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21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包括梭式窑本体、热能交换机和伺服电机,所述梭式窑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梭式窑本体的底端装设有滑动支撑板,所述梭式窑本体的侧面装设有限位滑槽,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装设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装设有伺服电机,所述控制箱的正面装设有遮灰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热能交换机,通过热能交换机能够将梭式窑本体内含有热量的废气进行吸收,再通过热量传输管道能够使这些含有热量的废气在梭式窑本体内进行循环,通过该方式能够将废气余热进行利用,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能够使滑动轮进行转动,通过滑动轮的转动使得窑车本体能够完成自动的推拉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
本技术涉及梭式窑
,具体涉及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
技术介绍
窑炉是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化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加热的热工设备,梭式窑是一种以窑车做窑底的倒焰间歇式生产的热工设备,也称车底式倒焰窑。但由于间歇烧成,窑的蓄热损失和散热损失大,烟气温度高,热耗量较高,并且传统的梭式窑窑车在推来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工来操作,这样就导致工作效率低,并且会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包括梭式窑本体、热能交换机和伺服电机,所述梭式窑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梭式窑本体的底端装设有滑动支撑板,所述梭式窑本体的侧面装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隔板的顶端装设有热能交换机,且热能交换机的侧面装设有废气吸收管道,所述热能交换机的侧面装设有热量传输管道,且热量传输管道的正面装设有控制阀,所述梭式窑本体的内部装设有窑车本体,且窑车本体的侧面装设有限位滑块,所述窑车本体的底端装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底端装设有卡合槽,且卡合槽的内部装设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的侧面装设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表面装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控制箱的底端插设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底端装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装设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装设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控制箱的正面装设有遮灰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有热能交换机,通过热能交换机能够将梭式窑本体内含有热量的废气进行吸收,再通过热量传输管道能够使这些含有热量的废气在梭式窑本体内进行循环,通过该方式能够将废气余热进行利用,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能够使滑动轮进行转动,通过滑动轮的转动使得窑车本体能够完成自动的推拉过程,不仅增加了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限位滑槽的侧面开设有T形凹槽,且限位滑槽的侧面与限位滑块的侧面组成滑动式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方式能够使限位滑块在限位滑槽的侧面进行滑动。进一步,所述卡合槽的底端开设有矩形凹槽,且卡合槽的底端与滑动轮组成转动式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方式使得滑动轮能够进行转动,使窑车本体进行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顶端与第二锥形齿轮的侧面相啮合,且第一锥形齿轮的顶端与第二锥形齿轮的侧面组成转动式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方式能够使传动杆进行转动。进一步,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侧面与第四锥形齿轮的底端相啮合,且第三锥形齿轮的侧面与第四锥形齿轮的底端组成转动式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能够使传动轴进行转动。进一步,所述控制箱的正面为矩形结构,且控制箱的正面开设有六组圆弧形孔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方式能够将伺服电机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进一步,所述遮灰板为矩形结构,且遮灰板的背面与控制箱的正面呈四十五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方式能够有效防止大量的灰尘进入控制箱的内部,防止造成伺服电机的运作受到影响。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的窑车本体和控制箱结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梭式窑本体;101、隔板;102、滑动支撑板;103、限位滑槽;2、热能交换机;201、废气吸收管道;202、热量传输管道;203、控制阀;3、窑车本体;301、限位滑块;302、卡合槽;303、滑动轮;304、传动杆;305、第一锥形齿轮;4、控制箱;401、传动轴;402、第二锥形齿轮;403、伺服电机;404、第三锥形齿轮;405、第四锥形齿轮;406、遮灰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包括梭式窑本体1、热能交换机2和伺服电机403,梭式窑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01,梭式窑本体1的底端装设有滑动支撑板102,梭式窑本体1的侧面装设有限位滑槽103,隔板101的顶端装设有热能交换机2,热能交换机2的型号为K025-30,热能交换机2的侧面装设有废气吸收管道201,热能交换机2的侧面装设有热量传输管道202,且热量传输管道202的正面装设有控制阀203,梭式窑本体1的内部装设有窑车本体3,且窑车本体3的侧面装设有限位滑块301,窑车本体3的底端装设有控制箱4,控制箱4的底端装设有卡合槽302,且卡合槽302的内部装设有滑动轮303,滑动轮303的侧面装设有传动杆304,且传动杆304的表面装设有第一锥形齿轮305,控制箱4的底端插设有传动轴401,且传动轴401的底端装设有第二锥形齿轮402,传动轴401的顶端装设有第三锥形齿轮404,控制箱4的内部装设有伺服电机403,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包括梭式窑本体(1)、热能交换机(2)和伺服电机(403),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式窑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01),所述梭式窑本体(1)的底端装设有滑动支撑板(102),所述梭式窑本体(1)的侧面装设有限位滑槽(103),所述隔板(101)的顶端装设有热能交换机(2),且热能交换机(2)的侧面装设有废气吸收管道(201),所述热能交换机(2)的侧面装设有热量传输管道(202),且热量传输管道(202)的正面装设有控制阀(203),所述梭式窑本体(1)的内部装设有窑车本体(3),且窑车本体(3)的侧面装设有限位滑块(301),所述窑车本体(3)的底端装设有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的底端装设有卡合槽(302),且卡合槽(302)的内部装设有滑动轮(303),所述滑动轮(303)的侧面装设有传动杆(304),且传动杆(304)的表面装设有第一锥形齿轮(305),所述控制箱(4)的底端插设有传动轴(401),且传动轴(401)的底端装设有第二锥形齿轮(402),所述传动轴(401)的顶端装设有第三锥形齿轮(404),所述控制箱(4)的内部装设有伺服电机(403),且伺服电机(403)的输出轴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405),所述控制箱(4)的正面装设有遮灰板(4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陶瓷烧成梭式窑,包括梭式窑本体(1)、热能交换机(2)和伺服电机(403),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式窑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01),所述梭式窑本体(1)的底端装设有滑动支撑板(102),所述梭式窑本体(1)的侧面装设有限位滑槽(103),所述隔板(101)的顶端装设有热能交换机(2),且热能交换机(2)的侧面装设有废气吸收管道(201),所述热能交换机(2)的侧面装设有热量传输管道(202),且热量传输管道(202)的正面装设有控制阀(203),所述梭式窑本体(1)的内部装设有窑车本体(3),且窑车本体(3)的侧面装设有限位滑块(301),所述窑车本体(3)的底端装设有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的底端装设有卡合槽(302),且卡合槽(302)的内部装设有滑动轮(303),所述滑动轮(303)的侧面装设有传动杆(304),且传动杆(304)的表面装设有第一锥形齿轮(305),所述控制箱(4)的底端插设有传动轴(401),且传动轴(401)的底端装设有第二锥形齿轮(402),所述传动轴(401)的顶端装设有第三锥形齿轮(404),所述控制箱(4)的内部装设有伺服电机(403),且伺服电机(403)的输出轴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405),所述控制箱(4)的正面装设有遮灰板(4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四清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市华窑中博窑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