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880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包括飞行器主体,机盖,无线发射模块,无人机电池,探测头固定架结构,光缆检测探头,定位环,探测头防护架结构,支撑臂,支撑腿,马达和飞行器旋翼,所述的机盖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的上部;所述的无线发射模块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无人机电池分别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的内部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弹性片85和防护圈86的设置,有利于在光缆检测探头6移动时对光缆检测探头6起到防护效果,防止光缆检测探头6在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障碍物,导致光缆检测探头6损坏,从而提高对光缆检测探头6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
本技术属于通信维修设备
,尤其涉及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光缆(opticalfibercable)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但是,现有的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还存在着探测头容易出现损坏、不方便对探测头进行拆卸和对设备维护时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探测头容易出现损坏、不方便对探测头进行拆卸和对设备维护时成本较高的问题。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包括飞行器主体,机盖,无线发射模块,无人机电池,探测头固定架结构,光缆检测探头,定位环,探测头防护架结构,支撑臂,支撑腿,马达和飞行器旋翼,所述的机盖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的上部;所述的无线发射模块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无人机电池分别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探测头固定架结构安装在飞行器主体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光缆检测探头设置在飞行器主体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环胶接在光缆检测探头的外侧上部;所述的探测头防护架结构安装在飞行器主体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臂分别螺栓连接在飞行器主体的外侧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腿螺栓连接在支撑臂的下部;所述的马达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臂远离飞行器主体的一侧;所述的飞行器旋翼的下部与马达的输出轴螺钉连接;所述的探测头防护架结构包括固定环,橡胶圈,滑槽,L型固定架,弹性片和防护圈,所述的橡胶圈胶接在固定环的上部;所述的滑槽分别开设在固定环的内侧前后两端;所述的L型固定架分别设置在固定环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弹性片分别焊接在固定环的下部四周位置;所述的防护圈螺钉连接在弹性片的下部。优选的,所述的探测头固定架结构包括固定管,主弹簧片,辅助弹簧片,橡胶卡块,连接管和定位槽,所述的主弹簧片的下部分别螺钉连接在固定管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辅助弹簧片分别螺钉连接在固定管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橡胶卡块分别胶接在主弹簧片的内侧;所述的连接管插接在固定管的内侧;所述的定位槽分别开设在连接管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L型固定架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架分别对称设置在光缆检测探头的上部左右两侧,并且上部与飞行器主体的下部焊接。优选的,所述的橡胶圈的上部与飞行器主体的下部紧密贴合,所述的定位环设置在L型固定架的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光缆检测探头贯穿防护圈插接在固定环的内侧,并且上部与连接管的下部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管的下部镶嵌在飞行器主体的内侧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辅助弹簧片设置在固定管和主弹簧片之间。优选的,所述的橡胶卡块插接在定位槽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的飞行器主体的下部左侧镶嵌有按钮开关,所述的飞行器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按钮开关、控制电路板、无线发射模块、光缆检测探头和马达分别与无人机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光缆检测探头具体采用型号为NK3000的探头,所述的无线发射模块具体采用型号为JF24D-TX的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弹性片85和防护圈86的设置,有利于在光缆检测探头6移动时对光缆检测探头6起到防护效果,防止光缆检测探头6在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障碍物,导致光缆检测探头6损坏,从而提高对光缆检测探头6的防护效果。2.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环81、滑槽83和L型固定架84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对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内部的零件进行维护,进而降低该设备的维护成本。3.本技术中,所述的橡胶圈82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固定环81与飞行器主体1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固定环81施加向下的推力,进而使固定环81、飞行器主体1与L型固定架84连接更加紧密,防止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掉落。4.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管51、主弹簧片52和连接管55和的设置,有利于将光缆检测探头6固定在飞行器主体1的下部,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光缆检测探头6进行拆卸,进而方便对光缆检测探头6进行维修或维护。5.本技术中,所述的橡胶卡块54和定位槽56的设置,有利于对连接管55在固定管51内侧的位置进行定位,防止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连接管55在固定管51的内侧滑落。6.本技术中,所述的辅助弹簧片53的设置,有利于向主弹簧片52的上部施加弹力,防止长时间拨动主弹簧片52,导致主弹簧片52弹力减小,容易影响对连接管55的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探测头防护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探测头固定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飞行器主体;2、机盖;3、无线发射模块;4、无人机电池;5、探测头固定架结构;51、固定管;52、主弹簧片;53、辅助弹簧片;54、橡胶卡块;55、连接管;56、定位槽;6、光缆检测探头;7、定位环;8、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1、固定环;82、橡胶圈;83、滑槽;84、L型固定架;85、弹性片;86、防护圈;9、支撑臂;10、支撑腿;11、马达;12、飞行器旋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包括飞行器主体1,机盖2,无线发射模块3,无人机电池4,探测头固定架结构5,光缆检测探头6,定位环7,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支撑臂9,支撑腿10,马达11和飞行器旋翼12,所述的机盖2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上部;所述的无线发射模块3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无人机电池4分别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探测头固定架结构5安装在飞行器主体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光缆检测探头6设置在飞行器主体1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环7胶接在光缆检测探头6的外侧上部;所述的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安装在飞行器主体1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臂9分别螺栓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外侧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腿10螺栓连接在支撑臂9的下部;所述的马达11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臂9远离飞行器主体1的一侧;所述的飞行器旋翼12的下部与马达11的输出轴螺钉连接;所述的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包括固定环81,橡胶圈82,滑槽83,L型固定架84,弹性片85和防护圈86,所述的橡胶圈82胶接在固定环81的上部;所述的滑槽83分别开设在固定环81的内侧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包括飞行器主体(1),机盖(2),无线发射模块(3),无人机电池(4),探测头固定架结构(5),光缆检测探头(6),定位环(7),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支撑臂(9),支撑腿(10),马达(11)和飞行器旋翼(12),所述的机盖(2)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上部;所述的无线发射模块(3)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无人机电池(4)分别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探测头固定架结构(5)安装在飞行器主体(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光缆检测探头(6)设置在飞行器主体(1)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环(7)胶接在光缆检测探头(6)的外侧上部;所述的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安装在飞行器主体(1)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臂(9)分别螺栓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外侧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腿(10)螺栓连接在支撑臂(9)的下部;所述的马达(11)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臂(9)远离飞行器主体(1)的一侧;所述的飞行器旋翼(12)的下部与马达(11)的输出轴螺钉连接;所述的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包括固定环(81),橡胶圈(82),滑槽(83),L型固定架(84),弹性片(85)和防护圈(86),所述的橡胶圈(82)胶接在固定环(81)的上部;所述的滑槽(83)分别开设在固定环(81)的内侧前后两端;所述的L型固定架(84)分别设置在固定环(8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弹性片(85)分别焊接在固定环(81)的下部四周位置;所述的防护圈(86)螺钉连接在弹性片(85)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包括飞行器主体(1),机盖(2),无线发射模块(3),无人机电池(4),探测头固定架结构(5),光缆检测探头(6),定位环(7),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支撑臂(9),支撑腿(10),马达(11)和飞行器旋翼(12),所述的机盖(2)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上部;所述的无线发射模块(3)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无人机电池(4)分别螺钉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探测头固定架结构(5)安装在飞行器主体(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光缆检测探头(6)设置在飞行器主体(1)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环(7)胶接在光缆检测探头(6)的外侧上部;所述的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安装在飞行器主体(1)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臂(9)分别螺栓连接在飞行器主体(1)的外侧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腿(10)螺栓连接在支撑臂(9)的下部;所述的马达(11)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臂(9)远离飞行器主体(1)的一侧;所述的飞行器旋翼(12)的下部与马达(11)的输出轴螺钉连接;所述的探测头防护架结构(8)包括固定环(81),橡胶圈(82),滑槽(83),L型固定架(84),弹性片(85)和防护圈(86),所述的橡胶圈(82)胶接在固定环(81)的上部;所述的滑槽(83)分别开设在固定环(81)的内侧前后两端;所述的L型固定架(84)分别设置在固定环(8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弹性片(85)分别焊接在固定环(81)的下部四周位置;所述的防护圈(86)螺钉连接在弹性片(85)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头固定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燕鹏项洪印郭以贺彭政军于岩王伟朋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昂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