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30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包括转炉和底座,所述转炉外侧呈环形阵列式连接安装有四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两个第一支架组成,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底端位于转炉两侧连接安装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均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红外测温仪,所述连接杆底部连接安装有第二固定架,所述转炉下料口两侧各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另一端均与第二固定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的感应转炉炉底外壁温度,并进行记录,可根据记录的编号找到对应区域进行检测和维修,十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转炉炼钢
,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转炉炼钢(convertersteelmaking)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转炉按耐火材料分为酸性和碱性,按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有顶吹、底吹和侧吹;按气体种类为分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碱性氧气顶吹和顶底复吹转炉由于其生产速度快、产量大,单炉产量高、成本低、投资少,为使用最普遍的炼钢设备。转炉主要用于生产碳钢、合金钢及铜和镍的冶炼。而转炉会由于长时间炼钢,对炉底产生侵蚀的情况,目前,国内炼钢企业都是通过出钢后倒炉,定期检测炉底耐材厚度的方式来判断炉底耐材受侵蚀状况。这种方式不能及时发现炉底耐材的侵蚀状况,也会增加人力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包括转炉和底座,所述转炉外侧呈环形阵列式连接安装有四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两个第一支架组成,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底端位于转炉两侧连接安装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均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红外测温仪,所述连接杆底部连接安装有第二固定架,所述转炉下料口两侧各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另一端均与第二固定架相连;所述底座一侧设有传输装置,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连接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顶端固定安装有蜂鸣器。优选的,所述红外测温仪通过同轴电缆与传输装置相连,能够将红外测温仪收集的数据传送至传输装置,由传输装置进行计算。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通过网线与显示屏连接,将传输装置的计算结果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能够让工人更直观的了解温度数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使用工业陶瓷材料,工业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热性好的特点,防止红外测温仪由于温度过高产生不必要的损坏。优选的,所述转炉、第一支架、第一固定架、连接杆、第二固定架、第二支架之间均使用焊接方式连接,能够使连接更加牢固,防止散架。优选的,所述红外测温仪根据方位分为A、B两大区,再根据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数字编号,根据编号能够更直观的显示转炉的炉底外壁具体部位的温度,方便找到问题。优选的,所述蜂鸣器为三色灯蜂鸣器,正常运行时显示绿色,停止使用时显示红色,温度过高产生报警时显示黄色并伴有报警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采用工业陶瓷,既能防止熔化,还可以隔热,防止红外测温仪由于温度过热产生损坏,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是为了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随着转炉转动而转动,使红外测温仪能够实时的感应炉底温度,红外测温仪负责检测炉底温度并通过同轴电缆传送至传输装置,传输装置负责计算由红外测温仪传送过来的数据,并通过网线传输至显示屏,显示屏负责把传输装置计算出的数据实时的显示在屏幕上,蜂鸣器则是为了在温度产生偏差时起到报警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中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中2的侧视图。图中:1转炉、2底座、3第一支架、4第一固定架、5连接杆、6红外测温仪、7第二固定架、8第二支架、9传输装置、10支撑杆、11显示屏、12蜂鸣器、13同轴电缆、14网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包括转炉1和底座2,转炉1外侧呈环形阵列式连接安装有四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由两个第一支架3组成,第一支架3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架4,第一固定架4底端位于转炉1两侧连接安装有两个连接杆5,连接杆5内均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红外测温仪6,连接杆5底部连接安装有第二固定架7,转炉1下料口两侧各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另一端均与第二固定架7相连;底座2一侧设有传输装置9,底座2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顶端连接安装有显示屏11,显示屏11顶端固定安装有蜂鸣器12。进一步的,红外测温仪6通过同轴电缆13与传输装置9相连,能够将红外测温仪6收集的数据传送至传输装置9,由传输装置9进行计算。进一步的,传输装置9通过网线14与显示屏11连接,将传输装置9的计算结果通过显示屏11显示出来,能够让工人更直观的了解温度数据。进一步的,第一支架3与第二支架8均使用工业陶瓷材料,工业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热性好的特点,防止红外测温仪6由于温度过高产生不必要的损坏。进一步的,转炉1、第一支架3、第一固定架4、连接杆5、第二固定架7、第二支架8之间均使用焊接方式连接,能够使连接更加牢固,防止散架。进一步的,红外测温仪6根据方位分为A、B两大区,再根据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数字编号,根据编号能够更直观的显示转炉1的炉底外壁具体部位的温度,方便找到问题。进一步的,蜂鸣器12为三色灯蜂鸣器,正常运行时显示绿色,停止使用时显示红色,温度过高产生报警时显示黄色并伴有报警声。工作原理:在转炉1进行炼钢时,随着转炉1转动带动第一固定架4与第二固定架7转动,打开红外测温仪6实时感应炉底温度,感应得到的温度数据由同轴电缆13传送至传输装置9,经过传输装置9计算通过网线14将数据传送至显示屏11,由显示屏11实时的将温度数据由屏幕显示出来,当温度发生异常时,蜂鸣器12由绿灯转为黄灯,并带有报警,同时显示屏11通过屏幕将异常数据所在区域记录下来,停止炼钢后,工作人员可根据标号找到对应的红外测温仪6,并对其所覆盖的区域进行检测和维修。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包括转炉(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1)外侧呈环形阵列式连接安装有四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两个第一支架(3)组成,所述第一支架(3)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架(4),所述第一固定架(4)底端位于转炉(1)两侧连接安装有两个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内均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红外测温仪(6),所述连接杆(5)底部连接安装有第二固定架(7),所述转炉(1)下料口两侧各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架(8),所述第二支架(8)另一端均与第二固定架(7)相连;/n所述底座(2)一侧设有传输装置(9),所述底座(2)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顶端连接安装有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顶端固定安装有蜂鸣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炉底外壁温度监测装置,包括转炉(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1)外侧呈环形阵列式连接安装有四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两个第一支架(3)组成,所述第一支架(3)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架(4),所述第一固定架(4)底端位于转炉(1)两侧连接安装有两个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内均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红外测温仪(6),所述连接杆(5)底部连接安装有第二固定架(7),所述转炉(1)下料口两侧各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架(8),所述第二支架(8)另一端均与第二固定架(7)相连;
所述底座(2)一侧设有传输装置(9),所述底座(2)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顶端连接安装有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顶端固定安装有蜂鸣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辉曹喜军韩报明谢玉宽杜雪飞马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