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前灯,包括发光组件、支架和底座,支架固定于底座上,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和竖直部,发光组件包括光源组件和反射板,反射板可调节地设置于与竖直部的末端,光源组件设置于弯曲部的末端,且使得光源组件朝向反射板。该镜前灯通过二次反射来照亮目标区域,此灯具的光非常柔和,而且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调整反射片角度来重点照亮某个区域,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开关或无线控制的方式调整色温,使用方便,并且该镜前灯的安装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前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并且特别涉及一种镜前灯。
技术介绍
镜前灯是由于背对室内主体光源,而照镜子时为了避免人物暗淡,色彩不明而增加在镜子上面或周围的辅助照明灯具。镜前灯一般是固定在镜子上面的照明灯,作用是照清照镜子的人,使照镜子的人更容易看清自己。因为浴室柜的镜子都是安装在墙面的,房间的灯都是安装在房顶中间位置的,所以当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的背是对着灯的,而我们的面容就会显得很暗淡,色彩不明,对我们的面部洗护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有了镜前灯,我们的面部就会很清晰,所以在安装浴室镜子的时候应该要安装镜前灯。目前市场上在售镜前灯产品造型老旧,大多是多年前的老产品,集成式的灯具出光都是直接照射出来,照射角度单一,让消费者体验不好,较为刺眼;且安装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镜前灯的照射角度单一、较为刺眼、安装体验不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镜前灯,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镜前灯,包括发光组件、支架和底座,支架固定于底座上,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和竖直部,发光组件包括光源组件和反射板,反射板可调节地设置于与竖直部的末端,光源组件设置于弯曲部的末端,且使得光源组件朝向反射板。利用支架的结构使得光源组件朝向反射板,并通过调节反射板的角度二次反射形成不同照明区域或照明效果的光,避免了光源直射人眼影响使用者体验。优选的,支架包括U型支架和反射板支架,光源组件固定设置于U型支架的一端,U型支架的另一端与反射板支架连接,反射板可调节地设置于反射板支架的末端。通过U型支架和反射板支架形成的进一步优选的,支架还包括扩展支架,多个U型支架分别固定于扩展支架上,多个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于U型支架和反射板支架上。通过扩展支架能够设置多组光源组件与反射板的结构,提高照明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支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用以将U型支架、扩展支架和反射板支架连接为一体。凭借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将便于各组光照结构的安装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支架为中空管状结构。中空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减轻了整体结构的重量,减小壁挂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供线路布设。进一步优选的,底座包括八卦板和底盘,八卦板上设置有至少2根安装螺栓,底盘上开设有对应数量和位置的安装孔。利用八卦板和底盘的配合能够稳定地将整个灯具固定于墙上。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底盘内,光源组件的控制线路穿过中空管状结构的支架与底盘内的驱动组件连接。进一步优选的,驱动组件内配置有远程控制装置。凭借远程控制装置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控制使用。进一步优选的,远程控制装置包括zigbee模块、wifi模块、BLE模块和Z-wave模块中的一个或其组合。多种远程控制模块的选择配置可以满足各种控制协议的使用。优选的,反射板为内凹的弧面结构,光源组件的光源朝向弧面结构的凹面。凭借该结构能够将光源有效的发散,避免照射角度单一以及刺眼的问题。本技术的镜前灯通过将光源组件和可调节的反射板分别固定在可扩展支架的两端通过反射板二次反射照亮目标区域,支架的可扩展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多组发光组件,并利用八卦板与底盘的配合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支架固定于墙壁或镜前,采用可调色温的光源结合多种无线或开关控制的方式方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色温或者照明亮度。附图说明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镜前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的镜前灯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的镜前灯的光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该附图形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其中可实践本技术的说明性具体实施例来示出。对此,参考描述的图的取向来使用方向术语,例如“顶”、“底”、“左”、“右”、“上”、“下”等。因为实施例的部件可被定位于若干不同取向中,为了图示的目的使用方向术语并且方向术语绝非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或可以做出逻辑改变,而不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当在限制的意义上被采用,并且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镜前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镜前灯包括支架1、底座2、光源组件3和反射板4。其中,支架1固定于底座2上,光源组件3与反射板4构成的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于支架1上并且反射板4为可调节结构,通过调节反射板4与光源组件3的不同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照明效果。下面结合图2中的爆炸图对该镜前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的镜前灯的爆炸图,如图2所示,支架1具体包括了U型支架11、反射板支架12、扩展支架13以及支架连接件14,光源组件3固定于U型支架11的一末端,优选的,光源组件3竖直向上固定于该末端,并且光源组件3通过透镜聚光以使得光能够有效地照射至反射板4上。U型支架11的另一末端与连接件14连接,连接件14为球形结构,其上开设有至少4个与U型支架11、反射板支架12或扩展支架13配合的连接孔,具体的配合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配合方式,在连接孔上设置与支架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还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等其他的配合连接方式,同样能够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U型支架11未设置光源组件3的一端与连接件14连接,同时,反射板支架12与连接件14上U型支架11相对的方向连接,形成U型支架12竖直方向上的延伸结构,反射板4可调节地设置于反射板支架12的末端,具体的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反射板4上的固定部以及反射板支架12将反射板4固定于反射板支架12上,并且反射板4可以绕螺栓旋转,进而实现反射板4的调节。可替代的,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调节结构,例如万向球的调节方式来设置反射板4,使其除上下调节角度之外还能通过翻转移动等调节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反射板4的可调节范围,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虽然图1和2中仅示出了三组光源组件3和反射板4通过U型支架11、反射板支架12、扩展支架13以及支架连接件14拼装形成的镜前灯结构,但应当认识到,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对具体的照明结构进行增减,利用多种支架的配合形成多组照明结构以获得不同的照明效果的镜前灯结构。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反射板4位于光源组件3的上方,且反射板4为内凹的弧面结构,内凹的一面与光源组件3相对,优选的,反射板4的旋转角度为40-180°,在反射板4旋转至40°时,反射板4与光源组件3抵触,在反射板4旋转至180°时,反射板4与墙面抵触。不同角度下反射板4能够在光源组件3的照射下形成不同程度和不同光照目标区域,消费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前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组件、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和竖直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组件和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可调节地设置于与所述竖直部的末端,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且使得所述光源组件朝向所述反射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前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组件、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和竖直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组件和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可调节地设置于与所述竖直部的末端,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且使得所述光源组件朝向所述反射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U型支架和反射板支架,所述光源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的一端,所述U型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射板支架连接,所述反射板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反射板支架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扩展支架,多个所述U型支架和所述反射板支架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扩展支架上,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和所述反射板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用以将所述U型支架、所述扩展支架和所述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坤,温晓良,陈巧榕,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灯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