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23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包括托书架,所述的托书架表面一左一右设置有两个挡书杆,所述的挡书杆靠近托书架中心的一端记为连接端,连接端倾斜穿过托书架,两个连接端之间通过拉伸状态的弹力件连接,所述的挡书杆与托书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优化阅读架结构,设置挡书杆来夹持书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文具办公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阅读习惯的人在学习、阅读过程中,或将书本平摊在桌面上进行阅读,但这种阅读姿势并不正确,阅读者长期低头阅读对脊椎负担较大。而且部分书籍无法平摊,需要阅读者手动压持,那么整个阅读过程就不能让人感到轻松。或是手持书本进行阅读,这种方式虽是一种较为正确的阅读姿势,但阅读者的双手无法脱离书本,若需要摘抄笔记或标记原文时,较为不便。且阅读者长时间保持双手拿握书本的姿势,也会存在一定的负担。因此,阅读者会考虑使用阅读架来解放自己的双手,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目前,市场上的阅读架种类繁多,但大都在结构上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而且,样式呆板,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阅读架》,申请(专利)号:CN201920546093.6,包括阅读架本体,在阅读架本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挡板,在阅读架本体的正面开有挡板容纳槽,挡板在转动折叠后可嵌设收纳在挡板容纳槽内;在阅读架本体的背面转动连接有支撑脚,在阅读架本体的背面开有支撑脚容纳槽,支撑脚在转动折叠后可嵌设收纳在支撑脚容纳槽内。该专利采用书夹来实现书本打开后书页的夹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书夹不但占用的较大的空间,而且用户使用起来也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优化阅读架结构,设置挡书杆来夹持书页。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包括托书架,所述的托书架表面一左一右设置有两个挡书杆,所述的挡书杆靠近托书架中心的一端记为连接端,连接端倾斜穿过托书架,连接端连接拉伸状态的弹力件,所述的挡书杆与托书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弹力件可以为弹簧,所述的拉伸状态的弹力件施加给挡书杆连接端相互靠近的力。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挡书杆的另一端记为格挡端,格挡端位于托书架的前侧端部,所述的拉伸状态的弹力件配合转轴施加给格挡端靠近托书架表面的力。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托书架表面一左一右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面倾斜设置,所述的挡书杆安装于凹槽,所述的挡书杆倾斜设置。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所述的凹槽内侧底面开口供连接端伸出至托书架的背面,所述的弹力件位于托书架的背面。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转轴与挡书杆一体成型,所述的转轴插入凹槽的顶面与底面。所述的转轴与凹槽底面之间设置有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的凹槽顶面还开设有卡槽,挡书杆绕转轴旋转至预定角度可嵌入卡槽,所述的弹簧施加给挡书杆向上嵌入卡槽的力。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托书架的背面设置有外盖,所述的外盖罩设在两个连接端、弹力件外。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托书架的底部可旋转设置有垫书板,所述的垫书板非使用状态下可与托书架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托书架的顶部可旋转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非使用状态下可与托书架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挡书杆为弯折为横置L形的杆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挡书杆来实现书页的夹持。不同于现有的阅读架采用书夹来实现书页的夹持,本技术采用的挡书杆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转轴、拉伸状态的弹力件的作用,位于转轴一侧的挡书杆将受到弹力件的作用,推动挡书杆向托书架移动,实现书页的夹持。本技术在使用时,用户只需要掰动挡书杆后将书本摊平放置在托书架表面,而后松开挡书杆即可完成书本的放置。相对于传统采用书夹结构,本技术的操作更加方便省力。且挡书杆位于托书架表面也可以部分嵌入托书架内,其所占用的空间小,有效减小本技术的占用空间,便于携带。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托书架1、挡书杆2、连接端2a、格挡端2b、弹力件3、转轴4、凹槽5、外盖6、垫书板7、支撑架8、弹簧9、卡槽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包括托书架1,托书架1表面一左一右设置有两个挡书杆2,挡书杆2靠近托书架1中心的一端记为连接端2a,连接端2a倾斜穿过托书架1,连接端2a连接拉伸状态的弹力件3,挡书杆2与托书架1之间通过转轴4连接。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是将挡书杆2设置为弯折为横置L形的杆状结构,且挡书杆2整体位于托书架1的下部。在书页的夹持时,能够尽量避免挡书杆2对书页的遮挡。弹力件3可以为弹簧,为优选结构。拉伸状态的弹力件3施加给挡书杆2连接端2a相互靠近的力。进一步说,本技术可以在连接端2a设置凸起用于与弹簧的连接。挡书杆2的另一端记为格挡端2b,格挡端2b位于托书架1的前侧端部,拉伸状态的弹力件3配合转轴4施加给格挡端2b靠近托书架1表面的力。本技术通过结构的设置与连接,将挡书杆2设置为一个自压紧的结构,从而实现对书页的夹持。托书架1表面一左一右设置有两个凹槽5,凹槽5底面倾斜设置,挡书杆2安装于凹槽5,挡书杆2倾斜设置。挡书杆2为了能够收到弹力件3的施力,需要将挡书杆2设计为倾斜结构。因此将凹槽5的底面也设置为倾斜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挡书杆2,容纳挡书杆2以减小本技术的体积。凹槽5内侧底面开口供连接端2a伸出至托书架1的背面,弹力件3位于托书架1的背面。将挡书杆2的连接结构设置在托书架1的背面,并且托书架1的背面设置有外盖6,外盖6罩设在两个连接端2a、弹力件3外。保证了托书架1外观的美观性。本技术更具体的说,转轴4与挡书杆2一体成型,转轴4插入凹槽5的顶面与底面。转轴4与托书架1的凹槽5可旋转连接。转轴4与凹槽底面之间设置有压缩状态的弹簧9,该弹簧9施加给挡书杆2向上的推力。而凹槽顶面还开设有卡槽10,该卡槽10靠近托书架的中部设置,当挡书杆2绕转轴4旋转至预定角度可嵌入卡槽10,弹簧9施加给挡书杆2向上嵌入卡槽10的力。也就是说,本技术的挡书杆2向外侧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就能够嵌入上方的卡槽10,这个时候挡书杆2就被限制在这个角度,用户可以双手脱离挡书杆2。而将书籍放置到挡书杆2上时,书籍的重力将带动挡书杆2下移,挡书杆2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包括托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书架表面一左一右设置有两个挡书杆,所述的挡书杆靠近托书架中心的一端记为连接端,连接端倾斜穿过托书架,所述的连接端连接拉伸状态的弹力件,所述的挡书杆与托书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包括托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书架表面一左一右设置有两个挡书杆,所述的挡书杆靠近托书架中心的一端记为连接端,连接端倾斜穿过托书架,所述的连接端连接拉伸状态的弹力件,所述的挡书杆与托书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件可以为弹簧,所述的拉伸状态的弹力件施加给挡书杆连接端相互靠近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书杆的另一端记为格挡端,格挡端位于托书架的前侧端部,所述的拉伸状态的弹力件配合转轴施加给格挡端靠近托书架表面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书架表面一左一右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面倾斜设置,所述的挡书杆安装于凹槽,所述的挡书杆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阅读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凹槽内侧底面开口供连接端伸出至托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高伟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天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