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床,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对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同时避免病人掉落,而且可根据病人康复锻炼需要调节至舒适位置的神经内科用康复床。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包括有脚轮、第一连接架和第一支撑架,第一连接架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脚轮,脚轮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连接架顶部对称焊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一支撑架顶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顶部设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与支撑机构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与按摩机构配合,能根据使用需要更换康复床的放置区域,同时能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康复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床,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康复床由于存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的问题,同时不能满足长期瘫痪病人及行走不便的老年人病人使用的需要,而且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才能完成病人康复锻炼。专利申请号CN21025051公开了一种按摩理疗康复床,包括有床架,铺设于床架上的床板,床板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镂空部,按摩托辊和驱动装置,按摩托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每个第一转轴上套设有轴承,镂空部的下方设置有两根平行且沿镂空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两个轴承分别抵靠于两根轨道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按摩托辊在镂空部内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病人的康复锻炼,但是操作过程没有更好地实现自动化,并且病人容易从床板上掉落。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对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同时避免病人掉落,而且可根据病人康复锻炼需要调节至舒适位置的神经内科用康复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同时避免病人掉落,而且可根据病人康复锻炼需要调节至舒适位置的神经内科用康复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康复床由于存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的问题,同时不能满足长期瘫痪病人及行走不便的老年人病人使用的需要,而且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才能完成病人康复锻炼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包括有脚轮、第一连接架和第一支撑架,第一连接架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脚轮,脚轮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连接架顶部对称焊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一支撑架顶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顶部设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与支撑机构配合。更为优选的是,四根第一支撑架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围栏,第二支撑架内壁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中心轴,第一中心轴上焊接有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外壁均与第二支撑架内壁接触配合,第二床板顶部安装有枕头。更为优选的是,第二支撑架顶部两侧均固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两根第一滑轨上均焊接有第一齿条,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条啮合,第一转轴上固接有滚筒。更为优选的是,两个第一滑块上均焊接有拨杆,第二支撑架两部均安装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位于同一侧的第三支撑架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二转轴上均安装有空间凸轮,空间凸轮与拨杆接触配合。更为优选的是,第二支撑架端部设有第四支撑架,第四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电机,第二支撑架端部两侧均固接有第五支撑架,两个第五支撑架内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两根第三转轴内端与对应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两根第三转轴外端与第二转轴端部之间均连接有锥齿轮组件。更为优选的是,第二支撑架端部中部设有第六支撑架,第六支撑架内滑动式设有挡板,挡板上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挡板和第六支撑架上。更为优选的是,第二支撑架底部两部均固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的数量为四根,位于同一侧的第二滑轨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二围栏,四根第二滑轨上均套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滑轨和第二围栏连接。更为优选的是,两根第二转轴端部均安装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二围栏下部固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两根第二齿条顶端均焊接有第四滑轨,两根第四滑轨上均滑动式设有拨块,拨块与第二齿轮接触配合,两根第四滑轨上均套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拨块和第二齿条上。更为优选的是,第一中心轴两侧均安装有第三齿轮,两个第二围栏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五滑轨,两根第五滑轨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三齿条,两根第三齿条的外端均固接有第一楔形块,两个第二围栏内侧均焊接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第一楔形块接触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与按摩机构配合,能根据使用需要更换康复床的放置区域,同时能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康复锻炼;2、往复机构与按摩机构配合,实现了第一滑块的间隔向前侧和向后侧滑动的工作;3、动力机构与往复机构配合,有效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4、缓冲机构与支撑机构配合,有效的减轻了第二床板向下的撞击力;5、自锁机构与平移机构配合,能避免病人会从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上掉落,同时能减少第二围栏会意外弹起的情况发生;6、辅助机构与平移机构配合,可在医护人员向下按压第二围栏的过程中调节第二床板的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按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往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动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缓冲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平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脚轮,2_第一连接架,3_第一支撑架,4_支撑机构,41_第二支撑架,42_第一围栏,43_第一床板,44_第一中心轴,45_第二床板,46_枕头,5_按摩机构,51_第一滑轨,52_第一滑块,53_第一转轴,54_第一齿轮,55_第一齿条,56_滚筒,6_往复机构,61_拨杆,62_第三支撑架,63_第二转轴,64_空间凸轮,7_动力机构,71_第四支撑架,72_电机,73_第三转轴,74_第五支撑架,75_锥齿轮组件,8_缓冲机构,81_第六支撑架,82_挡板,83_第一弹簧,9_平移机构,91_第二滑轨,92_第二围栏,93_第二弹簧,10_自锁机构,101_第二齿轮,102_第二齿条,103_第四滑轨,104_拨块,105_第三弹簧,11_辅助机构,111_第三齿轮,112_第五滑轨,113_第三齿条,114_第一楔形块,115_第二楔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如图包括有脚轮1、第一连接架2、第一支撑架3、支撑机构4、第二支撑架41、第一围栏42、第一床板43、第一中心轴44、第二床板45、枕头46、按摩机构5、第一滑轨51、第一滑块52、第一转轴53、第一齿轮54、第一齿条55、滚筒56、往复机构6、拨杆61、第三支撑架62、第二转轴63、空间凸轮64、动力机构7、第四支撑架71、电机72、第三转轴73、第五支撑架74、锥齿轮组件75、缓冲机构8、第六支撑架81、挡板82、第一弹簧83、平移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包括有脚轮(1)、第一连接架(2)和第一支撑架(3),其特征是,第一连接架(2)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脚轮(1),脚轮(1)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连接架(2)顶部对称焊接有第一支撑架(3),第一支撑架(3)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一支撑架(3)顶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机构(4),支撑机构(4)顶部设有按摩机构(5),按摩机构(5)与支撑机构(4)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包括有脚轮(1)、第一连接架(2)和第一支撑架(3),其特征是,第一连接架(2)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脚轮(1),脚轮(1)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连接架(2)顶部对称焊接有第一支撑架(3),第一支撑架(3)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一支撑架(3)顶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机构(4),支撑机构(4)顶部设有按摩机构(5),按摩机构(5)与支撑机构(4)配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其特征是,四根第一支撑架(3)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架(41),第二支撑架(41)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围栏(42),第二支撑架(41)内壁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中心轴(44),第一中心轴(44)上焊接有第一床板(43)和第二床板(45),第一床板(43)和第二床板(45)外壁均与第二支撑架(41)内壁接触配合,第二床板(45)顶部安装有枕头(4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其特征是,第二支撑架(41)顶部两侧均固接有第一滑轨(51),第一滑轨(5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52),两个第一滑块(5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53),两根第一滑轨(51)上均焊接有第一齿条(55),第一转轴(53)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齿轮(54),第一齿轮(54)与对应的第一齿条(55)啮合,第一转轴(53)上固接有滚筒(56)。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其特征是,两个第一滑块(52)上均焊接有拨杆(61),第二支撑架(41)两部均安装有第三支撑架(62),第三支撑架(62)的数量为四个,位于同一侧的第三支撑架(62)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63),第二转轴(63)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二转轴(63)上均安装有空间凸轮(64),空间凸轮(64)与拨杆(61)接触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床,其特征是,第二支撑架(41)端部设有第四支撑架(71),第四支撑架(71)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电机(72),第二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龙珊,
申请(专利权)人:郑龙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