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892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房体、设置在房体底部的蓄水腔室以及分别设置在房体两侧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进风通道顶部具有供外界空气进入的进风口,出风通道具有出风口;所述房体内的远离出风通道一侧的顶部位置开设有与供房体内空气排出的排风口;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蓄水腔室连通,蓄水腔室内设置有对房体进行支撑的支撑件,且蓄水腔室内水位之上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房体内设置有花卉种植单元,所述花卉种植单元具有若干向下穿设至蓄水腔室内的吸水棉绳,所述吸水棉绳下端浸入蓄水腔室内的水中,吸水棉绳的中部位于气流通道之内。本申请能够提升冬季温室的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房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有如倒挂金钟这类观赏花卉,在养殖时需要将其进行吊挂。由于这类花卉喜凉爽湿润的环境,且不耐闷热的环境。因此花农在花房内养殖这类花卉时需要保证花房内部的通风。但是在冬季为避免花卉的冻伤,花农会将花朵在温室内进行养殖,但是在温室中无法保证其通风效果,因而会影响花卉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升冬季时温室内的通风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及其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包括房体、设置在房体底部的蓄水腔室以及分别设置在房体两侧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进风通道顶部具有供外界空气进入的进风口,所述出风通道具有连通于房体侧壁上部位置的出风口;所述房体内的远离出风通道一侧的顶部位置开设有与供房体内空气排出的排风口;所述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蓄水腔室连通,所述蓄水腔室内设置有对房体进行支撑的支撑件,且所述蓄水腔室内水位之上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所述房体内的底部位置设置有花卉种植单元,所述花卉种植单元具有若干向下穿设至蓄水腔室内的吸水棉绳,所述吸水棉绳下端浸入蓄水腔室内的水中,吸水棉绳的中部位于气流通道之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出风通道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对出风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出风通道内的空气温度会大于进风通道内的空气温度,借由该温差能够形成空气对流,外界的空气能够从进风通道中进入,经过气流通道后进入出风通道,再通过出风通道进入房体内,并从房体内的排风口排出形成空气的流动,由于吸水棉绳位于气流通道之内,且吸水棉绳的下端浸入蓄水腔室内的水中,因此吸水棉绳能够根据毛细效应吸水并向上运输至花卉种植单元为花卉种植单元处的花卉供水,因为吸水棉绳的表面会存在很多棉絮,在空气通过气流通道时能够带动棉絮上的水分,从而提升空气的湿度,使得出风口中送出的空气能够带有湿气,吊挂的花卉挂在出风口的水平位置处,就能够满足花卉的通风以及湿度要求。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为在蓄水腔室内平行交错设置的若干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与蓄水腔室的一侧壁相抵,且与相对的另一侧侧壁之间存在间距,气流通道通过若干支撑隔板围挡形成来回弯折的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件设置为支撑隔板,通过支撑隔板的阻挡在起到支撑效果的同时,能够将对提升气流通道总的长度,使空气在气流通道内能够通过的距离更长,从而能够带走更多的水分以提升空气的湿度。可选的,相邻两所述支撑隔板之间还设置有平行交错设置的若干延伸隔板,所述延伸隔板与其中一个支撑隔板相抵,且延伸隔板与另一个支撑隔板之间存在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隔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气流通道的长度,从而提升空气所通过的距离,以能够带走更多的水分。可选的,所述出风通道内设置有蓄热包,所述蓄热包内部填充有蓄热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蓄热包,蓄热体能够吸收并存储热量,在加热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不进行加热时能够释放热量,以形成较好地空气对流。可选的,所述房体于排风口处设置有控制排风口启闭的开闭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闭装置的设置,在不需要进行使用时,能够将排风口进行关闭。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固设在出风通道侧壁上的加热棒,所述房体靠近出风通道的一侧壁通过导热性能良好地金属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房体的侧壁传递至房体内部,从而提升房体内的温度。可选的,所述出风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加热装置安装且通过导热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安装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导热的绝缘材料制成安装位置,能够避免墙体侧壁导电的情况发生。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对上述的环保型建筑房屋进行施工,包括如下步骤:S1、基层搭建,先将蓄水腔室搭建好后再在蓄水腔室内设置支撑件;S2、通过在蓄水腔室的两侧预留通孔以方便后续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设置;S3、房体搭建,通过在支撑件上搭建房体,且在房体底部铺设土壤形成花卉种植单元,并在花卉种植单元中穿设吸水棉绳,使吸水棉绳能够向下穿入蓄水腔室内;S4、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搭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搭建好环保型建筑房屋,提升了冬季时温室内的通风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外界空气通过进风通道进入蓄水腔室,吸收了水汽之后进入出风通道进行加热,再通过出风口进入房体内部,将植物吊挂在出风口的水平位置即可实现其通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蓄水腔室的剖视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房体;11、排风口;12、花卉种植单元;121、吸水棉绳;13、开闭装置;2、蓄水腔室;21、支撑件;211、支撑隔板;212、延伸隔板;22、补水孔;23、气流通道;3、进风通道;31、进风口;4、出风通道;41、出风口;42、加热装置;43、蓄热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参照图1和图2,环保型建筑房屋包括房体1、设置在房体1底部的蓄水腔室2以及分别设置在房体1两侧的进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其中蓄水腔室2的两侧分别与进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连通,进风通道3具有供外界空气进入的进风口31,出风通道4具有连通于房体1侧壁上部位置的出风口41,房体1内的远离出风通道4一侧的顶部位置开设有与供房体1内空气排出的排风口11,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31进入进风通道3,再经由蓄水腔室2进入出风通道4,随后通过出风口41进入房体1内,最后从排风口11排出至房体1外实现空气的循环流动。排风口11上还设置有控制其进行开闭的开闭装置13。开闭装置13可以是电控的阀门,也可以是手动开启的窗户。蓄水腔室2内存有水,且蓄水腔室2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补水孔22,补水孔22的高度低于蓄水腔室2与进风通道3以及出风通道4的连通口最高高度,蓄水腔室2内水位之上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23。当蓄水腔室2内水量不足时可以通过补水孔22连接水管进行补水;当雨天时补水孔22可以将多余的水排出,避免蓄水腔室2内水位过高影响通风。当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为避免外界空气直接从补水孔22中进入蓄水腔室2,补水孔22通过一个可拆卸的塞盖进行封堵。为提升通风时空气的温度且提升通风效率,出风通道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42。通过加热装置42对出风通道4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并从出风口41中送入房体1内,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通道3进入蓄水腔室2,再进入出风通道4内进行补充,提升了出风口41的出风温度且提升了通风效率。加热装置42可以设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1)、设置在房体(1)底部的蓄水腔室(2)以及分别设置在房体(1)两侧的进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所述出风通道(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42),所述进风通道(3)顶部具有供外界空气进入的进风口(31),所述出风通道(4)具有连通于房体(1)侧壁上部位置的出风口(41);所述房体(1)内的远离出风通道(4)一侧的顶部位置开设有与供房体(1)内空气排出的排风口(11);所述进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的两端分别与蓄水腔室(2)连通,所述蓄水腔室(2)内设置有对房体(1)进行支撑的支撑件(21),且所述蓄水腔室(2)内水位之上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23);所述房体(1)内的底部位置设置有花卉种植单元(12),所述花卉种植单元(12)具有若干向下穿设至蓄水腔室(2)内的吸水棉绳(121),所述吸水棉绳(121)下端浸入蓄水腔室(2)内的水中,吸水棉绳(121)的中部位于气流通道(23)之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1)、设置在房体(1)底部的蓄水腔室(2)以及分别设置在房体(1)两侧的进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所述出风通道(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42),所述进风通道(3)顶部具有供外界空气进入的进风口(31),所述出风通道(4)具有连通于房体(1)侧壁上部位置的出风口(41);所述房体(1)内的远离出风通道(4)一侧的顶部位置开设有与供房体(1)内空气排出的排风口(11);所述进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的两端分别与蓄水腔室(2)连通,所述蓄水腔室(2)内设置有对房体(1)进行支撑的支撑件(21),且所述蓄水腔室(2)内水位之上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23);所述房体(1)内的底部位置设置有花卉种植单元(12),所述花卉种植单元(12)具有若干向下穿设至蓄水腔室(2)内的吸水棉绳(121),所述吸水棉绳(121)下端浸入蓄水腔室(2)内的水中,吸水棉绳(121)的中部位于气流通道(23)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1)为在蓄水腔室(2)内平行交错设置的若干支撑隔板(211),所述支撑隔板(211)与蓄水腔室(2)的一侧壁相抵,且与相对的另一侧侧壁之间存在间距,气流通道(23)通过若干支撑隔板(211)围挡形成来回弯折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支撑隔板(211)之间还设置有平行交错设置的若干延伸隔板(212),所述延伸隔板(212)与其中一个支撑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华吴孝彬王希斌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融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