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58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移动车上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之间设有支撑台,所述移动车上设有驱动支撑台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支撑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滑板分别与两根支撑柱竖向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柱的外侧均设有支撑箱,两个滑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分别位于支撑箱内且与支撑箱竖向滑动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避免施工人员跌落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且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需要定期对轨道交通以及隧道等进行检修维护。然而对于轨道交通以及与轨道交通配合使用的相关设施进行维修的时候,常常在高处进行作业,高处作业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危险性,容易出现施工人员在检修平台上跌落的风险,对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以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避免施工人员跌落受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移动车上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之间设有支撑台,所述移动车上设有驱动支撑台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支撑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滑板分别与两根支撑柱竖向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柱的外侧均设有支撑箱,两个滑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分别位于支撑箱内且与支撑箱竖向滑动配合。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通过驱动单元使支撑台升降,从而根据施工位置调节支撑台的高度,本方案中由于在支撑台两端连接有滑板,且滑板沿支撑柱竖向滑动,当驱动单元驱动支撑台升降的过程中也会带动滑板同步产生滑动,从而使滑板上连接的防坠网也能够根据支撑台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高度,从而使防坠网能够实时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避免施工人员跌倒在地面,且防坠网的设置还能够避免施工人员在检修交通轨道的时候,施工工具掉落砸伤位于地面的人员,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施工环境的周围起到防护的作用,进一步起到了施工的安全性。本方案中防坠网与支撑箱竖向滑动配合,能够对防坠网的滑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且能够对防坠网起到支撑的作用。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均包括上收缩件和下收缩件,所述上收缩件包括两组上收缩杆,所述上收缩杆均包括两根上连杆,两根上连杆相互转动连接,且两根上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上齿轮,所述下收缩件均包括两组下收缩杆,所述下收缩杆均包括两根下连杆,两根下连杆相互转动连接,两根下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下齿轮,上收缩件和下收缩件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相邻的上齿轮和下齿轮均与连接块转动连接,且相邻的上齿轮和下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所述移动车上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所述支撑台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远离连接块的上连杆上的上齿轮均与所述上支撑板转动连接,远离连接块的下连杆上的下齿轮均与所述下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上滑动配合有上驱动板,所述下支撑板上滑动配合有下驱动板,所述上驱动板和所述下驱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远离连接块的上齿轮均与上驱动板上的齿条啮合,远离连接块的下齿轮均与下驱动板上的齿条啮合,所述移动车上设有驱动下驱动板往复滑动的驱动件。本方案中,两组升降组件能够提高对支撑台的支撑作用,且能够保证支撑台的平稳性。另外,本方案中上收缩件上的两根上连杆和下收缩件上的两根下连杆能够相互产生转动,从而起到升降支撑台的作用,本方案中上齿轮和下齿轮相互啮合,能够使相邻的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保持更加平稳的转动,从而实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伸缩运动,而对支撑台起到平稳升降的作用。另外,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上驱动板和下驱动板,且在上驱动板和下驱动板两端分别设有齿条,能够在推动下驱动板滑动的时候,使下齿轮与下驱动板上的齿条啮合,从而起到驱动下连杆的收合运动,且该方式能够使下连杆的升降运动更加的平稳,本方案能够使支撑台的升降运动更加平稳,从而避免在升降支撑台的时候出现施工人员跌落或倾倒的风险。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驱动件为气缸,两组升降组件中的两个下驱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如此设置,通过气缸的输出轴的伸缩运动,就能够实现上齿轮与下齿轮之间的啮合,以及下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从而实现两个下连杆之间以及两个上连杆之间的上下收合,而实现支撑台的升降,本方案的驱动方式简单,且平稳。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两组升降组件中的两组上收缩件之间连接有上连接轴,上收缩件中的两个上连杆均通过上连接轴转动连接,两组升降组件中的两组下收缩件之间连接有下连接轴,下收缩件中的两个下连杆均通过下连接轴转动连接。如此设置,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的设置能够对两组升降组件起到连接的作用,从而使两组升降组件能够同步运动,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能够对两组升降组件起到更佳的平稳作用。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台的四周均设有防护栏。防护栏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施工人员的保护作用,避免施工人员跌落。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撑柱上沿其纵向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分别插入滑槽内且与滑槽竖向滑动配合。如此设置,滑槽的设置能够对滑板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提高支撑台升降的平稳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两组上收缩件中其中一组上收缩件上的上连杆与远离其的连接块之间铰接有连接杆。本方案中连接杆的设置能够对整个升降组件起到支撑的效果,使支撑台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的平稳,且能够对两组上收缩件起到更加的稳固的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实施例一的纵截面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实施例二的纵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移动车1、行走轮2、支撑柱3、防护栏4、滑槽5、支撑箱6、滑板7、防坠网8、气缸9、下支撑板10、上支撑板11、支撑台12、下条形槽13、上条形槽14、连接板15、连接块16、下连杆17、上连杆18、上连接轴19、下齿轮20、上齿轮21、下驱动板22、齿条23、上驱动板24、驱动轴25、下连接轴26、连接杆27、导向块28、导向槽29。实施例一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移动车1,移动车1底部设有行走轮2,移动车1上设有两根支撑柱3,两根支撑柱3之间设有支撑台12,移动车1上设有驱动支撑台12升降的驱动单元,支撑台12的两端均焊接固定有滑板7,两个滑板7分别与两根支撑柱3竖向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撑柱3上沿其纵向均开设有滑槽5,滑板7分别插入滑槽5内且与滑槽5竖向滑动配合。两个支撑柱3的外侧均设有支撑箱6,支撑箱6面向支撑柱3的一侧为敞口端,两个滑板7远离支撑柱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坠网8,本实施例中的防坠网8通过螺钉固定在滑板7上,如图2所示,防坠网8远离滑板7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8,支撑箱6的内侧沿其纵向开设有导向槽29,导向块28插入导向槽29内且与导向槽29竖向滑动配合,防坠网8分别位于支撑箱6内且与支撑箱6通过导向块28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底部设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上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之间设有支撑台,所述移动车上设有驱动支撑台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支撑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滑板分别与两根支撑柱竖向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柱的外侧均设有支撑箱,两个滑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分别位于支撑箱内且与支撑箱竖向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底部设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上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之间设有支撑台,所述移动车上设有驱动支撑台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支撑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滑板分别与两根支撑柱竖向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柱的外侧均设有支撑箱,两个滑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分别位于支撑箱内且与支撑箱竖向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均包括上收缩件和下收缩件,所述上收缩件包括两组上收缩杆,所述上收缩杆均包括两根上连杆,两根上连杆相互转动连接,且两根上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上齿轮,所述下收缩件均包括两组下收缩杆,所述下收缩杆均包括两根下连杆,两根下连杆相互转动连接,两根下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下齿轮,上收缩件和下收缩件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相邻的上齿轮和下齿轮均与连接块转动连接,且相邻的上齿轮和下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所述移动车上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所述支撑台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远离连接块的上连杆上的上齿轮均与所述上支撑板转动连接,远离连接块的下连杆上的下齿轮均与所述下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上滑动配合有上驱动板,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帆杨昌休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