱的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相对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传送带,所述预热箱的顶部一体安装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端位于第二进料管的上方,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底端位于第一出料管的底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挡条;所述预热箱的底部一体安装有第三出料管;所述预热箱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位于预热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垂直与第一搅拌轴的第一搅拌杆。上述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炭化机构包括炭化机、第三进料管、第一出气管、滤网、收集箱、连接管、旋风除尘器、第二出气管、高压风机和第四出料管;所述炭化机通过第三进料管与第三出料管相连接,所述第三进料管固定安装在炭化机的顶部;所述第一出气管固定安装在炭化机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出气管弯曲设置,所述第一出气管向上弯曲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位于滤网正下方的第一出气管与收集箱连接处开设有通孔,且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收集箱连接处为密封连接,不会漏气;所述炭化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旋风除尘器相连接,且所述旋风除尘器位于炭化机的顶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气管,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高压风机,所述高压风机连接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设置有多个出口,且第二出气管的出口端分别于三个气轮机和炭化机内的燃烧炉相连接,且炭化机内的燃烧炉与气轮机之间不连通;所述炭化机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四出料管。上述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搅拌箱、第二支架、第二传送带、第三电机、横杆、第四电机、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杆、放置腔、气动伸缩杆、推块、第五出料管、挤压腔、气动腔、气动推杆、挤压块、封板、连接轴、弹簧、橡胶片;所述搅拌箱为圆柱形箱体,且搅拌箱底部为圆锥形箱体,圆锥形箱体底部开设有方形出料口,所述方形出料口与第五出料管一体连接;所述搅拌箱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顶端位于搅拌箱顶部开口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底端与第四出料管相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挡片;所述搅拌箱内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顶部与搅拌箱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放置腔的底端未封口;所述放置腔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动伸缩杆,所述气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推块,所述推块的直径小于第五出料口的长,且所述推块的高度大于第五出料口的底部到放置腔底端的距离;所述搅拌箱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到放置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水机构(100)、净水机构(200)、预热机构(300)、炭化机构(400)和挤压机构(500);/n所述净水机构(200)与滤水机构(100)流体导通,且所述预热机构(300)通过传送带与滤水机构(100)相连接,所述炭化机构(400)与预热机构(300)流体导通,所述挤压机构(500)通过传送带与炭化机构(400)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水机构(100)、净水机构(200)、预热机构(300)、炭化机构(400)和挤压机构(500);
所述净水机构(200)与滤水机构(100)流体导通,且所述预热机构(300)通过传送带与滤水机构(100)相连接,所述炭化机构(400)与预热机构(300)流体导通,所述挤压机构(500)通过传送带与炭化机构(40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机构(100)包括滤水箱(101)、第一进料管(102)、锥形收集箱(103)、第一出水管(104)、第一出料管(105)、第一转轴(106)、网布(107)、刮板(108)、挡板(109)和气轮机(110);
所述滤水箱(101)为方形箱体,所述滤水箱(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料管(102),所述第一进料管(102)位于滤水箱(101)顶部最左侧位置;所述滤水箱(101)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料管(105),所述第一出料管(105)位于滤水箱(101)底部的最右侧位置;
所述滤水箱(101)的底部一体安装有锥形收集箱(103),所述锥形收集箱(103)位于第一出料管(105)的左侧,所述锥形收集箱(103)与滤水箱(101)内最下方一个网布(107)的位置相对应,且滤水箱(101)底部开设有与锥形收集箱(103)的顶部大小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锥形收集箱(103)的底部一体安装有第一出水管(104);
所述第一转轴(106)安装在滤水箱(101)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106)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第一转轴(106)每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每两个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第一转轴(106)上设置有网布(107),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轴(106)带动网布(107)进行转动,所述网布(107)上的网眼可供污泥中的水分透过网眼向下渗;所述最上层网布(107)的最左端紧邻滤水箱(101)左侧内表面,且另一端与滤水箱(101)的右侧壁内表面之间留有落料空间,所述中层网布(107)与最上层网布(107)相错分布,所述最下层网布(107)与中层网布(107)相错分布,且所述网布(107)的宽度与滤水箱(101)的内壁宽度相同;
所述刮板(108)的数量为三个,且所述刮板(108)的材质为弹性橡胶,三个所述刮板(108)分别倾斜安装与滤水箱(101)两侧内表面,所述刮板(108)的底端与网布(107)靠近滤水箱(101)箱壁的一端相接触,且所述刮板(108)与网布(107)的宽度相同;所述挡板(109)固定安装在滤水箱(101)的底部,且所述挡板(109)的长度与滤水箱(101)的内壁宽度相等,所述挡板(109)位于锥形收集箱(103)与第一出料管(105)之间,且所述挡板(109)的顶部与最下层网布(107)的右端相接触;
所述滤水箱(1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气轮机(110),所述气轮机(11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带动三组第一转轴(106)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构(200)包括沉淀箱(201)、第一进水管(202)、第二出料管(203)、限位块(204)、限位孔(205)、第二出水管(206)、链条(207)、齿轮(208)、第一电机(209)、软管(210)、高温消毒箱(211)、第二进水管(212)、水泵(213)、第三出水管(214)、阀门(215)和接水箱(216);
所述沉淀箱(201)通过第一进水管(202)与第一出水管(104)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202)一体安装在沉淀箱(201)的顶部;所述第二出料管(203)固定安装在沉淀箱(201)一侧的底部;
所述限位块(204)固定安装在沉淀箱(201)的顶部,所述限位块(204)的内部由上至下贯穿开设有限位孔(205),所述沉淀箱(201)上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孔(205)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限位块(20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齿轮(208),且所述齿轮(208)有一部分凸进限位孔(205),所述沉淀箱(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9),所述第一电机(209)的输出端驱动齿轮(208)转动;
所述限位孔(205)内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206),所述第二出水管(206)贯穿限位块(204)插入沉淀箱(201)内部,所述第二出水管(206)与齿轮(208)相连接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齿轮(208)相对应的链条(207);所述第二出水管(20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软管(210);
所述第二进水管(212)一体安装在高温消毒箱(211)的顶端,所述高温消毒箱(2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213),所述水泵(213)连接第二进水管(212);所述第二进水管(212)与软管(210)流体导通;
所述高温消毒箱(2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出水管(214),所述第三出水管(214)上设置有阀门(215),所述阀门(215)由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出水管(214)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箱(2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机构(300)包括预热箱(301)、加热腔(302)、废料腔(303)、进气管(304)、第一支架(305)、第一传送带(306)、第二进料管(307)、第三出料管(308)、第二电机(309)、第一搅拌轴(310)和第一搅拌杆(311);
所述预热箱(301)的底部为锥形箱体,所述预热箱(301)锥形箱体以上部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腔(302),所述加热腔(302)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废料腔(303);所述加热腔(3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304);
所述预热箱(301)的一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305),所述第一支架(30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江源
申请(专利权)人:张艳江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