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62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7
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包括座架,所述座架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上设有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导向杆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与导向杆螺纹连接并且第一丝杠与座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滑动连接有可移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驱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手部驱动杆,所述手部驱动杆与座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颈椎牵引器对颈椎造成损害,破坏患者颈椎曲度不利于患者康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
技术介绍
颈椎病主要是头颈部外伤、不良姿势、慢性劳损、先天性椎管狭窄等原因造成,主要原因是颈椎原有的生理曲度发生了变化;垂直牵引疗法是治疗颈椎校正颈椎曲度的方法之一,牵引疗法可以增加椎间隙,放松颈后部肌肉,松解神经根压迫;牵引疗法可以促使颈椎恢复原有正常、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前屈曲度;目前市场上治疗颈椎病的医疗器械,大都效果不佳,甚至有些还会给颈椎带来伤害,过度的牵引会破坏患者的颈椎的生理曲度,带来不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的颈椎牵引器对颈椎造成损害,破坏患者颈椎曲度不利于患者康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座架,所述座架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内滑动连接有可竖直升降的牵引块,所述牵引块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滑动连接有弧形块,弧形块与牵引杆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下方固定连接有束带,束带与弧形块配合构成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导向杆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与导向杆螺纹连接并且第一丝杠与座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上滑动连接有可移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驱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手部驱动杆,所述手部驱动杆与座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牵引杆内开有多边形的滑槽,所述牵引块的形状与滑槽的形状相同并且牵引块位于滑槽内部,所述牵引块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柱凸轮,圆柱凸轮与牵引杆转动连接,所述圆柱凸轮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换向齿轮组。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内部与第一丝杠滑动连接,所述套管外部转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上端与座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手部驱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内棘轮,所述内棘轮内配合有棘爪,棘爪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开有放置槽,棘爪位于放置槽内,所述棘爪内配合有扭簧,内棘轮和可转动的棘爪构成转动轴的单向驱动机构。优选的,所述座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踏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突出优点:本装置通过牵引杆拉动头部固定装置对使用者的头部提供竖直的向上的机械作用力,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牵引,促使患者的颈椎恢复到原有的生理曲度和功能,牵引块带动牵引绳的竖直上下运动,可避免患者颈部长时间被牵引对患者的生理曲度造成损害,间歇牵引即可达到的校正颈椎又能保护患者的生理曲度,从而达到校正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目的;本产品曲度牵引安全可靠,牵引方法科学,真正适应颈椎病的治疗和保健要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调节块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转动轴和内棘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架、2导向杆、3牵引杆、4牵引块、5牵引绳、6弧形块、7束带、8第一丝杠、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一换向齿轮组、12转动轴、13手部驱动杆、14滑槽、15圆柱凸轮、16第二换向齿轮组、17套管、18调节块、19第二丝杠、20内棘轮、21棘爪、22放置槽、23扭簧、24支撑杆、25踏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由图1-7给出,本技术包括座架1,所述座架1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上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牵引杆3,所述牵引杆3内滑动连接有可竖直升降的牵引块4,所述牵引块4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滑动连接有弧形块6,弧形块6与牵引杆3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5下方固定连接有束带7,束带7与弧形块6配合构成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导向杆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8,第一丝杠8与导向杆2螺纹连接并且第一丝杠8与座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8上滑动连接有可移动的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啮合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组11,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11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驱动的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上转动连接有手部驱动杆13,所述手部驱动杆13与座架1转动连接。座架1类似与座椅结构,导向杆2和牵引杆3位于座架1的后侧位置,牵引杆3与导向杆2的连接部分为非圆形型连接,牵引杆3与导向杆2之间只有竖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牵引杆3上部为倒放的U型形状,头部固定装置位于牵引杆3的上部端处,牵引杆3向上移动时会带动头部固定装置向上移动,通过头部固定装置向上的移动拉动使用者头部向上移动,从而拉伸使用者的颈椎,校正使用者弯曲的颈椎,束带7有两组,两组束带7和弧形块6呈三角状分布,两组束带7分别位于颈部的前侧和后侧,束带7的长度可调节,束带7内侧面上缝接有棉性垫层,避免拉伸过程中对使用者产生勒痕,增大客户的使用体验;手部锻炼杆只能带的驱动轴进行顺时针的转动,第一换向齿轮组11是由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构成,转动轴12的顺时针旋转通过第一换向齿轮组11带动第二齿轮10向右转动,第二齿轮10向右转动动带动第一齿轮9向左旋转,第一齿轮9带动第一丝杠8向左转动,第一丝杠8向左转动时带动牵引杆3相对与第一丝杠8的向上移动,从而使头部固定装置带动使用者的头部向上牵引。所述牵引杆3内开有多边形的滑槽14,所述牵引块4的形状与滑槽14的形状相同并且牵引块4位于滑槽14内部,所述牵引块4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柱凸轮15,圆柱凸轮15与牵引杆3转动连接,所述圆柱凸轮15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换向齿轮组16。如图2和图3所示,滑槽14的长度大于牵引块4的长度,牵引块4和滑槽14选取多边形形状保证牵引块4与滑槽14之间仅有竖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第二换向齿轮组16和第一换向齿轮组11组的结构相同,第二换向齿轮组16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机,电机通过第二换向齿轮组16带动圆柱凸轮15的旋转,圆柱凸轮15旋转带动牵引块4的上下移动,牵引块4上下带动牵引绳5上下移动,牵引绳5通过上下拉动束带7对使用者头部进行小范围的拉伸和放松的动作。所述第一齿轮9上固定连接有套管17,套管17内部与第一丝杠8滑动连接,所述套管17外部转动连接有调节块18,所述调节块18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19,所述第二丝杠19的上端与座架1转动连接。如图4-6所示,第一丝杠8的底部和套管17间的配合同样为非圆结构的连接,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包括座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上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牵引杆(3),所述牵引杆(3)内滑动连接有可竖直升降的牵引块(4),所述牵引块(4)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滑动连接有弧形块(6),弧形块(6)与牵引杆(3)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5)下方固定连接有束带(7),束带(7)与弧形块(6)配合构成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导向杆(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8),第一丝杠(8)与导向杆(2)螺纹连接并且第一丝杠(8)与座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8)上滑动连接有可移动的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啮合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组(11),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11)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驱动的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上转动连接有手部驱动杆(13),所述手部驱动杆(13)与座架(1)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包括座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上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牵引杆(3),所述牵引杆(3)内滑动连接有可竖直升降的牵引块(4),所述牵引块(4)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滑动连接有弧形块(6),弧形块(6)与牵引杆(3)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5)下方固定连接有束带(7),束带(7)与弧形块(6)配合构成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导向杆(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8),第一丝杠(8)与导向杆(2)螺纹连接并且第一丝杠(8)与座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8)上滑动连接有可移动的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啮合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组(11),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11)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驱动的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上转动连接有手部驱动杆(13),所述手部驱动杆(13)与座架(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3)内开有多边形的滑槽(14),所述牵引块(4)的形状与滑槽(14)的形状相同并且牵引块(4)位于滑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馨心毛晓艳陈汉卿赵烨于晓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