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84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高温滤芯壳体和催化滤芯壳体均呈圆筒状且通过卡箍连接固定,高温滤芯壳体内安装有管道式高温滤芯,高温滤芯的中心轴线与高温滤芯壳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催化滤芯壳体内安装有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本申请采用管道式的高温滤芯,且高温滤芯的中心轴线与高温滤芯壳体的中心轴线垂直,管道式的高温滤芯的外表面与高温滤芯壳体的内腔接触面积大,尾气排放阻力小,不易堵塞;经高温滤芯过滤后的尾气进入高温滤芯壳体后再进入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使得尾气与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的端面接触均匀,催化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技术,尤其是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重型柴油发动机凭借其功率大、热效率高、可靠性好的特点在非道路移动机械和交通运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重型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污染重的缺点日渐凸显;随着电喷技术、共轨喷射技术等在内燃机的不断应用和发展,重型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污染问题有所改善,但是,单纯地运用发动机技术仍然很难满足日益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要求。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技术的日趋成熟,逐渐成为重型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净化的新途径,但是,如何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低温启动和低速运行时的污染排放;如何避免因催化剂中毒失效造成的堵塞;如何能保证净化设备长期有效运作、降低维护成本;仍是尾气后处理工艺面临的重大难题。如公告号为CN201284683Y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包括壳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形成的密封腔室,腔室的前端设有进气管,后端设有排气管,壳体内装有催化处理装置,催化处理装置由同轴的2至5个吹灰过滤器构成,相邻的两个催化过滤器之间设有隔离环,通过多级催化过滤器减少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的含量。该文件公开的尾气净化器,壳体内的滤芯布置不合理,催化过滤器的催化效率低且易堵塞,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催化效率高且不易堵塞。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高温滤芯壳体和催化滤芯壳体,所述高温滤芯壳体和所述催化滤芯壳体均呈圆筒状且通过卡箍连接固定,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催化滤芯壳体上远离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一端设有排气尾管;所述高温滤芯壳体内安装有用于与发动机排气管相连的管道式高温滤芯,所述高温滤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催化滤芯壳体内安装有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所述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均呈圆柱状且所述氧化型催化转换器位于所述高温滤芯与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之间。本技术提供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型催化转换器与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之间还设有第一高温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高温滤芯壳体与所述催化滤芯壳体的对接处还设有第二高温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型催化转换器的端部还设有环形的折边。进一步地,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背压传感器高压端接口,所述催化滤芯壳体的尾端侧壁上设有背压传感器低压端接口。进一步地,所述高温滤芯为不锈钢滤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管道式的高温滤芯,且高温滤芯的中心轴线与高温滤芯壳体的中心轴线垂直,管道式的高温滤芯的外表面与高温滤芯壳体的内腔接触面积大,尾气排放阻力小,不易堵塞;经高温滤芯过滤后的尾气进入高温滤芯壳体后再进入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使得尾气与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的端面接触均匀,催化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图1中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实施例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的壳体包括高温滤芯壳体10和催化滤芯壳体20,高温滤芯壳体10和催化滤芯壳体20均呈圆筒状且通过卡箍30连接固定,高温滤芯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催化滤芯壳体20上远离高温滤芯壳体10的一端设有排气尾管40;高温滤芯壳体10内安装有用于与发动机排气管50相连的管道式高温滤芯11(HTF,HighTemperatureFilterelement),高温滤芯11的中心轴线与高温滤芯壳体10的中心轴线垂直;催化滤芯壳体20内安装有氧化型催化转换器21(DOC,DieselOxidationCatalyst)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22(CDPF,CatalyzedDieselParticulateFilter),氧化型催化转换器21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22均呈圆柱状且氧化型催化转换器21位于高温滤芯11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21之间。在上述实施例中,柴油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尾气通过发动机排气管50进入封装于高温滤芯壳体10内的管道式高温滤芯(HTF),高温滤芯可以对硫化物和碳烟微粒进行部分捕集,可减少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的负担,提高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的使用寿命,具体而言,可定期更换或清理高温滤芯,例如,使用累计时长超过500小时、或600小时、或700小时后更换高温滤芯,由此保证高温滤芯的过滤效果,可显著提高成本较高的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的使用寿命。经高温滤芯过滤后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在尾气的余温和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的催化作用下,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被氧化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尾气进入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后,碳烟颗粒通过惯性碰撞、截留、扩散和重力沉降等机理被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捕集下来,在尾气温度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氮(NO2)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中捕集的碳烟微粒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碳烟颗粒生成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被还原成一氧化氮(NO),从而达到碳烟颗粒被动再生连续催化转化的目的,净化达标后的尾气最终通过排气尾管40排出。在上述实施例中,该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直接与发动机排气管50相连,结构紧凑,有效降低了尾气净化装置的长度,可利用柴油发动机原有消声器的位置进行替代安装,不改变原车结构,不影响外观;能充分利用发动机尾气的余温,实现尾气净化装置的被动再生自温催化,避免了传统外置式安装管道过程造成尾气排放温度损失、载体催化剂不能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气温度、催化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在上述实施例中,该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采用管道式的高温滤芯,且高温滤芯的中心轴线与高温滤芯壳体的中心轴线垂直,管道式的高温滤芯的外表面与高温滤芯壳体的内腔接触面积大,尾气排放阻力小,不易堵塞;高温滤芯内的不锈钢纤维填充物及多孔结构使得尾气经过高温滤芯时发生突变和极化,能够对硫化物及碳烟颗粒进行部分捕集,减少硫化物对催化剂的毒性,还能替代消声器降低排气噪音;经高温滤芯过滤后的尾气进入高温滤芯壳体后再进入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使得尾气与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的端面接触均匀,催化效率高。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氧化型催化转换器21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22之间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高温滤芯壳体和催化滤芯壳体,所述高温滤芯壳体和所述催化滤芯壳体均呈圆筒状且通过卡箍连接固定,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催化滤芯壳体上远离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一端设有排气尾管;所述高温滤芯壳体内安装有用于与发动机排气管相连的管道式高温滤芯,所述高温滤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催化滤芯壳体内安装有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所述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均呈圆柱状且所述氧化型催化转换器位于所述高温滤芯与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之间 。/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高温滤芯壳体和催化滤芯壳体,所述高温滤芯壳体和所述催化滤芯壳体均呈圆筒状且通过卡箍连接固定,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催化滤芯壳体上远离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一端设有排气尾管;所述高温滤芯壳体内安装有用于与发动机排气管相连的管道式高温滤芯,所述高温滤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高温滤芯壳体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催化滤芯壳体内安装有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所述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均呈圆柱状且所述氧化型催化转换器位于所述高温滤芯与所述催化型颗粒捕集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型催化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安庞朝顺赵发旺杜岩松刘明安刘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牟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