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87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所述引流袋一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连接有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表面固定套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一侧贯通连接有了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螺纹套接有充气握球,所述导气管位于充气握球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两侧均活动贯穿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充气握球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充气柱,所述充气柱内部为中空设置,且两端均开设有充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气囊和充气握球,有利于经过对气囊进行充放气,从而达到气管插管的固定与取出,从而防止气管插管脱落,便于对患者进行安全放心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
本技术涉及大便引流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
技术介绍
便失禁即肛门失禁,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大便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上,老年患者或神经紊乱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大便失禁的症状,对大便失禁的病人进行护理需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不仅患者自身心理压力大,对护理人员也是很大的挑战,劳动量大且操作麻烦。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给患者频繁更换尿不湿或采用普通引流袋的方法进行护理,但是,现有的大便引流袋的肛管材质较硬容易损伤肠道粘膜患者腹压增加的话,肛管容易滑脱。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通过设有气囊和充气握球,有利于经过对气囊进行充放气,从而达到气管插管的固定与取出,从而防止气管插管脱落,便于对患者进行安全放心使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所述引流袋一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连接有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表面固定套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一侧贯通连接有了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螺纹套接有充气握球,所述导气管位于充气握球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两侧均活动贯穿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充气握球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充气柱,所述充气柱内部为中空设置,且两端均开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柱内部截面形状为正方形设置,所述充气柱内部设置有密封球,所述充气柱位于充气握球内部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导气管靠近充气握球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一侧与导气管表面之间连接有弹性链条,所述封盖表面活动贯穿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位于封盖内部的一段表面套接有限位盘,所述压杆位于封盖外部的一段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封盖表面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位于充气握球内部的一端内径小于另一端内径尺寸,所述密封塞为圆台状设置,且表面一段的外径尺寸与导气管内径尺寸较小的一端相匹配设置。优选的,所述气囊未环状设置,所述气囊的内径与气管插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充气柱两端的充气孔截面形状为圆形设置,所述密封球采用PC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压杆位于封盖内部的一端为弧形设置,所述压杆位于封盖内部的一段小于密封塞与导气管外部之间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压杆位于封盖外部的一端为T形设置,所述压杆的外径尺寸小于导气管内径尺寸较小的尺寸。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气囊和充气握球,有利于经过对气囊进行充放气,从而达到气管插管的固定与取出,从而防止气管插管脱落,便于对患者进行安全放心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气管和充气握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C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充气柱结构侧视图。图中:1、引流袋;2、导管;3、气管插管;4、气囊;5、导气管;6、充气握球;7、密封塞;8、T形杆;9、第一弹簧;10、充气柱;11、充气孔;12、密封球;13、限位杆;14、封盖;15、弹性链条;16、压杆;17、限位盘;18、第二弹簧;19、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包括引流袋1,所述引流袋1一端连接有导管2,所述导管2一端连接有气管插管3,所述气管插管3表面固定套接有气囊4,其中气囊4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气囊4一侧贯通连接有了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一端螺纹套接有充气握球6,通过设有气囊4和充气握球6,有利于经过对气囊4进行充放气,从而达到气管插管3的固定与取出,从而防止气管插管3脱落,便于对患者进行安全放心使用,所述导气管5位于充气握球6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7,所述密封塞7两侧均活动贯穿连接有T形杆8,所述T形杆8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充气握球6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充气柱10,所述充气柱10内部为中空设置,且两端均开设有充气孔11,充气柱10在使用的过程中按压时,使内部的密封球12将充气握球6外部一端的充气孔11密封,当按压后自动恢复原形时,经过限位杆13将密封球12限制,从而气体进入其中,所述充气柱10内部截面形状为正方形设置,所述充气柱10内部设置有密封球12,所述充气柱10位于充气握球6内部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杆13,所述导气管5靠近充气握球6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封盖14,所述封盖14一侧与导气管5表面之间连接有弹性链条15,所述封盖14表面活动贯穿连接有压杆16,所述压杆16位于封盖14内部的一段表面套接有限位盘17,所述压杆16位于封盖14外部的一段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封盖14表面开设有透气孔1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气管5位于充气握球6内部的一端内径小于另一端内径尺寸,所述密封塞7为圆台状设置,且表面一段的外径尺寸与导气管5内径尺寸较小的一端相匹配设置,有利于使密封塞7将充气孔11封闭;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4未环状设置,所述气囊4的内径与气管插管3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柱10两端的充气孔11截面形状为圆形设置,所述密封球12采用PC材料制成,便于密封球12移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杆16位于封盖14内部的一端为弧形设置,所述压杆16位于封盖14内部的一段小于密封塞7与导气管5外部之间的长度;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杆16位于封盖14外部的一端为T形设置,所述压杆16的外径尺寸小于导气管5内径尺寸较小的尺寸。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6,当对病人使用该引流袋1时,将气管插管3的一端插入病人肛部,使气囊4进入其中,然后将充气握球6与导气管5的一端连接,然后捏动充气握球6使充气握球6内部的空气充开导气管5内部的密封塞7,使充气握球6内部的空气经过导气管5进入气囊4内部,使气囊4充气,然后将充气握球6取下,从而经过气囊4将气管插管3固定,防止气管插管3脱落,便于对患者进行安全放心使用,当该引流袋1使用结束后,将封盖14旋入导气管5表面,手动按动压杆16,使压杆16将将密封塞7压动,使气囊4内部空气经过导气管5和透气孔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包括引流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1)一端连接有导管(2),所述导管(2)一端连接有气管插管(3),所述气管插管(3)表面固定套接有气囊(4),所述气囊(4)一侧贯通连接有了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一端螺纹套接有充气握球(6),所述导气管(5)位于充气握球(6)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7),所述密封塞(7)两侧均活动贯穿连接有T形杆(8),所述T形杆(8)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充气握球(6)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充气柱(10),所述充气柱(10)内部为中空设置,且两端均开设有充气孔(11),所述充气柱(10)内部截面形状为正方形设置,所述充气柱(10)内部设置有密封球(12),所述充气柱(10)位于充气握球(6)内部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杆(13),所述导气管(5)靠近充气握球(6)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封盖(14),所述封盖(14)一侧与导气管(5)表面之间连接有弹性链条(15),所述封盖(14)表面活动贯穿连接有压杆(16),所述压杆(16)位于封盖(14)内部的一段表面套接有限位盘(17),所述压杆(16)位于封盖(14)外部的一段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封盖(14)表面开设有透气孔(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改良气管插管接引流袋,包括引流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1)一端连接有导管(2),所述导管(2)一端连接有气管插管(3),所述气管插管(3)表面固定套接有气囊(4),所述气囊(4)一侧贯通连接有了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一端螺纹套接有充气握球(6),所述导气管(5)位于充气握球(6)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塞(7),所述密封塞(7)两侧均活动贯穿连接有T形杆(8),所述T形杆(8)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充气握球(6)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充气柱(10),所述充气柱(10)内部为中空设置,且两端均开设有充气孔(11),所述充气柱(10)内部截面形状为正方形设置,所述充气柱(10)内部设置有密封球(12),所述充气柱(10)位于充气握球(6)内部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杆(13),所述导气管(5)靠近充气握球(6)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封盖(14),所述封盖(14)一侧与导气管(5)表面之间连接有弹性链条(15),所述封盖(14)表面活动贯穿连接有压杆(16),所述压杆(16)位于封盖(14)内部的一段表面套接有限位盘(17),所述压杆(16)位于封盖(14)外部的一段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封盖(14)表面开设有透气孔(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