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894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包括:番茄幼苗培育;采用LED植物生长灯作为光源设置于番茄幼苗上方进行照射,每天的光周期分别设置为12h光照/12h非光照或16h光照/8h非光照;待番茄进入开花期对番茄植株喷施浓度为100‑200μmol·L

A plant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tomato growth and frui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培育
,特别是一种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L.)是国内外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也是茄果类蔬菜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模式作物。樱桃番茄是栽培番茄的一个变种,由于其植株矮小、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在番茄品质遗传改良、生理生化研究中广泛应用。光周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光环境因子,铁元素作为叶绿素合成前体的关键成分,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目前,在番茄栽培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铁营养缺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番茄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技术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因子(光周期或铁)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对番茄的品质提升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番茄幼苗培育:番茄种子经催芽露白后播于穴盘,待番茄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定植于营养钵中在昼/夜温度为25/20℃、湿度为60%的环境下进行基质栽培;S2、采用LED植物生长灯作为光源设置于番茄幼苗上方进行照射,每天的光周期分别设置为12h光照/12h非光照或16h光照/8h非光照;S3、待番茄进入开花期对番茄植株喷施浓度为100-200μmol·L-1的EDTA-Fe水溶液,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施,一周喷施一次,每隔1个月用不含Fe元素的营养液浇灌番茄植株一次以保证养分充足;S4、喷施浓度为EDTA-Fe水溶液55-65d后,待番茄植株上有番茄出现80%的果实变红且果皮微软,停止EDTA-Fe水溶液的喷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基质栽培时使用山东寿光沃德育苗基质,有机质含量≥25%,pH值为5.5-7.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中LED植物生长灯的光照强度为800μmol-1·m-2·s-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喷施EDTA-Fe水溶液时至叶面布满水珠不滴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不含Fe元素的营养液配方如下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对番茄植株喷施浓度为100μmol·L-1或150μmol·L-1的EDTA-Fe水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每天的光周期为16h光照/8h非光照,对番茄植株喷施浓度为100μmol·L-1或150μmol·L-1的EDTA-Fe水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16h光照/8h非光照光周期下番茄节间缩短,株高降低,叶面喷施EDTA-Fe促进了番茄花期及果实转色提前。两种光周期下,番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随外源EDTA-Fe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以16h光照/8h非光照光周期、150μmol·L-1的EDTA-Fe水溶液处理效果最为显著。2、在12h光照/12h非光照或16h光照/8h非光照光周期下,叶面喷施EDTA-Fe提高了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且随外源EDTA-Fe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叶片光饱和点和CO2饱和点上升,提高了番茄叶片的固碳能力和光反应化学效率。3、在12h光照/12h非光照或16h光照/8h非光照光周期下,叶面喷施EDTA-Fe提高了番茄蔗糖代谢酶活性,其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显著上升;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番茄红素含量和糖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以16h光照/8h非光照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150μmol·L-1EDTA-Fe对番茄品质提升效果最为显著。4、在12h光照/12h非光照叶面喷施EDTA-Fe降低了番茄各氨基酸组分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16h光照/8h非光照光周期下,随着外源EDTA-Fe浓度的增加,各处理果实各氨基酸含量基本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人体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有所提升,且以12h/12h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μmol·L-1、150μmol·L-1的EDTA-Fe水溶液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5、番茄根、茎、叶、果实各部位K、Ca、Mg、Zn、Fe、Mn元素含量对光周期和外源EDTA-Fe水溶液的响应变化不一,两种光周期下,叶面喷施EDTA-Fe水溶液促进了番茄K、Ca、Mg、Mn元素从根系向茎、叶的转运,减少了茎、叶向果实的分配;促进了叶片对Fe的吸收和转运,番茄根系和果实部位Fe含量升高;抑制了根系对Zn元素的吸收和转运,但高浓度EDTA-Fe促进了Zn元素向果实分配。综述,在本专利技术的12h光照/12h非光照或16h光照/8h非光照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150μmol·L-1的EDTA-Fe水溶液对番茄的生殖生长具有正向调控作用,提高了光合色素对光能的激发和电子传递能力,提升了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各类氨基酸含量占比和内源Fe含量,且以16h光照/8h非光照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150μmol·L-1的EDTA-Fe水溶液对番茄的品质提升效果最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为外源铁对不同光周期下番茄生长的影响:(a)为番茄株高;(b)为番茄茎粗。图3为外源铁对不同光周期下番茄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a)为净光合速率;(b)为气孔导度;(c)为胞间CO2浓度;(d)为蒸腾速率。图4为外源铁对不同光周期下番茄叶片光合-光响应的影响。图5为外源铁对不同光周期下番茄叶片光合-CO2响应的影响。图6为外源铁对不同光周期下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a)为可溶性固形物;(b)为可溶性糖;(c)为可滴定酸;(d)为糖酸比;(e)为可溶性蛋白;(f)为番茄红素;(g)为维生素C。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番茄幼苗培育:番茄种子经催芽露白后播于穴盘,待番茄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定植于营养钵中在昼/夜温度为25/20℃、湿度为60%的环境下进行基质栽培(使用山东寿光沃德育苗基质,有机质含量≥25%,pH值为5.5-7.0);S2、采用光照强度为800μmol-1·m-2·s-1的LED植物生长灯作为光源设置于番茄幼苗上方进行照射,每天的光周期分别设置为12h光照/12h非光照或16h光照/8h非光照;S3、待番茄进入开花期对番茄植株喷施浓度为100-200μmol·L-1的EDTA-Fe水溶液,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施,至叶面布满水珠不滴落为宜,一周喷施一次,每隔1个月用不含Fe元素的营养液浇灌番茄植株一次以保证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番茄幼苗培育:番茄种子经催芽露白后播于穴盘,待番茄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定植于营养钵中在昼/夜温度为25/20℃、湿度为60%的环境下进行基质栽培;/nS2、采用LED植物生长灯作为光源设置于番茄幼苗上方进行照射,每天的光周期分别设置为12h光照/12h非光照或16h光照/8h非光照;/nS3、待番茄进入开花期对番茄植株喷施浓度为100-200μmol·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番茄幼苗培育:番茄种子经催芽露白后播于穴盘,待番茄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定植于营养钵中在昼/夜温度为25/20℃、湿度为60%的环境下进行基质栽培;
S2、采用LED植物生长灯作为光源设置于番茄幼苗上方进行照射,每天的光周期分别设置为12h光照/12h非光照或16h光照/8h非光照;
S3、待番茄进入开花期对番茄植株喷施浓度为100-200μmol·L-1的EDTA-Fe水溶液,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施,一周喷施一次,每隔1个月用不含Fe元素的营养液浇灌番茄植株一次以保证养分充足;
S4、喷施浓度为EDTA-Fe水溶液55-65d后,待番茄植株上有番茄出现80%的果实变红且果皮微软,停止EDTA-Fe水溶液的喷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基质栽培时使用山东寿光沃德育苗基质,有机质含量≥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韩静胡晓辉李小靖石玉白龙强赵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