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雕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50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6
一种线雕支架,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目前针头和雕线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够的技术问题,包括针头、连接管和雕线,该连接管与针头固定连接,该雕线穿设进连接管内并被压合在连接管内,还包括套管和至少一根插接针,雕线穿设过套管,所述连接管远离针头的管段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从连接管端部螺纹连接在连接管外围,所述插接针一端固定在套管内壁上,且其另一端远离套管内壁,以用于随套管旋进而刺入穿设在连接管内的雕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单,安装牢固程度高,主要用于针头和雕线之间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雕支架
本技术涉及线雕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将雕线牢固地安装在针头上的线雕支架。
技术介绍
人体面部组织松弛是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机体在25岁以后开始出现骨骼、筋膜、韧带、皮肤等各个系统的衰老。传统的除皱手术一般利用手术进行皮下剥离、多余皮肤切除、然后进行缝合提升,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线雕技术是直接采用植入胶原蛋白线的方式对肌肤进行提拉,线雕技术虽然采用植入的方式,但与一般注射填充去皱类产品的原理也不尽相同,一般注射类产品是通过填充的方式将面部皱纹抚平,而线雕艺术提升术是利用可吸收蛋白质组成的线,植入到需要提升的部位,通过线体的提拉,从而改善皱纹、松弛等现象,更能作用身体其他部位,维持外形挺拔和皮肤整体年轻。线雕支架实质上就是以线在机体皮下构成的起到提拉作用的结构,就好比是建筑施工中的钢筋骨架。现有技术中构建活力支架的的线、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雕线穿设到针上,一方面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穿线的方式,针体至雕线的过度不够平滑顺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针体的尾端设置压孔,雕线直接穿入压孔内,通过压合的方式将雕线与针体压合固定的技术方案,这种技术方案由于无需进行穿线,降低了污染的风险、节省了穿线时间,且针体至雕线可相对平顺的实现过度,损伤小、痛感弱。然上述现有的将雕线穿设在针体尾部的安装方式仍然存在客观的技术缺陷,由于雕线和针体之间的紧固程度最终是依赖压孔内壁对雕线的挤压,在实际穿刺过程中,由于针头和雕线是要穿过人体组织,人体组织会对针头和雕线穿设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很可能使雕线在穿设过人体组织的过程中从针头上脱落,从而造成较大的治疗隐患,因此雕线和针头之间的连接牢固程度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穿刺治疗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线雕支架,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目前针头和雕线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够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线雕支架,包括针头、连接管和雕线,该连接管与针头固定连接,该雕线穿设进连接管内并被压合在连接管内,还包括套管和至少一根插接针,雕线穿设过套管,所述连接管远离针头的管段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从连接管端部螺纹连接在连接管外围,所述插接针一端固定在套管内壁上,且其另一端远离套管内壁,以用于随套管旋进而刺入穿设在连接管内的雕线内。工作原理:首先使所述连接管和套管分开,之后将所述雕线的端部穿设过套管,并最终穿设进所述连接管内,之后采用对连接管进行压合的方式将所述雕线压合在所述连接管内,此时完成对雕线的第一道安装措施。之后将所述套管对准所述连接管,操作人员可慢慢将所述套管旋进所述连接管的周向外围,此时位于所述套管内的所述插接针随所述套管同步移动并转动,随着持续旋进所述套管,该套管内的所述插接针将在移动并转动的过程中接触到穿设在所述连接管内的雕线,并插接进雕线内一定的深度,此时停止旋进所述套管,当所述雕线从所述连接管内发生脱离时,所述插接针将对所述雕线产生一定的阻挡力,从而防止所述雕线从连接管内脱落,此时完成对雕线的第二道安装措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借助所述套管和插接针,当所述雕线穿设过套管并穿设在所述连接管内之后,操作人员可旋进所述套管,套管将套设在连接管外围,该过程中套管内的所述插接针将在移动并转动的过程中接触到穿设在所述连接管内的雕线,并插接进雕线内一定的深度,此时停止旋进所述套管,当所述雕线从所述连接管内发生脱离时,所述插接针将对所述雕线产生一定的阻挡力,从而防止所述雕线从连接管内脱落。该种设置方式安装方便,通过所述插接针插入雕线内,从而可以彻底地防止所述雕线从连接管内脱出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了雕线和针头安装的牢固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套管放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针头1、连接管2、雕线3、套管4、插接针5、第一过渡环6、第二过渡环7、操作孔8、顶针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线雕支架,包括针头1、连接管2和雕线3,该连接管2与针头1固定连接,该雕线3穿设进连接管2内并被压合在连接管2内,还包括套管4和至少一根插接针5,雕线3穿设过套管4,所述连接管2远离针头1的管段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4从连接管2端部螺纹连接在连接管2外围,所述插接针5一端固定在套管4内壁上,且其另一端远离套管4内壁,以用于随套管4旋进而刺入穿设在连接管2内的雕线3内,所述雕线3采用聚丙烯酰胺和聚对二氧环已酮材料制成,该种材料对人体组织损伤小,与人体组织的相融效果好。本技术借助所述套管4和插接针5,当所述雕线3穿设过套管4并穿设在所述连接管2内之后,操作人员可旋进所述套管4,套管4将套设在连接管2外围,该过程中套管4内的所述插接针5将在移动并转动的过程中接触到穿设在所述连接管2内的雕线3,并插接进雕线3内一定的深度,此时停止旋进所述套管4,当所述雕线3从所述连接管2内发生脱离时,所述插接针5将对所述雕线3产生一定的阻挡力,从而防止所述雕线3从连接管2内脱落。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套管4靠近针头1的一端固定一块与套管4同轴的第一过渡环6,该第一过渡环6的壁厚尺寸从远离套管4的一端至与套管4连接的一端呈线性递增,当所述针头1带动雕线3穿入人体组织过程中,由于所述套管4是套接在所述连接管2的外围,而套管4有一定的壁厚,因此套管4会阻挡穿刺过程,会给被治疗的人员带来一定的痛感,此时设置所述第一过渡环6,该第一过渡环6能够有效地缓冲和过渡人体组织和所述套管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不仅利于穿刺的顺利进行,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被治疗人员的疼痛感,所述第一过渡环6和第二过渡环7均与所述套管4一体成形。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套管4另一端固定一块与套管4同轴的第二过渡环7,该第二过渡环7的壁厚尺寸从远离套管4的一端至与套管4连接的一端呈线性递增,穿刺过程中,套管4和伸出套管4的雕线3会依次穿设过人体组织,此时设置所述第二过渡环7,该第二过渡环7能够有效地将套管4和穿设伸出套管4的雕线3之间形成稳定的过渡,该种设置方式依然能够提高穿刺的顺畅性,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被治疗人员的疼痛感。如图2所示,所述套管4侧壁上开有与所述插接针5位置对应的操作孔8,操作人员可借助外部工具,将外部工具穿设过所述操作孔8并按压所述插接针5,从而可以有效地使所述插接针5穿设入雕线3内。所述操作孔8内适配一根顶针9,该顶针9穿设过操作孔8并与插接针5抵接,操作人员可直接应用所述顶针9对所述插接针5进行按压,从而使插接针5能够顺畅地插接至所述雕线3内,在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可将所述顶针9放置在不影响工作的放置盒内,以备消毒后下次使用。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管2靠近套管4的端部内壁为倒角结构,该种设置方式同样是为了使所述插接针5能够快速、稳定地插接在所述雕线3内。工作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雕支架,包括针头(1)、连接管(2)和雕线(3),该连接管(2)与针头(1)固定连接,该雕线(3)穿设进连接管(2)内并被压合在连接管(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4)和至少一根插接针(5),雕线(3)穿设过套管(4),所述连接管(2)远离针头(1)的管段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4)从连接管(2)端部螺纹连接在连接管(2)外围,所述插接针(5)一端固定在套管(4)内壁上,且其另一端远离套管(4)内壁,以用于随套管(4)旋进而刺入穿设在连接管(2)内的雕线(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雕支架,包括针头(1)、连接管(2)和雕线(3),该连接管(2)与针头(1)固定连接,该雕线(3)穿设进连接管(2)内并被压合在连接管(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4)和至少一根插接针(5),雕线(3)穿设过套管(4),所述连接管(2)远离针头(1)的管段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4)从连接管(2)端部螺纹连接在连接管(2)外围,所述插接针(5)一端固定在套管(4)内壁上,且其另一端远离套管(4)内壁,以用于随套管(4)旋进而刺入穿设在连接管(2)内的雕线(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靠近针头(1)的一端固定一块与套管(4)同轴的第一过渡环(6),该第一过渡环(6)的壁厚尺寸从远离套管(4)的一端至与套管(4)连接的一端呈线性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另一端固定一块与套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争谭琳琳王艳夏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时光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