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嘉诚专利>正文

一种无纺布复合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257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复合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顶端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转筒,两个所述转筒的内侧安装有收布卷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架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架与第一支架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筒传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转筒进行转动驱动,不仅实现了对复合布料的收卷功能,而且利用熨烫器不断移动,还实现了对布料的熨烫功能,同时,利用两组击打杆不断击打,还实现了对复合布料的松弛除杂的功能,进一步的提高了无纺布的复合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复合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复合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无纺布(英文名:NonWovenFabric或者Nonwovencloth)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而无纺布的复合使用,时对无纺布性能的充分利用以及对复合布料的实际性能的提升,且无纺布的复合种类也多种多样,其中,采用最多的,就是使用专业的胶水,将无纺布与其他相应布料进行粘接复合,但现有的复合设备中,各机器的功能单一,且设备分散,加工效率较低,而由于粘合复合的布料中含有胶物,会导致布料硬化而不便于后续加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纺布复合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复合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顶端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转筒,两个所述转筒的内侧安装有收布卷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架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架与第一支架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筒传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架顶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无纺布卷,两个所述第三支架顶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待复合布卷,两个所述第一支架靠近第二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角板,两个所述角板靠近第二支架的一侧均设置有摆杆,所述摆杆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摆杆的一端贯穿角板,并与角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远离摆杆一端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击打杆,且每个所述转轴内侧的两个击打杆呈V字形分布,所述摆杆的顶端延伸至转筒的外侧,两个所述转筒的外壁均设有相同的曲线环槽,所述摆杆顶端靠近转筒的一侧安装有凸轴,所述凸轴滑动连接于曲线环槽的内部,所述底座顶部位于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的位置处滑动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靠近摆杆一侧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所述摆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形架,所述扇形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齿,两个所述扇形架分别与两个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熨烫器,所述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横架板,所述横架板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横架板的底部安装有轻压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中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压布轴辊,两个所述第二支架靠近第三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延架,所述外延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刷胶箱,所述刷胶箱的底端设置有刷胶海绵,所述底座顶部靠近第三支架的位置处安装有刷胶支撑辊,所述底座顶部远离第三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立架,所述立架的内侧安装有两组转向支撑辊,每组所述转向支撑辊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所述立架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长方形框架,所述长方形框架两侧的内壁均安装有软质刷毛。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轨,所述移动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凸导向块,两个所述外凸导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导向轨的内侧。优选的,所述轻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贯穿横架板,并与横架板滑动连接,且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轻压板与横架板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套设于滑杆的外部。优选的,所述轻压板顶部滑杆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滑杆分别位于轻压板顶部的四个顶角处。优选的,所述轻压板选用不锈钢板构件,且所述轻压板的底侧设置为光滑平面。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内侧的中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辅助支撑辊。优选的,所述压布轴辊的设置为上下两组,且每组所述压布轴辊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击打杆选用不锈钢薄壁管构件,且四个所述击打杆的外壁均设置为光滑表面。优选的,每个所述转筒内侧的中心处均转动安装有内转块,所述内转块的内部开设有扁轴卡槽,所述转筒的内侧开设有放入槽,所述放入槽延伸至转筒的外部,所述收布卷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扁轴。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内侧开设有扇形槽,所述内转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滑动安装于扇形槽的内部,所述拨杆与扇形槽之间设置有V形弹性片,所述V形弹性片的两端分别与转筒和拨杆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转筒进行转动驱动,不仅通过转筒带动收布卷辊转动,实现了对加工好的复合布料的收卷功能,同时也可以对所有布料进行移动驱动,并实现了使布料通过刷胶海绵和压布轴辊进行自动粘接复合的功能,而且通过曲线环槽与转轴的滑动配合,在转筒转动时带动两个摆杆不断摆动,进而利用扇形架与齿条的啮合,带动移动座和熨烫器不断移动,还实现了对复合后布料的熨烫功能,同时,在摆杆摆动时,也会带动转轴不断反复转动,进而带动两组击打杆不断摆动对复合布料进行击打,从而还实现了对复合布料的松弛除杂的功能,进一步的提高了无纺布的复合加工效率,大大的增强了设备使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拨动两个拨杆,使得两个内转块转动,进而可以使扁轴卡槽与放入槽进行对接,即可将收布卷辊两端的扁轴从放入槽处向内卡合,并最终卡在扁轴卡槽的内部,而在V形弹性片的弹力推动下,推动拨杆带动内转块转动,即可时扁轴卡槽与放入槽错开,进而将扁轴卡合安装在转筒的内侧,随后转筒转动时,利用扇形槽对拨杆的位置限定,即可带动收布卷辊进行转动,并对无纺布复合布料进行收卷,极大地提高了收布卷辊安装的便捷性,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筒等部分机构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筒等部分机构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筒的内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导向轨;12、横架板;13、轻压板;131、滑杆;132、压力弹簧;14、第二支架;141、外延架;15、压布轴辊;16、刷胶支撑辊;17、刷胶箱;171、刷胶海绵;18、第三支架;2、第一支架;21、角板;22、辅助支撑辊;23、驱动电机;3、摆杆;31、转轴;32、凸轴;33、扇形架;34、击打杆;4、转筒;41、收布卷辊;411、扁轴;42、曲线环槽;43、内转块;431、扁轴卡槽;44、放入槽;45、扇形槽;46、拨杆;461、V形弹性片;5、移动座;51、齿条;52、熨烫器;53、外凸导向块;6、无纺布卷;7、待复合布卷;8、立架;81、转向支撑辊;82、长方形框架;821、软质刷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复合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架(2),两个所述第一支架(2)顶端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转筒(4),两个所述转筒(4)的内侧安装有收布卷辊(4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架(2)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通过电机架与第一支架(2)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电机(23)通过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筒(4)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架(18),所述第三支架(18)与第一支架(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14),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4)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4)顶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无纺布卷(6),两个所述第三支架(18)顶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待复合布卷(7),两个所述第一支架(2)靠近第二支架(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角板(21),两个所述角板(21)靠近第二支架(14)的一侧均设置有摆杆(3),所述摆杆(3)远离第二支架(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远离摆杆(3)的一端贯穿角板(21),并与角板(2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31)远离摆杆(3)一端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击打杆(34),且每个所述转轴(31)内侧的两个击打杆(34)呈V字形分布,所述摆杆(3)的顶端延伸至转筒(4)的外侧,两个所述转筒(4)的外壁均设有相同的曲线环槽(42),所述摆杆(3)顶端靠近转筒(4)的一侧安装有凸轴(32),所述凸轴(32)滑动连接于曲线环槽(42)的内部,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第二支架(14)与第一支架(2)之间的位置处滑动安装有移动座(5),所述移动座(5)靠近摆杆(3)一侧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51),两个所述摆杆(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形架(33),所述扇形架(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齿,两个所述扇形架(33)分别与两个齿条(51)相互啮合,所述移动座(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熨烫器(52),所述移动座(5)的顶部设置有横架板(12),所述横架板(12)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横架板(12)的底部安装有轻压板(13),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4)中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压布轴辊(15),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4)靠近第三支架(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延架(141),所述外延架(1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刷胶箱(17),所述刷胶箱(17)的底端设置有刷胶海绵(171),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第三支架(18)的位置处安装有刷胶支撑辊(16),所述底座(1)顶部远离第三支架(1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立架(8),所述立架(8)的内侧安装有两组转向支撑辊(81),每组所述转向支撑辊(81)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所述立架(8)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长方形框架(82),所述长方形框架(82)两侧的内壁均安装有软质刷毛(8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复合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架(2),两个所述第一支架(2)顶端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转筒(4),两个所述转筒(4)的内侧安装有收布卷辊(4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架(2)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通过电机架与第一支架(2)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电机(23)通过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筒(4)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架(18),所述第三支架(18)与第一支架(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14),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4)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4)顶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无纺布卷(6),两个所述第三支架(18)顶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待复合布卷(7),两个所述第一支架(2)靠近第二支架(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角板(21),两个所述角板(21)靠近第二支架(14)的一侧均设置有摆杆(3),所述摆杆(3)远离第二支架(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远离摆杆(3)的一端贯穿角板(21),并与角板(2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31)远离摆杆(3)一端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击打杆(34),且每个所述转轴(31)内侧的两个击打杆(34)呈V字形分布,所述摆杆(3)的顶端延伸至转筒(4)的外侧,两个所述转筒(4)的外壁均设有相同的曲线环槽(42),所述摆杆(3)顶端靠近转筒(4)的一侧安装有凸轴(32),所述凸轴(32)滑动连接于曲线环槽(42)的内部,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第二支架(14)与第一支架(2)之间的位置处滑动安装有移动座(5),所述移动座(5)靠近摆杆(3)一侧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51),两个所述摆杆(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形架(33),所述扇形架(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齿,两个所述扇形架(33)分别与两个齿条(51)相互啮合,所述移动座(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熨烫器(52),所述移动座(5)的顶部设置有横架板(12),所述横架板(12)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横架板(12)的底部安装有轻压板(13),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4)中部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压布轴辊(15),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4)靠近第三支架(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延架(141),所述外延架(1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刷胶箱(17),所述刷胶箱(17)的底端设置有刷胶海绵(171),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第三支架(18)的位置处安装有刷胶支撑辊(16),所述底座(1)顶部远离第三支架(1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立架(8),所述立架(8)的内侧安装有两组转向支撑辊(81),每组所述转向支撑辊(81)的数量均设置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嘉诚
申请(专利权)人:方嘉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