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式电感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61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式电感线圈,包括线圈、骨架及限位组件。线圈缠绕于骨架上。骨架内部开设有冷却液腔,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入管与输出管,输入管与冷却液腔的一端连通,输出管与冷却液腔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液腔为螺旋管线形腔道。限位组件包括若干限位端粒。各限位端粒分别与骨架连接,各限位端粒沿骨架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线圈形成有若干等距的节距,每一限位端粒位于一节距中,各限位端粒的两侧分别与线圈抵接。各限位端粒内开设有储液腔,各储液腔分别与冷却液腔连通。上述液冷式电感线圈提升了对线圈的降温效率,改善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式电感线圈
本技术涉及电感线圈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式电感线圈。
技术介绍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的其他导线产生的作用,叫做“互感”。电感线圈具有“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然而,对于目前的电感线圈,其冷却方式大都是采用风冷或者是自然冷却,使得散热效果并非十分理想。电感线圈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会使电感线圈电阻也随之增加。因此,亟需提升电感线圈的散热性能,以保障电感线圈的安全有效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散热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冷式电感线圈。一种液冷式电感线圈,该液冷式电感线圈包括:线圈、骨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骨架内部开设有冷却液腔,所述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入管与输出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冷却液腔的一端连通,所述输出管与所述冷却液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液腔为螺旋管线形腔道。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若干限位端粒。各所述限位端粒分别与所述骨架连接,各所述限位端粒沿所述骨架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所述线圈形成有若干等距的节距,每一所述限位端粒位于一所述节距中,各所述限位端粒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线圈抵接。各所述限位端粒内开设有储液腔,各所述储液腔分别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若干所述限位组件,各所述限位组件环绕所述骨架的圆周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端粒呈半椭球形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为半椭球形腔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架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环片,所述第一限位环片与所述线圈的一端部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环片开设有若干第一减重槽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重槽口为圆形槽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架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环片,所述第二限位环片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部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环片开设有若干第二减重槽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重槽口为圆形槽口。上述液冷式电感线圈,通过骨架支撑线圈,线圈所产生的热量将向骨架传导。在外部驱动泵的作用下,冷却液通过输入管进入冷却液腔中,并从输出管流出,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以带走线圈所产生的热量,加快线圈的降温速度。冷却液腔为螺旋管线形腔道,使得冷却液的流动能带走更多的热量,提升了冷却液与线圈之间热量交互的有效性,提升了对冷却液的有效利用率。通过限位端粒提升线圈的缠绕便利性,便于用户将线圈间隔缠绕在骨架上。间隔缠绕时线圈的相邻圈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从而使得线圈有较高的Q值,分布电容小,比较稳定。另外,冷却液腔内的冷却液会流动至各限位端粒中的储液腔,从而利于对线圈进行降温散热,提升散热效果。该液冷式电感线圈提升了对线圈的降温效率,改善了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式电感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式电感线圈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式电感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式电感线圈10,该液冷式电感线圈10包括:线圈100、骨架200以及限位组件300。线圈100缠绕于骨架200上。骨架200内部开设有冷却液腔210,骨架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入管220与输出管230,输入管220与冷却液腔210的一端连通,输出管230与冷却液腔210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液腔210为螺旋管线形腔道。限位组件300包括若干限位端粒310。各限位端粒310分别与骨架200连接,各限位端粒310沿骨架200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线圈100形成有若干等距的节距,每一限位端粒310位于一节距中,各限位端粒310的两侧分别与线圈100抵接。各限位端粒310内开设有储液腔311,各储液腔311分别与冷却液腔210连通。上述液冷式电感线圈10,通过骨架200支撑线圈100,线圈100所产生的热量将向骨架200传导。在外部驱动泵的作用下,冷却液通过输入管220进入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式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骨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骨架内部开设有冷却液腔,所述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入管与输出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冷却液腔的一端连通,所述输出管与所述冷却液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液腔为螺旋管线形腔道;/n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若干限位端粒;各所述限位端粒分别与所述骨架连接,各所述限位端粒沿所述骨架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所述线圈形成有若干等距的节距,每一所述限位端粒位于一所述节距中,各所述限位端粒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线圈抵接;各所述限位端粒内开设有储液腔,各所述储液腔分别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式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骨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骨架内部开设有冷却液腔,所述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入管与输出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冷却液腔的一端连通,所述输出管与所述冷却液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液腔为螺旋管线形腔道;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若干限位端粒;各所述限位端粒分别与所述骨架连接,各所述限位端粒沿所述骨架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所述线圈形成有若干等距的节距,每一所述限位端粒位于一所述节距中,各所述限位端粒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线圈抵接;各所述限位端粒内开设有储液腔,各所述储液腔分别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设置若干所述限位组件,各所述限位组件环绕所述骨架的圆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粒呈半椭球形结构。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磁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