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21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包括上极限触碰杆(1)、角度调整杆(4)、下极限拨叉(8)、导杆(11)和复位弹簧(7),角度调整杆(4)的两端为直棱柱结构,且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分别套设在角度调整杆(4)两端部,下极限拨叉(8)一端设置有U形槽,复位弹簧(7)套设在导杆(11)上,导杆(11)一端卡入U形槽内,且导杆(11)与角度调整杆(4)垂直设置。本装置通过将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错开设置,使得可安装在执行机构极限不在同一水平面。解决现有推板炉窑出炉传统的行程极限触碰下方行程极限安装空间狭窄,易被挤压损坏,影响连续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属于极限触碰装置

技术介绍
推板窑又称推板炉或推板式隧道窑,是一种对常用的对氧化钒等材料进行煅烧和热处理的全密封式的连续循环设备。循环推进机构采用全液压系统,PLC程序控制。工作时,把待烧产品摆放在推板窑具上,由液压推进系统按照煅烧工艺要求间隔一定时间将推板和产品推入炉窑。推板炉窑出炉传统的行程极限触碰装置采用的是单独行程极限触碰,虽然具有触碰极限发出信号指令的作用,但存在下方行程极限安装空间狭窄,易被挤压损坏,导致勾板极限触碰失效,备件更换频繁的先天缺陷,造成循环停止故障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推板炉窑为连续性工作,过程不能停窑,因此要求勾板行程极限触碰装置使用时必须可靠性高,便于调节且调节触碰精准,确保推板窑执行机构在PLC控制系统下推板循环运行高效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推板炉窑出炉传统的行程极限触碰装置采用的是单独行程极限触碰,存在下方行程极限安装空间狭窄,易被挤压损坏,导致勾板极限触碰失效,影响连续生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包括上极限触碰杆、角度调整杆、下极限拨叉、导杆和复位弹簧,所述角度调整杆的两端为直棱柱结构,上极限触碰杆和下极限拨叉的一端设置有适配的通孔,且上极限触碰杆和下极限拨叉分别套设在角度调整杆两端部,且下极限拨叉与角度调整杆不脱落,下极限拨叉远离通孔端设置有U形槽,复位弹簧套设在导杆上,导杆一端卡入U形槽内,且导杆与角度调整杆垂直设置。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设置在角度调整杆的中部,并与角度调整杆转动连接。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角度调整杆中部设置有轴肩,轴肩的两侧设置有转向轴承,固定套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开口端设置有密封盖,固定套底面开设有通孔,固定套套设在角度调整杆上,且下端通过密封盖密封。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上极限触碰杆远离角度调整杆的端部设置有上极限滚轮。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上极限滚轮与角度调整杆轴线垂直。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复位弹簧固定板,所述复位弹簧固定板设置在导杆远离下极限拨叉的一端,并与导杆垂直设置。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下锁紧螺母和上锁紧螺母,所述角度调整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螺纹,且下锁紧螺母位于下极限拨叉的外侧,上锁紧螺母位于上极限触碰杆的外侧,并分别与角度调整杆的端部螺纹连接。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角度调整杆的端部的直棱柱截面形状的边数为4至12边形。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所述角度调整杆的端部的直棱柱截面为正八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较以前的单独行程极限触碰或其它机构相比先进可靠,操作简易,构思巧妙,空间布局合理,极限触碰精准且造价便宜。本装置为双道推板炉窑企业自动循环的稳定性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各式封闭式炉窑的有效作业率,为高效、高质、错层可调角度触碰各种行程极限的有效发讯提供了广泛前景。在推板炉窑执行机构自动循环,行程极限得电过程中,确保极限给下个动作提供稳定的电控信号,实现推板窑执行机构运行平稳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是上极限触碰杆,2是上极限滚轮,3是上锁紧螺母,4是角度调整杆,5是转向轴承,6是固定套,7是复位弹簧,8是下极限拨叉,9是下锁紧螺母,10是复位弹簧固定板,11是导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包括上极限触碰杆1、角度调整杆4、下极限拨叉8、导杆11和复位弹簧7,所述角度调整杆4的两端为直棱柱结构,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的一端设置有适配的通孔,且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分别套设在角度调整杆4两端部,且下极限拨叉8与角度调整杆4不脱落,下极限拨叉8远离通孔端设置有U形槽,复位弹簧7套设在导杆11上,导杆11一端卡入U形槽内,且导杆11与角度调整杆4垂直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角度调整杆4应为柱状结构,且两端部为直棱柱状,使得角度调整杆4的端部为台阶状结构,也即是端部的尺寸小于中部的尺寸。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的一端设置有适配的通孔,使得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套在角度调整杆4上后只能沿角度调整杆4轴向运动,且角度调整杆4两端部的直棱柱截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实际使用时可优选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错开设置且两者的夹角能保持45°即可。实际使用时,由于角度调整杆4竖直设置,故上极限触碰杆1直接套在角度调整杆4上可始终保持与角度调整杆4的端部接触,而下极限拨叉8设置在角度调整杆4的下端,由于正常工作时,下极限拨叉8会跟随角度调整杆4转动,故下极限拨叉8应不与角度调整杆4脱落即可,实际可通过限位装置来保持下极限拨叉8与角度调整杆4不脱开,也即是下极限拨叉8始终套设在角度调整杆4的端部即可,使得转动上极限触碰杆1可使得角度调整杆4和下极限拨叉8跟随转动相同角度。进一步在下极限拨叉8远离通孔端设置有U形槽,复位弹簧7套设在导杆11上,导杆11一端卡入U形槽内,且导杆11与角度调整杆4垂直设置,使得下极限拨叉8可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反向旋转实现复位,实际使用时可将导杆11远离下极限拨叉8一端设置挡块防止复位弹簧7脱离导杆11,并将角度调整杆4的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即可或将导杆11远离下极限拨叉8一端与机架固定或既将角度调整杆4的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又将导杆11远离下极限拨叉8一端与机架固定。为了方便与导杆11连接,故下极限拨叉8远离通孔端设置有U形槽,复位弹簧7套设在导杆11上,导杆11一端卡入U形槽内,且导杆11与角度调整杆4垂直设置,也即是U形槽宽度方向应与下极限拨叉8端部的通孔方向平行设置即可。实际现场安装是:在窑尾出炉油缸在相对应的推板窑尾部安装有推板前行到位的交叉、错层可调式推板窑行程极限触碰装置,通过出炉油缸推动推板触碰上极限滚轮2,通过转向轴承5、角度调整杆4和下极限拨叉8,从而推动装置的下方交叉、错层的可调式行程极限拨杆,触碰窑尾勾板油缸的行程开关,达到出炉推板推进到位后,下方勾板油缸得电连续循环作业的作用。同时勾板油缸通过上极限滚轮2,平滑的把推板勾至下料区域后,该装置在下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准备给下个动作提供电控信号。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设置在角度调整杆4的中部,并与角度调整杆4转动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方便与机架连接,本装置优选还包括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设置在角度调整杆4的中部,并与角度调整杆4转动连接,实际使用时,将固定套6直接焊接在机架上即可。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角度调整杆动4中部设置有轴肩,轴肩的两侧设置有转向轴承5,固定套6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开口端设置有密封盖,固定套6底面开设有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极限触碰杆(1)、角度调整杆(4)、下极限拨叉(8)、导杆(11)和复位弹簧(7),所述角度调整杆(4)的两端为直棱柱结构,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的一端设置有适配的通孔,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分别套设在角度调整杆(4)两端部,且下极限拨叉(8)与角度调整杆(4)不脱落,下极限拨叉(8)远离通孔端设置有U形槽,复位弹簧(7)套设在导杆(11)上,导杆(11)一端卡入U形槽内,且导杆(11)与角度调整杆(4)垂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极限触碰杆(1)、角度调整杆(4)、下极限拨叉(8)、导杆(11)和复位弹簧(7),所述角度调整杆(4)的两端为直棱柱结构,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的一端设置有适配的通孔,上极限触碰杆(1)和下极限拨叉(8)分别套设在角度调整杆(4)两端部,且下极限拨叉(8)与角度调整杆(4)不脱落,下极限拨叉(8)远离通孔端设置有U形槽,复位弹簧(7)套设在导杆(11)上,导杆(11)一端卡入U形槽内,且导杆(11)与角度调整杆(4)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设置在角度调整杆(4)的中部,并与角度调整杆(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所述的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极限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杆(4)中部设置有轴肩,轴肩的两侧设置有转向轴承(5),固定套(6)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开口端设置有密封盖,固定套(6)底面开设有通孔,固定套(6)套设在角度调整杆(4)上,且下端通过密封盖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错层可调式行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凯舰杜军生邓晓飞付文张德明刘思怡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