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青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53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穿刺针包括针座、针体和针尖,针尖为斜切面结构,且针尖内侧壁上设有向针体中心轴突出的半球形凸起。该半球形凸起的中心设置在与斜切面垂直的轴向中心面上。该半球形凸起的凸起高度占针体内径的1/4‑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其针尖内侧设置半球形凸起,利用其半球形外弧面,使其与不同方向上的超声束接触均能有超声波原路返回,提高穿刺针成像清晰度,解决超声束与穿刺针角度因反射导致穿刺针显像不清楚的问题。且由于半球形凸起设置在针尖部位,能轻松快速的确定针尖位置。该穿刺针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能提高超声引导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医源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超声引导穿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
技术介绍
随着超声技术走进临床,目前超声下的中心静脉置管逐渐成为常用技术,临床上很多医生通常是穿刺前应用超声观察一下穿刺部位,确定动脉和静脉的位置关系后进行标记,随后按照盲法进行穿刺,这种方法比传统的体表定位法有进步,但仍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随着重症超声的逐步应用,临床医生开始应用超声实时引导中心静脉置管。超声实时引导按照超声束和穿刺针的位置关系包括:平面内法穿刺(利于纵切面、长轴进行实时引导)和平面外法穿刺(利用横切面、短轴进行实时引导)。平面内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看到穿刺针进入血管的过程,但存在的缺点是动静脉的位置关系不能很好的显示出来,如果穿刺针脱离超声束后继续进针就会导致意外损伤。平面外法的优点是对于动静脉的位置关系观察很好,但是存在的缺点是只能观察到穿刺针的一部分,穿刺针体和针尖显像区别不大,这样会带来实际操作的困难,如果不注意穿刺针有可能穿入过深导致损伤,而且超声束和穿刺针的角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很大。只有保持超声束和穿刺针成90度角时,才显示良好的成像,但是实际操作中保持90度角存在一定难度,并且还需要反复确认针尖的位置,增加了操作的难度。目前市面上有的超声专用针是在穿刺针体上增加颗粒或者条纹,使得穿刺针成像清楚,但是该穿刺针会增加穿刺阻力,并且只是适用于平面内法穿刺,不适合平面外法穿刺,也无法准确定位针尖的位置。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超声专用穿刺针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使其穿刺针的图像显示清楚,且能方便快速的确定针尖位置,尤其适合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使其穿刺针的图像显示清楚,且能方便快速的确定针尖位置,尤其适合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技术,从而克服现有的超声专用穿刺针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座、针体和针尖,所述针尖为斜切面结构,且所述针尖的内侧壁上设有向所述针体中心轴突出的半球形凸起。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尖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半球形凸起相对应的凹槽。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尖的外侧壁平滑。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形凸起的中心设置在与所述斜切面垂直的轴向中心面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形凸起的凸起高度占所述针体内径的1/4-1/3。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形凸起的半径为0.15-0.25mm。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超声专用穿刺针通过在其针尖部内侧设置半球形凸起,利用该半球形凸起的半球形外弧面,使其与不同方向上的超声束接触均能有超声波原路返回,提高穿刺针成像清晰度,提升超声图像质量,很好的解决了超声束与穿刺针的角度对图像成像影响的问题,还大大降低超声操作的难度。并且由于该半球形凸起设置在针尖部位,通过图像清晰程度的对比,能够轻松方便的确定针尖位置,解决超声引导平面外法穿刺技术确定针尖位置的难题,为国际推荐的平面外法广泛应用提供强有利的技术支持。2.本技术穿刺针通过对现有穿刺针进行加工改造,即可方便快捷的获得所述穿刺针,加工简单方便,成本低。3.还通过对半球形凸起的尺寸和位置限定,使其不会对通过穿刺针的导丝产生影响,同时还避免了将半球形凸起设置在穿刺针外壁上时,增加穿刺阻力的问题,提高超声引导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医源性损伤。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专用穿刺针的针尖部分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专用穿刺针的针尖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专用穿刺针的针尖部分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专用穿刺针的针尖部分另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5是现有穿刺针的针尖在不同方向上的超声束的超声波反射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穿刺针的针尖在不同方向上的超声束的超声波反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专用穿刺针是对现有穿刺针的改进,特别是对穿刺针针尖的改进,使其能通过巧妙的结构改进解决现有平面外法穿刺时,由于超声束与穿刺针角度问题带来成像不清楚的问题,以及需要反复确认针尖位置的问题。其具体实施例如下。参照附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包括针尖1、针体2和针座。其中针座和针体2均采用现有穿刺针的结构。该针体2为针管形状。本实施例中该针体2的内径为0.8mm,外径为1.1mm。本实施例中针尖1采用斜切面结构,且该针尖1的内侧壁上设有向该针体中心轴突出的半球形凸起11。该半球形凸起11可以从穿刺针外壁直接通过冲压得到,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即该针尖1的外侧壁上形成与该半球形凸起11相对应的凹槽12。当然,该半球形凸起11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技术实现从穿刺针针尖1内侧壁形成的凸起结构,这样该针尖1的外侧壁呈平滑结构,如附图4所示。该半球形凸起11的中心设置在与该斜切面垂直的轴向中心面上,且靠近针尖最前端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针尖1的长度为3.4mm,该针尖1的斜切面长度为3.6mm,该半球形凸起11的半径为0.15-0.25mm,其凸起高度占该针体2内径的1/4-1/3,因此,该凸起不会影响从针体穿过的导丝的穿插。本技术穿刺针在针尖的斜切面内壁上设置一个向穿刺针腔内突出的半球形凸起结构,该设计优点是凸起向内突出,不是向穿刺针的腔外突出,则不会增加进针的阻力;并且利用该半球形外弧面的特点,使超声束只要射到该球面上就有能够原路返回的超声波,使得穿刺针超声成像清楚,其原理如附图5和6,图5显示现有穿刺针的针尖在不同方向上的超声束的超声波反射原理图,此种情况下,导致超声波反射不能按照超声波入射角度完全反射回来。图6显示本技术穿刺针的针尖在不同方向上的超声束的超声波反射原理图,由于半球面的影响,会使一部分超声束能够完全反射回来,使得穿刺针成像清楚;还由于该凸起设置在针尖位置,又由于该凸起的尺寸很小,所以在保持图像清楚的条件下稍微倾斜探头使得图像不清楚,然后再将倾斜的角度返回,图像由消失变成出现,同时超声束和穿刺针的相交的角度不需要保持90度,这个相交角度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使穿刺针尖显示清楚,由于这个结构特殊而且小,图像明显处就是穿刺针尖,能准确可靠的快速确认针尖部位,使得超声引导平面外法穿刺更容易。本技术穿刺针加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尤其适合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技术中,能提高超声引导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医源性损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座、针体和针尖,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为斜切面结构,且所述针尖的内侧壁上设有向所述针体中心轴突出的半球形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座、针体和针尖,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为斜切面结构,且所述针尖的内侧壁上设有向所述针体中心轴突出的半球形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半球形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引导平面外穿刺的专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的外侧壁平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王小亭刘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张青王小亭刘大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