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75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包括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设置有若干节,所述排气管之间设置有柔性机构,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实调机构,所述排气管的外侧设置处理机构,所述柔性机构的侧面与排气管焊接,所述柔性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机构、实调机构管路连接,所述实调机构的输出端与处理机构管路连接,所述柔性机构包括多个阔撑室,多个所述阔撑室的内壁两端分别粘接有控制球,所述控制球的相对侧均粘接有呐叭管,所述阔撑室位于呐叭管间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反应球,所述反应球的输出端与实调机构管路连接,所述控制球的两端与处理机构管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精准性高和污染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排气管为了减振降噪、方便安装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的装置,它安装在发动机排气岐管和消声器之间,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排气管主要用于轻型车、微型车和客车,摩托车,排气管结构是双层波纹管外覆钢丝网套,两端直边段外套卡环的结构,为使消声效果更佳,波纹管内部可配伸缩节或网套。排气管的主要材质是不锈钢,卡套和接管材质可为不锈钢或镀铝钢。而现有的整形装置通常用于生产线和维修线,体型大,不便于移动,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整形装置不能对应对突发事件采取措施,导致汽车安全性能降低。因此,设计精准性高和污染低的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包括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设置有若干节,所述排气管之间设置有柔性机构,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实调机构,所述排气管的外侧设置处理机构,所述柔性机构的侧面与排气管焊接,所述柔性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机构、实调机构管路连接,所述实调机构的输出端与处理机构管路连接;柔性机构将多个若干节的排气管柔性连接,增强防撞能力,实调机构调整小型碰撞变形的排气管管壁,处理机构辅助实调机构进行微调,并且处理抗疲劳差的排气管。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机构包括多个阔撑室,多个所述阔撑室的内壁两端分别粘接有控制球,所述控制球的相对侧均粘接有呐叭管,所述阔撑室位于呐叭管间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反应球,所述反应球的输出端与实调机构管路连接,所述控制球的两端与处理机构管路连接;通过多个控制球间的配合,将大型碰撞力进行降解,从而降低排气管破损率,提高排气管的工作效率,保证汽车运行的安全性。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实调机构包括三个曲行体,三个所述曲行体关于圆点对称分布,三个所述曲行体的侧面均通过滑动连接有浮力球,所述曲行体为柔性材质,所述曲行体的移动端与反应球管路连接,所述浮力球的移动端与处理机构电连接;对于小型变形进行调整,降低工作的不稳定性,为排气工作提供舒适环境,同时利用冲击力进行维修,减缓同时省力。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环,所述处理环的内壁铰接有处理管,所述处理管远离处理环一端的侧面焊接有柔性杆,所述柔性杆的一端轴承连接有移动球,所述移动球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吸附盘,位于所述处理管右侧的所述移动球的控制端通过电连接有右流经箱,位于所述处理管左侧的所述移动球的控制端通过电连接有左流经箱,所述右流经箱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沙石罐,所述沙石罐、左流经箱的输出端均与处理环管路连接,所述处理环的控制端与浮力球电连接,所述左流经箱的输入端与控制球管路连接;解决实调机构对排气管产生的不平整性,力保排气管能最大化恢复,降低应力对排气管的伤害。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管包括喷刀,所述喷刀的侧面通过滑动连接有移动筒,所述移动筒的外侧通过滑动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端壁粘接有胶体腔,所述胶体腔靠近喷刀的侧面卡槽连接有挡板,所述保护壳的回收端管路连接有分类球,所述保护壳的两侧与柔性杆焊接;降低切割抖动,提高切割平整度,同时对切割材料进行收集,最大化利用,并且防止切割材料进入排气管内造成堵塞。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沙石罐的内壁轴承连接有中空轴,所述中空轴的两端分别于沙石罐输入端、沙石罐输出端相通,所述中空轴的侧面均匀铰接有搅板,所述搅板的一侧焊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中空轴焊接,所述搅板位于中空轴的一端卡接有同控网,所述同控网的两侧与中空轴侧面卡接,所述同控网为弹性材质;通过旋转离心力和网格变化控制砂石是否排出,达到实时控制变化,最大化降低材料的浪费。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类球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磁板,所述磁板的端面均匀卡接有三叶轴,所述磁板的内部设置有吸收刷,所述吸收刷的刷面与三叶轴叶面接触,所述磁板的输出端与沙石罐管路连接,所述分类球的输出端与右流经箱管路连接;对回收的切割材料进行分类,便于后期的反复使用,降低砂石的含水量,间接降低对沙石罐出料率的影响。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右流经箱、左流经箱的内部均设置有拉力球,所述拉力球的一端与移动筒线路连接,所述右流经箱、左流经箱的内部设置有蓄力腔,所述蓄力腔的输出口与拉力球卡接,所述拉力球的控制端分别与对应的移动球电连接;实时调整移动球间的运行方式,降低移动球反应时间,提高两种状态运行时的精准度。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的内壁焊接有水道,所述水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阔撑室管路连接,所述水道的总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汽车冷却箱;反应球将会根据第一次产生的液压移动到对应处进行切割,减少多次切割处理,节约时间与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阔撑室,通过多个控制球间的配合,将大型碰撞力进行降解,从而降低排气管破损率,提高排气管的工作效率,保证汽车运行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有曲行体、浮力球,对于小型变形进行调整,降低工作的不稳定性,为排气工作提供舒适环境,同时利用冲击力进行维修,减缓同时省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调机构与处理机构结构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沙石罐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处理管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排气管;2、柔性机构;21、阔撑室;22、控制球;23、呐叭管;24、反应球;3、实调机构;31、曲行体;32、浮力球;4、处理机构;41、处理环;42、处理管;43、移动球;44、右流经箱;45、左流经箱;46、沙石罐;461、中空轴;462、搅板;5、喷刀;52、保护壳;53、胶体腔;54、挡板;55、分类球;551、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包括排气管1,其特征在于:排气管1设置有若干节,排气管1之间设置有柔性机构2,排气管1的内部设置有实调机构3,排气管1的外侧设置处理机构4,柔性机构2的侧面与排气管1焊接,柔性机构2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机构4、实调机构3管路连接,实调机构3的输出端与处理机构4管路连接;柔性机构2将多个若干节的排气管1柔性连接,增强防撞能力,实调机构3调整小型碰撞变形的排气管1管壁,处理机构4辅助实调机构3进行微调,并且处理抗疲劳差的排气管1。柔性机构2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包括排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设置有若干节,所述排气管(1)之间设置有柔性机构(2),所述排气管(1)的内部设置有实调机构(3),所述排气管(1)的外侧设置处理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包括排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设置有若干节,所述排气管(1)之间设置有柔性机构(2),所述排气管(1)的内部设置有实调机构(3),所述排气管(1)的外侧设置处理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机构(2)的侧面与排气管(1)焊接,所述柔性机构(2)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机构(4)、实调机构(3)管路连接,所述实调机构(3)的输出端与处理机构(4)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机构(2)包括多个阔撑室(21),多个所述阔撑室(21)的内壁两端分别粘接有控制球(22),所述控制球(22)的相对侧均粘接有呐叭管(23),所述阔撑室(21)位于呐叭管(23)间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反应球(24),所述反应球(24)的输出端与实调机构(3)管路连接,所述控制球(22)的两端与处理机构(4)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调机构(3)包括三个曲行体(31),三个所述曲行体(31)关于圆点对称分布,三个所述曲行体(31)的侧面均通过滑动连接有浮力球(32),所述曲行体(31)为柔性材质,所述曲行体(31)的移动端与反应球(24)管路连接,所述浮力球(32)的移动端与处理机构(4)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型汽车排气双料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4)包括处理环(41),所述处理环(41)的内壁铰接有处理管(42),所述处理管(42)远离处理环(41)一端的侧面焊接有柔性杆,所述柔性杆的一端轴承连接有移动球(43),所述移动球(43)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吸附盘,位于所述处理管(42)右侧的所述移动球(43)的控制端通过电连接有右流经箱(44),位于所述处理管(42)左侧的所述移动球(43)的控制端通过电连接有左流经箱(45),所述右流经箱(44)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沙石罐(46),所述沙石罐(46)、左流经箱(45)的输出端均与处理环(41)管路连接,所述处理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许海伟徐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爱驰威汽车零部件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