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23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贴片,包括依次设置的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膜,所述的凝胶层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聚乙烯醇20~30%、山梨醇2~5%、碳酸钙0.5‑1%、季戊四醇四缩水甘油醚0.3‑0.5%、吸水树脂3~8%、氨基酸0.02‑0.0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4%、纳米材料1‑2%、中药组合物提取液3‑5%、维生素B6 0.05~0.1%、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凝胶层能够将温度控制在21‑26℃达5h,满足注射时间2‑3h内保持中度低温(21‑27℃)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贴片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手足综合征预防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贴片。
技术介绍
手足综合征(HFS)又称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综合征,是一种发生相对频繁的剂量限制性局部皮肤毒性反应,可由新型蒽环类药物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卡培他滨、氟尿嘧啶、索拉非尼等多种化疗药物引起。HFS最早可能出现在初始治疗3~5d后,其早期症状表现为手足掌、趾面出现红斑、显著不适、肿胀或麻刺感等,严重可起泡甚至进展至溃疡;深肤色患者可能伴色素沉着以及皮肤增厚。HFS最易出现在手掌和足底,其他部位如腋下、腹股沟、腰、膝盖内侧、肘后侧、手腕弯折前侧等也可能涉及。局部冰敷的冷疗法能够引起血管收缩,从而限制循环药物到达四肢末梢,减少药物在手掌、脚掌等部位的蓄积,从而降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冷疗法是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冷水、冰、蒸发冷冻剂等)刺激机体或粘膜而达到降温、止痛、止血、减轻炎性水肿及渗出,促进创伤修复和伤口早期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能够引起血管收缩,从而限制循环药物到达四肢末梢,减少药物在手掌、脚掌等部位的蓄积,从而降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现有技术中,最普遍的冷疗为用冰块、冰袋或液氮等进行冷敷。采用冰块或者冰袋来对患处进行冷敷,这种方法接触面积小、固定困难,而且采用冰块或冰袋对患处进行冷敷时,由于冰块的形状不固定,容易将皮肤压伤,造成痛苦,同时冷疗温度无法人为控制。但是由于以上物质温度较低,很难保持一个恒定的低温,如果长期使用可能对人体组织产生冻伤,而且冰块或冰袋都需要通过冰箱进行冷冻才能拿出来使用,液氮的储存难度尤其大、成本高,使用起来很麻烦。而之后发展的精密的冷疗机是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来操作包括图形与数字的显示,使周围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转换成低温冷空气,最后由空气排放管输出的冷疗技术。研究发现,皮肤温度低于10℃可能出现并发症,低于7℃可引起神经结构和功能改变,低于5℃时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丧失,0℃时可发生神经坏死。因此,冷疗温度调节不能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冷疗温度、冷疗时间的用于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贴片。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贴片,包括依次设置的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膜,所述的凝胶层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聚乙烯醇20~30%、碳酸钙0.5-1%、季戊四醇四缩水甘油醚0.3-0.5%、山梨醇2~5%、吸水树脂3~8%、氨基酸0.02-0.0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4%、纳米材料1-2%、中药组合物提取液3-5%、维生素B60.05~0.1%、余量为水。上述组分中,聚乙烯醇为高弹性、化学稳定性、易于成型、对生物体无毒副作用及与人体组织良好的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季戊四醇四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碳酸钙为交联反应的催化剂;山梨醇、吸水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于蓄冷,纳米材料用于降低蓄冷材料的过冷度,氨基酸用于保湿,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及维生素B6用于镇痛,缓解症状。这些组分的组合以及各组分的上述百分比范围,是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上述组合以及百分比范围使得本专利技术凝胶层组合物能够精确控温且控温时间长。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羌活15-30份,白芷10-20份,细辛15-30份,三七10-20份,苏木15-30份,马钱子25-35份,硼砂40-55份,川牛膝5-15份,乳香15-30份。上述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直接吸收,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优选的,所述的背衬层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的保护膜为聚乙烯薄膜。优选的,所述的吸水树脂为含羟基的吸水树脂。优选的,所述的纳米材料为Fe2O3或Al2O3或SiO2或TiO2。本专利技术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乙烯醇加水搅拌均匀,80-90℃下水浴溶解,获得聚乙烯醇水溶液;2)向上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其余组分,搅拌均匀置于20-25℃的水浴锅中交联20-25h;3)交联后置于-200~-250℃迅速冷冻1-2min,置于-20~-25℃的冰箱中继续冷冻2~4h,从冰箱中取出后在20~25℃下解冻1~2h后重新放入冰箱中,反复进行3~5次循环冷冻-解冻;4)超声去除气泡,静置1-2h,得到水凝胶;5)将制备好的水凝胶均匀的涂布在背衬层上,再在上面盖上保护膜得到贴片。为了便于使用,可以将所述贴片裁剪成手型或脚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凝胶层能够将温度控制在21-26℃达5h,满足注射时间2-3h内保持中度低温(21-27℃)的使用要求。2、本专利技术凝胶层中含有中药组合物及维生素B6,能够在降温的同时缓解手足综合征的疼痛,皮肤肿胀、红斑、脱屑、皲裂等症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贴片,包括依次设置的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膜,所述的凝胶层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聚乙烯醇20~30%、山梨醇2~5%、碳酸钙0.5-1%、季戊四醇四缩水甘油醚0.3-0.5%、含羟基的吸水树脂3~8%、氨基酸0.02-0.0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4%、纳米Fe2O31-2%、中药组合物提取液3-5%、维生素B60.05~0.1%、余量为水。制备方法:1)将聚乙烯醇加水搅拌均匀,80-90℃下水浴溶解,获得聚乙烯醇水溶液;2)向上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其余组分,搅拌均匀置于25℃的水浴锅中交联24h;3)交联后置于-200℃迅速冷冻2min,置于-25℃的冰箱中继续冷冻2h,从冰箱中取出后在25℃下解冻1h后重新放入冰箱中,反复进行3次循环冷冻-解冻;4)超声去除气泡,静置1-2h,得到水凝胶;5)将制备好的水凝胶均匀的涂布在无纺布上,再在上面盖上聚乙烯薄膜得到成型水凝胶敷贴。使用时将聚乙烯薄膜揭开,将凝胶层贴敷于手掌上。使用红外测温仪在第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分别测量贴敷处皮肤表面温度,观察降温效果。降温测试效果见表1。实施例2按以下表1指定的各组分含量重复实施例1的方法,但是用纳米Al2O3替代纳米Fe2O3,在表1中列出了测试结果。实施例3按以下表1指定的各组分含量重复实施例1的方法,但是用纳米SiO2替代纳米Fe2O3,在表1中列出了测试结果。实施例4按以下表1指定的各组分含量重复实施例1的方法,但是用纳米TiO2替代纳米Fe2O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贴片,包括依次设置的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膜,所述的凝胶层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n聚乙烯醇 20~30%、/n山梨醇 2~5%、/n碳酸钙 0.5-1%、/n季戊四醇四缩水甘油醚 0.3-0.5%、/n吸水树脂 3~8%、/n氨基酸 0.02-0.05%、/n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2-4%、/n纳米材料 1-2%、/n中药组合物提取液 3-5%、/n维生素B6 0.05~0.1%、/n余量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贴片,包括依次设置的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膜,所述的凝胶层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
聚乙烯醇20~30%、
山梨醇2~5%、
碳酸钙0.5-1%、
季戊四醇四缩水甘油醚0.3-0.5%、
吸水树脂3~8%、
氨基酸0.02-0.0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4%、
纳米材料1-2%、
中药组合物提取液3-5%、
维生素B60.05~0.1%、
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羌活15-30份,白芷10-20份,细辛15-30份,三七10-20份,苏木15-30份,马钱子25-35份,硼砂40-55份,川牛膝5-15份,乳香15-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衬层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的保护膜为聚乙烯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晴何欣贾辛婕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