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寿珍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53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螺母块和角度调节定位组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设有驱动杆,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摇杆,所述驱动杆内设有凹槽,所述驱动杆顶壁和底壁之间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母块一侧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有针筒,所述角度调节定位组件包括角度调节轮、制动杆、连杆和手柄控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安全卫生,便于医护人员操作的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在肿瘤内科中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先在患者身上开设微型通道,在使用常见的注射针吸取药液从微型通道向病灶处注射药液。在现有肿瘤内科介入治疗中使用到介入治疗针,就是普通的通用型注射穿刺针,在为病人进行肿瘤介入治疗时不方便捏持,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且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医护人员一直握住治疗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在穿刺过程中的进针平稳度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操作人员手扶针头穿刺易发生交叉感染,插入过程中还需观察针体,就更易造成插入晃动,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安全卫生,便于医护人员操作的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螺母块和角度调节定位组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板顶部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自由端设有定位销,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设有驱动杆,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摇杆,所述驱动杆内设有凹槽,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杆底壁上,所述驱动杆顶壁和底壁之间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母块通过螺纹连接设于螺杆上,所述螺母块一侧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有针筒,所述角度调节定位组件包括角度调节轮、制动杆、连杆和手柄控制杆,所述角度调节轮设于转轴上,所述角度调节轮位于驱动杆与支撑杆之间,所述手柄控制杆底部铰接设于定位板上,所述制动杆一端铰接设于支撑杆上,所述连杆一端铰接设于手柄控制杆底部一侧,所述连杆自由端与制动杆自由端铰接设置,所述制动杆设有两组,所述连杆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制动杆和两组所述连杆均关于支撑杆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手柄控制杆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限位槽对应设置,初始状态下,手柄控制杆位于支撑杆中轴线处,摇动摇杆,摇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着其上设有的角度调节轮转动,此时调节针筒插针所需角度,左右拉动手柄控制杆,手柄控制杆带着两组连杆及两组制动杆对角度调节轮进行挤压,使角度调节轮停止转动,同时将定位销穿过限位槽塞入定位孔内,对角度调节轮进一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杆靠近角度调节轮一侧为圆弧形设置,所述制动杆圆弧形一侧安装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增加制动杆与角度调节杆之间的摩擦,使转动的角度调节轮快速稳定停止。进一步地,所述横杆采用伸缩杆。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采用伸缩杆。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弧形设置。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有制动装置。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通过设置角度调节定位组件,使操作人员依据需求控制扎针角度并固定确认角度,并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螺杆和螺母块,来调节针筒距离扎针位置的高度并同步固定高度,角度和高度确认后,医护人员只需推动针筒,便可将药液通过针筒底部连接的软管顺畅地推进病人体内,该装置固定支撑针管,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且在入针过程中更加稳定,不容易晃动,而且安全性高,防止交叉感染。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角度调节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架,2、驱动电机,3、螺母块,4、角度调节定位组件,5、支撑杆,6、定位板,7、限位槽,8、连接绳,9、定位销,10、转轴,11、驱动杆,12、摇杆,13、凹槽,14、螺杆,15、横杆,16、针筒,17、角度调节轮,18、制动杆,19、连杆,20、手柄控制杆,21、定位孔,22、橡胶垫,23、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支架1、驱动电机2、螺母块3和角度调节定位组件4,支架1上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顶部设有定位板6,定位板6上设有限位槽7,定位板6顶部设有连接绳8,连接绳8自由端设有定位销9,支撑杆5上转动设有转轴10,转轴10一端连接设有驱动杆11,转轴10另一端设有摇杆12,驱动杆11内设有凹槽13,驱动电机2设于驱动杆11底壁上,驱动杆11顶壁和底壁之间转动设有螺杆14,螺杆14一端与驱动电机2输出轴连接,螺母块3通过螺纹连接设于螺杆14上,螺母块3一侧设有横杆15,横杆15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有针筒16,角度调节定位组件4包括角度调节轮17、制动杆18、连杆19和手柄控制杆20,角度调节轮17设于转轴10上,角度调节轮17位于驱动杆11与支撑杆5之间,手柄控制杆20底部铰接设于定位板6上,制动杆18一端铰接设于支撑杆5上,连杆19一端铰接设于手柄控制杆20底部一侧,连杆19自由端与制动杆18自由端铰接设置,制动杆18设有两组,连杆19设有两组,两组制动杆18和两组连杆19均关于支撑杆5中轴线对称设置,手柄控制杆20上设有定位孔21,定位孔21与限位槽7对应设置,初始状态下,手柄控制杆20位于支撑杆5中轴线处,摇动摇杆12,摇杆12带动转轴10转动,转轴10带着其上设有的角度调节轮17转动,此时调节针筒16插针所需角度,左右拉动手柄控制杆20,手柄控制杆20带着两组连杆19及两组制动杆18对角度调节轮17进行挤压,使角度调节轮17停止转动,同时将定位销9穿过限位槽7塞入定位孔21内,对角度调节轮17进一步固定。其中,制动杆18靠近角度调节轮17一侧为圆弧形设置,制动杆18圆弧形一侧安装设有橡胶垫22,橡胶垫22增加制动杆18与角度调节杆之间的摩擦,使转动的角度调节轮17快速稳定停止。横杆15采用伸缩杆。支撑杆5采用伸缩杆。限位槽7为弧形设置。支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23,万向轮23设有制动装置。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推动支架1底部设有的万向轮23,使该装置推至介入治疗床合适位置,通过万向轮23的制动装置将其固定,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驱动电机、螺母块和角度调节定位组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板顶部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自由端设有定位销,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设有驱动杆,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摇杆,所述驱动杆内设有凹槽,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杆底壁上,所述驱动杆顶壁和底壁之间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母块通过螺纹连接设于螺杆上,所述螺母块一侧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有针筒,所述角度调节定位组件包括角度调节轮、制动杆、连杆和手柄控制杆,所述角度调节轮设于转轴上,所述角度调节轮位于驱动杆与支撑杆之间,所述手柄控制杆底部铰接设于定位板上,所述制动杆一端铰接设于支撑杆上,所述连杆一端铰接设于手柄控制杆底部一侧,所述连杆自由端与制动杆自由端铰接设置,所述制动杆设有两组,所述连杆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制动杆和两组所述连杆均关于支撑杆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手柄控制杆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限位槽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驱动电机、螺母块和角度调节定位组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板顶部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自由端设有定位销,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设有驱动杆,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摇杆,所述驱动杆内设有凹槽,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杆底壁上,所述驱动杆顶壁和底壁之间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母块通过螺纹连接设于螺杆上,所述螺母块一侧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有针筒,所述角度调节定位组件包括角度调节轮、制动杆、连杆和手柄控制杆,所述角度调节轮设于转轴上,所述角度调节轮位于驱动杆与支撑杆之间,所述手柄控制杆底部铰接设于定位板上,所述制动杆一端铰接设于支撑杆上,所述连杆一端铰接设于手柄控制杆底部一侧,所述连杆自由端与制动杆自由端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珍吴凯平龙步榕
申请(专利权)人:寿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