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95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包括大棚骨架主体,所述大棚骨架主体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内圈卡接有限位杆,所述大棚骨架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左右两侧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圈固定套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的正面壳体设有齿板,且半齿轮与齿板啮合传动,所述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所述地脚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固定筒的底部壳体内圈里,所述固定件呈U型,所述大棚骨架主体和固定件相互靠近的两侧壳体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大棚骨架的组合安装,以及在安装之后方便使其深入地下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
本技术涉及大棚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现有的大棚在进行组合、拆卸、安装的时候,非常耗费体力的,在没有足够的人员器械时,对大棚的安装是比较缓慢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包括大棚骨架主体,所述大棚骨架主体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内圈卡接有限位杆,所述大棚骨架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左右两侧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圈固定套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的正面壳体设有齿板,且半齿轮与齿板啮合传动,所述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所述地脚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固定筒的底部壳体内圈里。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呈U型,所述大棚骨架主体和固定件相互靠近的两侧壳体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纹杆。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底部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凹槽的内圈里,所述固定件的底部内壁活动套接有限位卡件,所述限位卡件的一侧壳体与限位杆贴合。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背面壳体开设有开口,所述半齿轮远离齿板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的外圈滑动套接在开口的内圈里。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地脚的外圈活动套接在通孔的内圈里,且地脚的底端外圈开设有螺纹。优选的,所述地脚的外壁周圈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筒的正面底部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外圈滑动套接在滑槽的内圈里。优选的,所述大棚骨架主体和固定筒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圈套接有底盘架,所述底盘架的壳体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内圈套接有限位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大棚骨架主体、固定件、螺纹杆、限位杆、限位卡件等结构,首先把大棚骨架主体和固定件通过螺纹杆进行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把限位杆放置在固定件的凹槽里,最后通过限位卡件插入固定件的底部内壁里,对限位杆进行固定,由此把大棚骨架搭建完成;通过固定筒、转轴、半齿轮、摇杆、齿板、地脚、限位滑块等结构,通过上拉摇杆带动半齿轮进行转动,半齿轮通过齿板带动地脚向下移动,地脚通过限位滑块上下移动的时候会进行转动,从而方便大棚深入地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固定筒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固底盘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棚骨架主体、2固定件、3螺纹杆、4限位杆、5限位卡件、6固定筒、7转轴、8半齿轮、9摇杆、10齿板、11地脚、12限位滑块、13底盘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包括大棚骨架主体1,大棚骨架主体1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2,固定件2的内圈卡接有限位杆4,大棚骨架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6,固定筒6的左右两侧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外圈固定套接有半齿轮8,半齿轮8的正面壳体设有齿板10,且半齿轮8与齿板10啮合传动,齿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11,地脚11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固定筒6的底部壳体内圈里。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件2呈U型,大棚骨架主体1和固定件2相互靠近的两侧壳体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纹杆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件2的底部壳体开设有凹槽,限位杆4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凹槽的内圈里,固定件2的底部内壁活动套接有限位卡件5,限位卡件5的一侧壳体与限位杆4贴合。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筒6的背面壳体开设有开口,半齿轮8远离齿板10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有摇杆9,摇杆9的外圈滑动套接在开口的内圈里。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筒6的底部壳体开设有通孔,地脚11的外圈活动套接在通孔的内圈里,且地脚11的底端外圈开设有螺纹。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地脚11的外壁周圈开设有滑槽,固定筒6的正面底部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12,限位滑块12的外圈滑动套接在滑槽的内圈里。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大棚骨架主体1和固定筒6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圈套接有底盘架13,底盘架13的壳体开设有开孔,开孔的内圈套接有限位轴。工作原理:首先把大棚骨架主体1和固定件2通过螺纹杆3进行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把限位杆4放置在固定件2的凹槽里,最后通过限位卡件5插入固定件2的底部内壁里,对限位杆4进行固定,由此把大棚骨架搭建完成;其次,因为固定筒6的左右两侧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外圈固定套接有半齿轮8,半齿轮8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有摇杆9,所以通过上拉摇杆9可以带动半齿轮8进行转动,而半齿轮8的另一侧壳体设有齿板10,齿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11,且半齿轮8与齿板10啮合传动,因此半齿轮8的转动能够通过齿板10带动地脚11向下移动,由于地脚11的外壁周圈开设有滑槽,固定筒6的正面底部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12,限位滑块12的外圈滑动套接在滑槽的内圈里,且滑槽是倾斜的,因此地脚11在向下移动会通过限位滑块12使其自身旋转向下移动,从而方便大棚深入地下进行固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包括大棚骨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骨架主体(1)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的内圈卡接有限位杆(4),所述大棚骨架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的左右两侧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圈固定套接有半齿轮(8),所述半齿轮(8)的正面壳体设有齿板(10),且半齿轮(8)与齿板(10)啮合传动,所述齿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11),所述地脚(11)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固定筒(6)的底部壳体内圈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包括大棚骨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骨架主体(1)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的内圈卡接有限位杆(4),所述大棚骨架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的左右两侧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圈固定套接有半齿轮(8),所述半齿轮(8)的正面壳体设有齿板(10),且半齿轮(8)与齿板(10)啮合传动,所述齿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11),所述地脚(11)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固定筒(6)的底部壳体内圈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呈U型,所述大棚骨架主体(1)和固定件(2)相互靠近的两侧壳体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纹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组合式大棚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的底部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4)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凹槽的内圈里,所述固定件(2)的底部内壁活动套接有限位卡件(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影安鹤峰章惠全袁兴福刘成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