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77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包括:安装部和转子轴,转子轴上安装有多个电触片,多个电触片呈圆周状安装在转子轴上,外接电源通过碳刷和电触片与电触片电连接。碳刷包括:中间部和扩展部,扩展部由中间部向转子轴两侧延展,碳刷通过扩展部与中间部两侧的电触片部分接触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中的碳刷分为中间部和扩展部,扩展部由中间部向转子轴的两侧延伸,碳刷通过中间部与扩展部与电触片电连接,扩展部增加碳刷与电触片的接触面积,避免碳刷与电触片的接触面积小,电机通电工作产生电流噪音,影响电机及电动厨具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厨具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厨具诸如揉面机、打蛋器等,通过电机带动部件旋转或往复运动,实现了机械代替手工操作的目的,增加了食品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然而在电动厨具的具体使用过程中,电机噪音往往是影响使用电动厨具的最大问题,电动厨具内电机的体积小,扭矩要求高,因而要求电机碳刷与电触片之间需通过较高的电流以保证转子的输出扭矩。然而碳刷与电触片的电流过高,碳刷与电触片的接触面积小,因而电流在电触片上的电流密度大,会产生电流噪音,影响电机在厨具上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厨具内部电机电流引发的噪声过大,影响厨具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减小电流噪音的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上安装有第一线架和多个电触片,多个所述电触片呈圆周状安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第一线架上安装有转子线圈,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电触片对转子线圈供电;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相对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线架,所述第一线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并位于所述第二线架之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相对两侧,所述电触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中;碳刷,所述碳刷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碳刷包括:中间部和扩展部,所述碳刷通过所述中间部与至多两个所述电触片电连接,所述扩展部由所述中间部向所述转子轴两侧延展,所述碳刷通过所述扩展部与所述中间部两侧的电触片部分接触并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子轴沿第一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所述扩展部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两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进一步的,所述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面向所述安装部一侧;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电触片安装在所述通孔中,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通孔两侧设置有安装盒,所述碳刷固定在所述安装盒中;所述安装盒包括中间腔和位于所述中间腔两侧并与所述中间腔连通的侧腔,所述中间部安装在所述中间腔中,所述扩展部安装在所述侧腔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连接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转子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线架和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转子轴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转子轴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转子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旋转。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所述安装部内壁相对两侧的固定柱,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斜孔和位于所述支撑板一端的耳板;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耳板倾斜设置;所述耳板贴靠安装在所述安装部,螺栓穿过所述耳板并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中,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耳板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螺丝刀通过所述斜孔拆卸或安装固定在所述耳板上的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中的碳刷分为中间部和扩展部,所述扩展部由所述中间部向所述转子轴的两侧延伸,所述碳刷通过所述中间部与所述扩展部与电触片电连接,所述扩展部增加所述碳刷与所述电触片的接触面积,避免碳刷与电触片的接触面积小,电机通电工作产生电流噪音,影响电机及电动厨具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碳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以碳刷为主视角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一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第一支架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第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安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公开一种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包括:转子轴2,所述转子轴2用于对外输出做功。所述转子轴2上安装有第一线架22和多个电触片21,多个所述电触片21呈圆周状安装在所述转子轴2上,所述第一线架22上安装有转子线圈(图示中第一线架22上未缠绕转子线圈),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电触片21对转子线圈供电。转子线圈内通入电流后,转子线圈即在磁场的作用下驱动转子轴2旋转一定角度,转子轴2旋转带动电触片21运动,与外接电源连接的电触片21不同,转子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不同,即驱使转子轴2持续延一个方向旋转。安装部1,所述安装部1相对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线架11,所述第一线架22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中并位于所述第二线架11之间。所述的安装部1为定子结构,第二线架11上安装的线圈为定子线圈,定子线圈内通入电流,使定子线圈之间产生磁场,驱动转子轴2旋转。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3和所述第二支架4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相对两侧,所述电触片2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3中。所述第一支架3和所述第二支架4用于固定转子轴2和安装部1内部结构,避免线圈脱离第一线架22或第二线架11,同时确保所述第一线架22稳定固定在所述第二线架11中,并且所述转子轴2上安装的所述电触片2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3中。碳刷5,所述碳刷5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所述碳刷5包括:中间部51和扩展部52,所述碳刷5通过所述中间部51与至多两个所述电触片21电连接,所述扩展部52由所述中间部51向所述转子轴2两侧延展,所述碳刷5通过所述扩展部52与所述中间部51两侧的电触片21部分接触并电连接。本技术所述的电刷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一端贴靠在所述电触片21上,所述碳刷5的所述扩展部52位于所述中间部51的两侧,且所述扩展部52由所述中间部51向所述转子轴2两侧延展。在不考虑所述扩展部52时,所述中间部51与所述电触片21接触时,至多与两个所述电触片21电连接,在转子轴2旋转时,与中间部51接触的电触片21不断改变,第一线架22上的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呈周期性变化,转子轴2旋转。扩展部52与原通电电触片21两侧的电触片21接触,扩大了所述碳刷5与所述电触片21的接触面积与数量,优选的,所述碳刷5与所述电触片21的最大接触数量在2个电触片21至3个电触片21之间(即所述中间部51接触2个电触片21时,所述扩展部52接触电触片21的总面积小于1)。在电机通电运行时,碳刷5与电机的接触面积越小,碳刷5与电触片21之间电流密度越大,产生的电磁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包括:/n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上安装有第一线架和多个电触片,多个所述电触片呈圆周状安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第一线架上安装有转子线圈,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电触片对转子线圈供电;/n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相对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线架,所述第一线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并位于所述第二线架之间;/n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相对两侧,所述电触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中;/n碳刷,所述碳刷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碳刷包括:中间部和扩展部,所述碳刷通过所述中间部与至多两个所述电触片电连接,所述扩展部由所述中间部向所述转子轴两侧延展,所述碳刷通过所述扩展部与所述中间部两侧的电触片部分接触并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包括:
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上安装有第一线架和多个电触片,多个所述电触片呈圆周状安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第一线架上安装有转子线圈,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电触片对转子线圈供电;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相对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线架,所述第一线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并位于所述第二线架之间;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相对两侧,所述电触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中;
碳刷,所述碳刷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碳刷包括:中间部和扩展部,所述碳刷通过所述中间部与至多两个所述电触片电连接,所述扩展部由所述中间部向所述转子轴两侧延展,所述碳刷通过所述扩展部与所述中间部两侧的电触片部分接触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沿第一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所述扩展部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两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噪音的电机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面向所述安装部一侧;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电触片安装在所述通孔中,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通孔两侧设置有安装盒,所述碳刷固定在所述安装盒中;
所述安装盒包括中间腔和位于所述中间腔两侧并与所述中间腔连通的侧腔,所述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竞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凯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