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式齿轮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93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54
一种开式齿轮密封装置,属于开式齿轮密封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密封罩(4)一侧与罩壳(2)密封连接,另一侧与齿轮或齿圈密封连接,并将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罩设在内,导流环(3)设置在润滑腔内,导流环(3)为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环,导流环(3)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并在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形成迷宫密封。本开式齿轮密封装置解决了开式齿轮油漏油问题,杜绝了油脂污染,改善了现场环境,使用效果良好,优化了润滑方式,解决了开式齿轮油问题,改善了现场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式齿轮密封装置
一种开式齿轮密封装置,属于开式齿轮密封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水泥粉磨站的水泥磨传动齿轮多采用开式齿轮,由于密封方式简单,结构不合理等缺陷,齿轮密封性差,现场漏油严重,泄漏点致使粉尘等杂质混入齿轮内部,造成齿轮使用寿命降低,润滑油污染,现场环境恶劣,严重的还会造成齿轮损伤,造成停产,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随着环保形势的严峻,现场漏油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经分析,开式齿轮漏油的原因如下:水泥磨大齿圈润滑方式为飞溅润滑,密封方式为挡油环与毛毡密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润滑油温度的升高,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强,随着毛毡的塑性变形和润滑油浸透双重作用下,润滑油随着毛毡漏到大齿圈周边,齿圈的旋转将油脂甩到油池或水泥磨筒体及周边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保证对齿轮或齿圈的密封效果好,又能够避免罩壳与齿轮或齿圈之间漏油的开式齿轮密封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开式齿轮密封装置,包括罩设在齿轮或齿圈外的罩壳,罩壳的两侧分别与齿轮或齿圈的两个端面相连,并与齿轮或齿圈合围成润滑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罩以及导流环,密封罩一侧与罩壳密封连接,另一侧与齿轮或齿圈密封连接,并将罩壳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罩设在内,导流环设置在润滑腔内,导流环为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环,导流环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并在罩壳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形成迷宫密封。优选的,所述的罩壳为罩设在齿轮或齿圈外的圆环形,罩壳的截面为开口朝向齿轮或齿圈的槽型,罩壳与齿轮或齿圈同轴设置。罩壳的截面为槽型,既方便了罩壳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又能够保证在罩壳与齿轮或齿圈之间形成润滑腔。优选的,所述的罩壳的端部与齿轮或齿圈的对应侧之间设置有两个导流环,其中一个导流环的内侧与齿轮或齿圈相连,另一个导流环的外侧与罩壳相连,形成所述迷宫密封。两个导流环既能够对润滑油起到导流的作用,使润滑油流动至齿轮或齿圈上,两个导流环又能够形成迷宫密封,避免润滑油发生泄漏。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罩为与罩壳同轴设置的圆环形,密封罩的截面为开口朝向齿轮或齿圈端面的槽型,密封罩的一侧与罩壳的对应侧密封连接,另一侧与齿轮或齿圈可拆卸的连接,密封罩与齿轮或齿圈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的齿轮或齿圈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挡油环,罩壳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挡油环可拆卸的连接,且罩壳与对应侧的挡油环之间均设置有毛毡密封圈。优选的,每个所述的挡油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罩壳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密封环可拆卸的连接,毛毡密封圈设置在密封环与罩壳的对应侧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开式齿轮密封装置的罩壳随齿轮或齿圈同步转动,在齿轮或齿圈转动过程中,润滑油随着齿轮或齿圈的切线方向飞溅到罩壳外壁上,位于齿轮或齿圈上部时,在重力和导流环的作用下,润滑油反弹至齿轮或齿圈表面,并形成一个“圈流”润滑区域,补偿了飞溅润滑的不均匀性,当齿轮或齿圈转动至下部时,在重力作用下润滑油流到罩壳底部,若干导流环形成迷宫密封,形成第一道密封,罩壳与齿轮和齿圈的连接部为第二道密封,密封罩将罩壳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罩设在内,形成第三道密封,解决了开式齿轮油漏油问题,杜绝了油脂污染,改善了现场环境,使用效果良好,优化了润滑方式,解决了开式齿轮油问题,改善了现场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开式齿轮密封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中:1、挡油环2、罩壳3、导流环4、密封罩5、连接环6、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开式齿轮密封装置,包括罩设在齿轮或齿圈外的罩壳2,罩壳2的两侧分别与齿轮或齿圈的两个端面相连,并与齿轮或齿圈合围成润滑腔,还包括密封罩4以及导流环3,密封罩4一侧与罩壳2密封连接,另一侧与齿轮或齿圈密封连接,并将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罩设在内,导流环3设置在润滑腔内,导流环3为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环,导流环3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并在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形成迷宫密封。本开式齿轮密封装置的罩壳2随齿轮或齿圈同步转动,在齿轮或齿圈转动过程中,润滑油随着齿轮或齿圈的切线方向飞溅到罩壳2外壁上,位于齿轮或齿圈上部时,在重力和导流环3的作用下,润滑油反弹至齿轮或齿圈表面,并形成一个“圈流”润滑区域,补偿了飞溅润滑的不均匀性,当齿轮或齿圈转动至下部时,在重力作用下润滑油流到罩壳2底部,若干导流环3形成迷宫密封,形成第一道密封,罩壳2与齿轮和齿圈的连接部为第二道密封,密封罩4将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罩设在内,形成第三道密封,解决了开式齿轮油漏油问题,杜绝了油脂污染,改善了现场环境,使用效果良好,优化了润滑方式,解决了开式齿轮油问题,改善了现场环境。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具体的:如图1所示:罩壳2罩设在齿轮或齿圈外,在本实施例中,罩壳2罩设在齿圈外侧。环绕齿圈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挡油环1,挡油环1的外径与齿圈的外径相等,挡油环1与齿圈同轴设置,挡油环1与齿圈的对应侧贴合,并与齿圈的对应侧焊接,环绕挡油环1的内侧设置有向外的翻边,使挡油环1形成截面为横置的“L”形,翻边设置在挡油环1远离齿圈的一侧。每个挡油环1的外侧均设置有密封环6,密封环6环绕挡油环1的翻边设置,密封环6同轴套设在对应的挡油环1外侧,并与挡油环1的翻边之间焊接。罩壳2为圆环形,罩壳2的截面为开口朝向齿圈的槽型,罩壳2的内径大于齿圈的外径,罩壳2同轴套设在齿圈外,罩壳2的每一侧均与对应侧的密封环6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且罩壳2与对应侧的密封环6之间设置有毛毡密封圈。齿圈的侧部与罩壳2间隔设置,形成环绕齿圈设置的润滑腔。导流环3设置在润滑腔内,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环3设置在齿圈右侧的端面与罩壳2的对应侧之间,且导流环3同轴设置有两个。导流环3为沿靠近齿圈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且两个导流环3沿靠近齿圈轴线的方向并排设置,位于外侧的导流环3的外侧与罩壳2的对应侧焊接,位于内侧的导流环3的内侧与对应侧的挡油环1焊接。导流环3既能够使润滑油流至齿圈上,两个导流环3又能够形成迷宫密封。密封罩4设置在齿圈的右侧,密封罩4与齿圈同轴设置的环形,密封罩4的截面为开口朝向齿圈的槽型,密封罩4的下侧与罩壳2的对应侧焊接,上侧与齿圈可拆卸的连接。环绕齿圈的内壁设置有连接环5,连接环5与齿圈内壁焊接,环绕密封罩4的上侧设置有向下的翻边,密封罩4的翻边与连接环5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且密封罩4与连接环5的翻边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式齿轮密封装置,包括罩设在齿轮或齿圈外的罩壳(2),罩壳(2)的两侧分别与齿轮或齿圈的两个端面相连,并与齿轮或齿圈合围成润滑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罩(4)以及导流环(3),密封罩(4)一侧与罩壳(2)密封连接,另一侧与齿轮或齿圈密封连接,并将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罩设在内,导流环(3)设置在润滑腔内,导流环(3)为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环,导流环(3)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并在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形成迷宫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式齿轮密封装置,包括罩设在齿轮或齿圈外的罩壳(2),罩壳(2)的两侧分别与齿轮或齿圈的两个端面相连,并与齿轮或齿圈合围成润滑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罩(4)以及导流环(3),密封罩(4)一侧与罩壳(2)密封连接,另一侧与齿轮或齿圈密封连接,并将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罩设在内,导流环(3)设置在润滑腔内,导流环(3)为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环,导流环(3)沿靠近齿轮或齿圈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并在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的连接部形成迷宫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齿轮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2)为罩设在齿轮或齿圈外的圆环形,罩壳(2)的截面为开口朝向齿轮或齿圈的槽型,罩壳(2)与齿轮或齿圈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齿轮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2)的端部与齿轮或齿圈的对应侧之间设置有两个导流环(3),其中一个导流环(3)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明孙珂邓强岳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