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00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2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管。该导管为等径导管或变径导管;该导管包括有机内衬管、金属加强管和有机外套管;其中,金属加强管套设在有机内衬管的外侧;其中,金属加强管沿其轴向方向切割形成有若干组合槽,每个组合槽内包括至少两个槽体,且每个槽体沿金属加强管的周向方向延伸;有机外套管套设在金属加强管远离有机内衬管的一侧。该导管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轴向推送性能和弯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导管。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对医用导管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用于血管的医用导管。目前,一般是通过在芯轴上套设内衬管,在内衬管远离芯轴的一侧壁上编织一定密度的编织丝以形成编织层,然后将外套管套设在编织层远离内衬管的一侧,并将热缩管套设在外套管上,最后对所形成的结构进行热融合,待融合完毕并冷却后,去除热缩管和芯轴以制得导管。然而,上述导管的各层之间易出现分层问题,且不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轴向推送性能和弯曲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管,该导管能够解决不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轴向推送性能和弯曲性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管。该导管为等径导管或变径导管;该导管包括有机内衬管、金属加强管和有机外套管;其中,金属加强管套设在有机内衬管的外侧,其中,金属加强管沿其轴向方向切割形成有若干组合槽,每个组合槽内包括至少两个槽体,且每个槽体沿金属加强管的周向方向延伸;有机外套管套设在加强管远离所述有机内衬管的一侧。其中,所述组合槽内包括两个所述槽体,两个所述槽体沿所述金属加强管的预设径向方向相对设置。其中,每个所述组合槽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与前一个所述组合槽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呈一预设角度倾斜设置。其中,所述槽体为弧形通孔或弧形盲孔。其中,所述有机内衬管的管内腔具有光滑的壁面,且所述有机外套管包括多段硬度不同的管材。其中,还包括有机粘结层,所述有机粘结层用于粘结所述有机内衬管、所述金属加强管和/或所述有机外套管。本申请提供的导管,该导管通过设置有机内衬管,在有机内衬管的外侧套设有金属加强管,在金属加强管远离有机内衬管的一侧套设有有机外套管,以制得导管;其中,由于有机内衬管和有机外套管之间的金属加强管为金属管状结构,且金属加强管的周向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槽体,从而使该金属加强管本身即为一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轴向推送性能和弯曲性能的结合体,进而使该导管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轴向推送性能和弯曲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导管的制备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导管的制备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导管的制备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导管1,该导管1包括有机内衬管11、金属加强管12和有机外套管13。其中,有机内衬管11的管内腔具有光滑的壁面,以较小摩擦力;具体的,有机内衬管11可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或PI等摩擦力较小的材质。其中,金属加强管12套设在有机内衬管11的外侧,且金属加强管12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组合槽121,每个组合槽121内包括至少两个槽体1211,且每个槽体1211沿金属加强管12的周向方向延伸并采用激光切割或铣床钻孔形成;优选的,槽体1211的弧度大于180°小于360°;其中,由于该金属加强管12为管状结构,且其上开设有若干槽体1211,从而使该金属加强管12本身即为一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轴向推送性能和弯曲性能的结合体,进而使该导管1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轴向推送性能和弯曲性能。具体的,金属加强管12的材质可为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钛合金或钛合金。参见图2,在一实施例中,组合槽121内包括两个槽体1211,两个槽体1211沿金属加强管12的预设径向方向相对设置,即,两个槽体1211的开口沿金属加强管12的预设径向方向相对设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预设径向方向具体可指A向所示方向;且每个组合槽121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相同;这样不仅加工工艺简单,且能使金属加强管12在其轴向方向的不同位置均匀分布若干相同的组合槽121,从而在保证金属加强管12具有较好抗弯折性能、轴向推送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同时,保证金属加强管12的各个位置处的各项性能的均一性。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个组合槽121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与前一个组合槽121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呈一预设角度倾斜设置;比如,金属加强管12沿其轴向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组合槽,第二组合槽和第三组合槽;其中,第一组合槽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为第一方向A,第二个组合槽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可为以第一方向A为起点,逆时针(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之后的第二方向B,第三组合槽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可为以第二方向B为起点,逆时针(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之后的方向第三方向(图未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2,预设角度可为90°;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个组合槽中的两个槽体1211沿第一方向A相对设置,第二个组合槽中的两个槽体1211沿第二方向B相对设置,第三个组合槽内的两个槽体1211沿第三方向C相对设置,且第二方向B是第一方向逆时针旋转90°所对应的方向,第三方向C是第二方向B旋转90°所对应的方向;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预设角度还可以为30°60°或120°,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这样能够使每相邻两个组合槽121内的槽体1211错位设置,从而在实现具体较好弯曲性能的同时,有效保证金属加强管12的抗弯曲性能及轴向推送性能。具体的,当组合槽121内包括两个以上的槽体1211,且槽体1211数量为偶数时,组合槽121内各个槽体1211的开口方向及排布方式可参见图2和/或图3中所对应的槽体1211的排布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相关实施例中的文字描述;比如,组合槽121内沿金属加强管12的轴向方向包括依次分布有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和第四槽体这四个槽体,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沿第一预设径向方向相对设置,第三个槽体和第四个槽体沿第二预设径向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一预设径向方向垂直于第二预设径向方向或与第二预设径向方向相同。具体的,当组合槽121内包括两个以上的槽体1211,且槽体1211数量为奇数时,组合槽121内的各个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等径导管或变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n有机内衬管;/n金属加强管,套设在所述有机内衬管的外侧;其中,所述金属加强管沿其轴向方向切割形成有若干组合槽,每个所述组合槽内包括至少两个槽体,且每个所述槽体沿所述金属加强管的周向方向延伸;和,/n有机外套管,套设在所述金属加强管远离所述有机内衬管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等径导管或变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
有机内衬管;
金属加强管,套设在所述有机内衬管的外侧;其中,所述金属加强管沿其轴向方向切割形成有若干组合槽,每个所述组合槽内包括至少两个槽体,且每个所述槽体沿所述金属加强管的周向方向延伸;和,
有机外套管,套设在所述金属加强管远离所述有机内衬管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槽内包括两个所述槽体,两个所述槽体沿所述金属加强管的预设径向方向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组合槽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与前一个所述组合槽所对应的预设径向方向呈一预设角度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为3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孔荣王翔宇张一
申请(专利权)人: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