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成书专利>正文

一种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09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包括下料斗、去皮仓和去皮单元;去皮仓为开口的空心壳体,所述去皮仓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圆形通道,所述下料斗位于去皮仓的左端,且下料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在去皮仓的左表面;去皮单元包含有皮带轮、螺旋叶片轴、螺旋叶片、双轴电机和毛刷辊轮,所述螺旋叶片轴位于去皮仓的通孔内,螺旋叶片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去皮仓的左右两端,且螺旋叶片轴的左端延伸出下料斗的左端,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套接在螺旋叶片轴上,所述毛刷辊轮位于去皮仓内,且有不少于五个的毛刷辊轮围绕螺旋叶片轴布置,该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小,能够逐个对马铃薯进行去皮处理,去皮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马铃薯加工
,具体为一种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高产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由于它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全世界的高度重视,马铃薯的种薯及各种加工产品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铃薯的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球形,无毛,但是马铃薯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保护皮,在加工的过程当中影响加工,目前常有滚刷机对马铃薯进行去皮处理,但是滚刷机在运转的过程中将马铃薯快速翻转,造成的噪音比较大,并且在去皮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一堆马铃薯同时去皮,去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该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小,能够逐个对马铃薯进行去皮处理,去皮效率高,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包括下料斗、去皮仓、控制开关和去皮单元;去皮仓:为开口的空心壳体,所述去皮仓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圆形通道,所述下料斗位于去皮仓的左端,且下料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在去皮仓的左表面;去皮单元:包含有皮带轮、螺旋叶片轴、螺旋叶片、双轴电机和毛刷辊轮,所述螺旋叶片轴位于去皮仓的通孔内,螺旋叶片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去皮仓的左右两端,且螺旋叶片轴的左端延伸出下料斗的左端,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套接在螺旋叶片轴上,所述毛刷辊轮位于去皮仓内,且有不少于五个的毛刷辊轮围绕螺旋叶片轴布置,毛刷辊轮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去皮仓的左右两端,所述皮带轮分别固定套接在螺旋叶片轴的左端和毛刷辊轮的左端,且套接在毛刷辊轮左端的皮带轮位于去皮仓的内部,五个毛刷辊轮左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去皮仓的后部,双轴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也分别固定套接有一个皮带轮,双轴电机左端输出轴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螺旋叶片轴左端上的皮带轮传动连接,双轴电机右端输出轴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其中一个毛刷辊轮上的皮带轮传动连接;通过螺旋叶片将马铃薯从下料斗中向去皮仓运输,在去皮仓内螺旋叶片的外侧环形布置有毛刷辊轮,马铃薯在螺旋叶片上移动时就会被外侧的毛刷辊轮转动对马铃薯的外表皮进行去皮处理;其中:所述控制开关位于去皮仓的前表面,双轴电机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大于100mm。通过对螺距的限制,可以在对马铃薯运输的过程中避免螺旋叶片的边刃伤到马铃薯,同时也可以避免对马铃薯运输的过程中对马铃薯的挤压破坏,保持马铃薯的完整性。进一步的,所述去皮仓前表面的下部开设有排污口。将毛刷辊轮刷掉的马铃薯皮从去皮仓内排除,可以有效的保证去皮质量。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洗仓和水管,所述清洗仓位于去皮仓的右侧,清洗仓内设有清水,所述水管位于去皮仓的上部,水管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的出水口相连接。能够满足在马铃薯去皮的过程中通过水流的冲刷,将马铃薯表面的残余皮和毛刷辊轮上附着的马铃薯表皮冲洗下来,保持毛刷辊轮刷毛的清洁,有利于提高去皮的质量和清洁。进一步的,所述毛刷辊轮的毛刷长度接触到螺旋叶片轴。可以有效的对直径比较小的马铃薯的表面进行去皮处理,避免漏掉小直径的马铃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本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通过通过螺旋叶片将马铃薯从下料斗中向去皮仓运输,避免了马铃薯在传送的过程中发生磕碰,影响去皮效果,使得马铃薯去皮完整清洁;2、本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通过对螺距的限制,可以在对马铃薯运输的过程中避免螺旋叶片的边刃伤到马铃薯,同时也可以避免对马铃薯运输的过程中对马铃薯的挤压破坏,保持马铃薯的完整性;3、本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对马铃薯去皮过程中避免了马铃薯的大量翻转,使得去皮整个过程没有噪音,马铃薯逐一连续去皮,去皮效率高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去皮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去皮单元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料斗、2去皮仓、3去皮单元、31皮带轮、32螺旋叶片轴、33螺旋叶片、34双轴电机、35毛刷辊轮、4控制开关、5清洗仓、6排污口、7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包括下料斗1、去皮仓2、控制开关4和去皮单元3;去皮仓2:为开口的空心壳体,去皮仓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圆形通道,下料斗1位于去皮仓2的左端,且下料斗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在去皮仓2的左表面;去皮单元3:包含有皮带轮31、螺旋叶片轴32、螺旋叶片33、双轴电机34和毛刷辊轮35,螺旋叶片轴32位于去皮仓2内,螺旋叶片轴3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去皮仓2左右两端的通道内,且螺旋叶片轴32的左端延伸出下料斗1的左端,螺旋叶片33固定套接在螺旋叶片轴32上,毛刷辊轮35位于去皮仓2内,且有不少于五个的毛刷辊轮35围绕螺旋叶片轴32布置,毛刷辊轮35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去皮仓2的左右两端,皮带轮31分别固定套接在螺旋叶片轴32的左端和毛刷辊轮35的左端,且套接在毛刷辊轮35左端的皮带轮31位于去皮仓2的内部,五个毛刷辊轮35左端的皮带轮31通过皮带相互传动连接,双轴电机34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去皮仓2的后部,双轴电机34两端的输出轴上也分别固定套接有一个皮带轮31,双轴电机34左端输出轴上的皮带轮31通过皮带与螺旋叶片轴32左端上的皮带轮31传动连接,双轴电机34右端输出轴上的皮带轮31通过皮带与其中一个毛刷辊轮35上的皮带轮31传动连接;通过螺旋叶片33将马铃薯从下料斗1中向去皮仓2运输,在去皮仓2内螺旋叶片33的外侧环形布置有毛刷辊轮35,马铃薯在螺旋叶片33上移动时就会被外侧的毛刷辊轮35转动对马铃薯的外表皮进行去皮处理;螺旋叶片33的螺距大于100mm。通过对螺距的限制,可以在对马铃薯运输的过程中避免螺旋叶片33的边刃伤到马铃薯,同时也可以避免对马铃薯运输的过程中对马铃薯的挤压破坏,保持马铃薯的完整性。去皮仓2前表面的下部开设有排污口6。将毛刷辊轮35刷掉的马铃薯皮从去皮仓2内排除,可以有效的保证去皮质量。毛刷辊轮35的毛刷长度接触到螺旋叶片轴32,并且刷毛的硬度应满足对马铃薯的去皮硬度。可以有效的对直径比较小的马铃薯的表面进行去皮处理,避免漏掉小直径的马铃薯;其中:控制开关4位于去皮仓2的前表面,双轴电机34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4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其中,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斗(1)、去皮仓(2)、控制开关(4)和去皮单元(3);/n去皮仓(2):为开口的空心壳体,所述去皮仓(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圆形通道,所述下料斗(1)位于去皮仓(2)的左端,且下料斗(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在去皮仓(2)的左表面;/n去皮单元(3):包含有皮带轮(31)、螺旋叶片轴(32)、螺旋叶片(33)、双轴电机(34)和毛刷辊轮(35),所述螺旋叶片轴(32)位于去皮仓(2)内,螺旋叶片轴(3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去皮仓(2)左右两端的通道内,且螺旋叶片轴(32)的左端延伸出下料斗(1)的左端,所述螺旋叶片(33)固定套接在螺旋叶片轴(32)上,所述毛刷辊轮(35)位于去皮仓(2)内,且有不少于五个的毛刷辊轮(35)围绕螺旋叶片轴(32)布置,毛刷辊轮(35)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去皮仓(2)的左右两端,所述皮带轮(31)分别固定套接在螺旋叶片轴(32)的左端和毛刷辊轮(35)的左端,且套接在毛刷辊轮(35)左端的皮带轮(31)位于去皮仓(2)的内部,五个毛刷辊轮(35)左端的皮带轮(31)通过皮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双轴电机(34)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去皮仓(2)的后部,双轴电机(34)两端的输出轴上也分别固定套接有一个皮带轮(31),双轴电机(34)左端输出轴上的皮带轮(31)通过皮带与螺旋叶片轴(32)左端上的皮带轮(31)传动连接,双轴电机(34)右端输出轴上的皮带轮(31)通过皮带与其中一个毛刷辊轮(35)上的皮带轮(31)传动连接;/n其中:所述控制开关(4)位于去皮仓(2)的前表面,双轴电机(34)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4)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加工用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斗(1)、去皮仓(2)、控制开关(4)和去皮单元(3);
去皮仓(2):为开口的空心壳体,所述去皮仓(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圆形通道,所述下料斗(1)位于去皮仓(2)的左端,且下料斗(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在去皮仓(2)的左表面;
去皮单元(3):包含有皮带轮(31)、螺旋叶片轴(32)、螺旋叶片(33)、双轴电机(34)和毛刷辊轮(35),所述螺旋叶片轴(32)位于去皮仓(2)内,螺旋叶片轴(3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去皮仓(2)左右两端的通道内,且螺旋叶片轴(32)的左端延伸出下料斗(1)的左端,所述螺旋叶片(33)固定套接在螺旋叶片轴(32)上,所述毛刷辊轮(35)位于去皮仓(2)内,且有不少于五个的毛刷辊轮(35)围绕螺旋叶片轴(32)布置,毛刷辊轮(35)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去皮仓(2)的左右两端,所述皮带轮(31)分别固定套接在螺旋叶片轴(32)的左端和毛刷辊轮(35)的左端,且套接在毛刷辊轮(35)左端的皮带轮(31)位于去皮仓(2)的内部,五个毛刷辊轮(35)左端的皮带轮(31)通过皮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双轴电机(34)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去皮仓(2)的后部,双轴电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书崔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赵成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