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盘套匹配度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32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离合器盘套匹配度检测工装,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于底座上;第一固定板在相对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离合器模型,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离合器模型与第一固定板的接触面;第二固定板在对应离合器模型的位置贯穿有伸缩杆,伸缩杆在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放置盘且与离合器模型相对应;支撑座上设有报警器和控制器且固定于底座上,控制器用于控制伸缩杆动作;红外线传感器与报警器连接,当盘套与离合器模型紧密套合时,阻挡红外线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触发报警器报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检测离合器盘套的精度,且检测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器盘套匹配度检测工装
本技术属于检测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盘套匹配度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的常用部件,可将传动系统随时分离或接合。在应用中,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对离合器质量的基本要求有:接合平稳,分离迅速而彻底;调节和修理方便;外廓尺寸小;质量小;耐磨性好和有足够的散热能力。离合器的作用是将传动系统随时分离或接合,因此需要离合器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经常需要碰触离合器,因此离合器极易磨损,而影响与传动系统接合的平稳性,从而影响控制效果。目前为了防止离合器损坏,通常在离合器的外部固定有盘套,对离合器进行保护。然而,盘套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因精度不够导致成品出现瑕疵,会造成盘套不能够完全地套在离合器的外部,影响传动系统的工作。传统的盘套位置度检具,结构较为复杂,成本低廉,且不能够快速进行检测,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盘套匹配度检测工装,其能够快速检测离合器盘套的精度,且检测精度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离合器盘套匹配度检测工装,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支撑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于底座上;第一固定板在相对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离合器模型,而第一固定板的相邻侧则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离合器模型与第一固定板的接触面;第二固定板在对应离合器模型的位置贯穿有伸缩杆,伸缩杆在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放置盘,该放置盘与离合器模型相对应;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底座上;所述支撑座固定于底座上,支撑座上设有报警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伸缩杆连接,用于控制伸缩杆动作;红外线传感器与报警器连接,当盘套与离合器模型紧密套合时,阻挡红外线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触发报警器报警。上述支撑杆包括杆体及设于杆体顶端的套环,杆体的底部固定于底座上,伸缩杆穿套在套环中并与之固定连接。上述伸缩杆贯穿第二固定板的上部位置。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红外传感技术,能够准确测知盘套是否能与离合器模型紧密接触,测量精度高,且反应迅速;(2)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杆,能够将放置盘套的放置盘推向离合器模型,从而将盘套与离合器模型套接,测量完成后又能够很快回退,更换下一个盘套,检测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提高了检测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检测工装本体;2、底座;3、第一固定板;4、离合器模型;5、固定座;6、红外线传感器;7、第二固定板;8、伸缩杆;9、放置盘;10、支撑杆;11、支撑座;12、报警器;13、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合器盘套匹配度检测工装,包括检测工装本体1,检测工装本体1包括一个底座2,底座2顶端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3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离合器模型4,离合器模型4的一侧位于第一固定板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5,固定座5的一侧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6,第一固定板3的一侧位于底座2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7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活塞杆设置有放置盘9,伸缩杆8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0,底座2顶端一侧的边角设置有支撑座11,支撑座11的顶端分别设有报警器12和控制器1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板3的底端与底座2顶端一侧的边角固定连接,离合器模型4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板3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离合器模型4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板3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实现对盘套在离合器模型4的外部的位置度进行检测。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固定座5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3一侧的中部连接,红外线传感器6的一侧与固定座5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红外线传感器6的一侧与固定座5的一侧固定连接,使红外线传感器6对盘套的一侧进行感应检测。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固定板7的底端与底座2顶端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伸缩杆8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板7的顶端与放置盘9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通过伸缩杆8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板7的顶端与放置盘9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使其对放置在放置盘9内部的套盘推送到离合器模型4的外部。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伸缩杆8一端的外端面与支撑杆10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10的底端与底座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杆10的底端与底座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使伸缩杆8能固定在第二固定板7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报警器12和控制器13的底端均与底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座11的底端与底座2顶端一侧的边角固定连接,通过报警器12和控制器13的底端均与底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使支撑座11对报警器12和控制器13进行支撑、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伸缩杆8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红外线传感器6分别与报警器12和控制器13电性连接,通过伸缩杆8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使控制器13对伸缩杆8进行控制工作,通过红外线传感器6分别与报警器12和控制器13电性连接,若盘套的一侧触碰到红外线,则报警器12触发发出报警,视为合格成品,若报警器12未触发报警,则视为次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通过离合器模型4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板3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使其对盘套在离合器模型4的外部的位置度进行检测。通过设有的红外线传感器6的一侧与固定座5的一侧固定连接,使红外线传感器6对盘套的一侧进行感应检测;通过伸缩杆8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板7的顶端与放置盘9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使其对放置在放置盘9内部的盘套推送到离合器模型4的外部;通过伸缩杆8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使控制器13对伸缩杆8进行控制工作;通过红外线传感器6分别与报警器12和控制器13电性连接,若盘套的一侧触碰到红外线,则报警器12触发发出报警,视为合格成品,若报警器12未触发报警,则视为次品。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盘套匹配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支撑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于底座上;/n第一固定板在相对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离合器模型,而第一固定板的相邻侧则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离合器模型与第一固定板的接触面;/n第二固定板在对应离合器模型的位置贯穿有伸缩杆,伸缩杆在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放置盘,该放置盘与离合器模型相对应;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底座上;/n所述支撑座固定于底座上,支撑座上设有报警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伸缩杆连接,用于控制伸缩杆动作;红外线传感器与报警器连接,当盘套与离合器模型紧密套合时,阻挡红外线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触发报警器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盘套匹配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支撑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于底座上;
第一固定板在相对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离合器模型,而第一固定板的相邻侧则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朝向离合器模型与第一固定板的接触面;
第二固定板在对应离合器模型的位置贯穿有伸缩杆,伸缩杆在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放置盘,该放置盘与离合器模型相对应;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底座上;
所述支撑座固定于底座上,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彬吴燕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明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