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28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涉及脱硫系统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槽体;槽体顶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顶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密封盖与槽体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硫沫槽;密封盖底面固定连通有与硫沫槽相连通的硫沫排管;槽体顶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且通过进液环管而相互连通的文丘里喷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文丘里喷射器的空气自吸设计,能够有效避免鼓风机的使用,继而达到节能省电目的,通过观察座和储液浅槽的设计,一方面便于直观检测喷射器是否发生堵塞,从而便于工人对喷射器的快速维护,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对多余或溢出的富液进行回收,继而避免富液对相关设备造成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
本技术属于脱硫系统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于脱硫操作的设备大都采用脱硫液氧化再生槽,该设备为空气管道平均分布的垂直槽,圆形多孔管安装于氧化槽的底部,工作时外来空气压力必须克服氧化槽内溶液的压力与分布管的阻力,空气通过圆形多孔管在氧化槽的截面均匀的鼓泡,液体与空气并流向上流动,最后硫泡沫在槽顶部的溢流口分离进入硫沫槽中,该设备的缺点在于,空气必须要靠鼓风机压入,而且要同时克服氧化槽内的溶液压力和分布管的阻力,这样就会使设备电耗偏高,达不到节能要求,同时现有的再生槽不方便判断内部的堵塞情况,因而维护难度较大,同时现有的脱硫装置难以保证氧气与富液反应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通过观察座和液体再分布组件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再生槽维护难度大不易判断堵塞及容易存在反应不彻底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顶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顶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密封盖与槽体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硫沫槽;所述密封盖底面固定连通有与硫沫槽相连通的硫沫排管;所述槽体顶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且通过进液环管而相互连通的文丘里喷射器;一组所述文丘里喷射器低端均固定连通有布液管;所述槽体顶面且对应文丘里喷射器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回收罩;所述回收罩内表面的底部且对应文丘里喷射器下方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观察座;一组所述观察座表面均固定开设有储液浅槽;所述回收罩周侧面固定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槽体连通;所述槽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液体再分布组件;所述槽体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液体再分布组件相配合;所述液体再分布组件包括汇流罩;所述汇流罩顶面转动连通有分液总管;所述分液总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分液总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分液支管;两组所述分液支管表面均固定开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布液孔。优选的,所述文丘里喷射器周侧面分别设置有富液进管、富液出管和空气自吸管;所述富液进管、富液出管呈同轴设置;所述空气自吸管轴线与富液进管轴线垂直;所述文丘里喷射器内部固定设置有增速窄口。优选的,所述进液环管周侧面固定连通有富液泵连接管;所述回流管周侧面及硫沫排管周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硫沫槽内部固定设置有排沫斜面。优选的,所述槽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管;两组所述分液支管长度均呈中间长两边渐短;所述分液支管轴线与分液总管的夹角为45°。优选的,所述分液总管横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回收罩顶端设置有开口低端固定设置有排流斜面。优选的,一组所述布液管低端均固定设置有扩散管;所述扩散管呈渐宽式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文丘里喷射器的空气自吸设计,能够有效避免鼓风机的使用,继而达到节能省电目的,通过观察座和储液浅槽的设计,一方面便于直观检测喷射器是否发生堵塞,从而便于工人对喷射器的快速维护,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对多余或溢出的富液进行回收,继而避免富液对相关设备造成腐蚀,通过液体再分布组件的转动式设计,一方面变传统分布装置的点状分液为面状分液,从而增强分液均匀度,另一方面还能起到搅拌效果,从而加强富液与氧气的配比和混合速率,继而促进富液与氧气反应彻底。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文丘里喷射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液体再分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槽体;2、密封盖;3、硫沫槽;4、硫沫排管;5、进液环管;6、文丘里喷射器;7、布液管;8、回收罩;9、观察座;10、储液浅槽;11、回流管;12、液体再分布组件;13、伺服电机;14、汇流罩;15、分液总管;16、从动锥齿轮;17、分液支管;18、布液孔;19、富液泵连接管;20、扩散管;601、富液进管;602、富液出管;603、空气自吸管;604、增速窄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为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顶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密封盖2与槽体1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硫沫槽3;所述密封盖2底面固定连通有与硫沫槽3相连通的硫沫排管4,上述机构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槽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且通过进液环管5而相互连通的文丘里喷射器6;一组所述文丘里喷射器6低端均固定连通有布液管7;所述槽体1顶面且对应文丘里喷射器6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回收罩8;所述回收罩8内表面的底部且对应文丘里喷射器6下方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观察座9;一组所述观察座9表面均固定开设有储液浅槽10;通过判断储液浅槽10是否有液,可判断对应位置的文丘里喷射器6是否发生堵塞;所述回收罩8周侧面固定连通有回流管11;所述回流管11一端与槽体1连通,由回收罩8回收的富液最终经回料管11回流至槽体1中;所述槽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液体再分布组件12;所述槽体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输出轴的一端与液体再分布组件12相配合;所述液体再分布组件12包括汇流罩14;所述汇流罩14顶面转动连通有分液总管15;所述分液总管15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6;所述伺服电机1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从动锥齿轮16啮合;所述分液总管15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分液支管17;两组所述分液支管17表面均固定开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布液孔18。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文丘里喷射器6周侧面分别设置有富液进管601、富液出管602和空气自吸管603;所述富液进管601、富液出管602呈同轴设置;所述空气自吸管603轴线与富液进管601轴线垂直;所述文丘里喷射器6内部固定设置有增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顶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密封盖(2)与槽体(1)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硫沫槽(3);所述密封盖(2)底面固定连通有与硫沫槽(3)相连通的硫沫排管(4),其特征在于:/n所述槽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且通过进液环管(5)而相互连通的文丘里喷射器(6);一组所述文丘里喷射器(6)低端均固定连通有布液管(7);所述槽体(1)顶面且对应文丘里喷射器(6)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回收罩(8);所述回收罩(8)内表面的底部且对应文丘里喷射器(6)下方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观察座(9);一组所述观察座(9)表面均固定开设有储液浅槽(10);所述回收罩(8)周侧面固定连通有回流管(11);所述回流管(11)一端与槽体(1)连通;/n所述槽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液体再分布组件(12);所述槽体(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输出轴的一端与液体再分布组件(12)相配合;/n所述液体再分布组件(12)包括汇流罩(14);所述汇流罩(14)顶面转动连通有分液总管(15);所述分液总管(15)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6);所述伺服电机(1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从动锥齿轮(16)啮合;所述分液总管(15)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分液支管(17);两组所述分液支管(17)表面均固定开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布液孔(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空气式的化学脱硫法脱硫液再生槽,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顶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密封盖(2)与槽体(1)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硫沫槽(3);所述密封盖(2)底面固定连通有与硫沫槽(3)相连通的硫沫排管(4),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且通过进液环管(5)而相互连通的文丘里喷射器(6);一组所述文丘里喷射器(6)低端均固定连通有布液管(7);所述槽体(1)顶面且对应文丘里喷射器(6)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回收罩(8);所述回收罩(8)内表面的底部且对应文丘里喷射器(6)下方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观察座(9);一组所述观察座(9)表面均固定开设有储液浅槽(10);所述回收罩(8)周侧面固定连通有回流管(11);所述回流管(11)一端与槽体(1)连通;
所述槽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液体再分布组件(12);所述槽体(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输出轴的一端与液体再分布组件(12)相配合;
所述液体再分布组件(12)包括汇流罩(14);所述汇流罩(14)顶面转动连通有分液总管(15);所述分液总管(15)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6);所述伺服电机(1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从动锥齿轮(16)啮合;所述分液总管(15)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分液支管(17);两组所述分液支管(17)表面均固定开设有呈线性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梁潘建强曲文琛刘德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红枫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