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83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包括第一供水机构、第一除尘机构、第二除尘机构和第二供水机构;所述第一除尘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水机构顶部表面中心,所述第二除尘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水机构顶部表面,所述第一除尘机构末端搭接与所述第二除尘机构末端表面;所述第一供水机构对所述第一除尘机构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二供水机构为所述第二除尘机构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一除尘机构和所述第二除尘机构用于除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巷道的实际直径尺寸进行组合长度的调整,并且贴合巷道壁表面对浮尘进行清除,不会妨碍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同时覆盖面积广,占地面积较小,除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具体为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矿业地下开采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井室总称矿山井巷,除尘装置则俗称除尘器,是除去或降低烟气中飞灰含量的装置,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矿山、机械、轻纺等工业,除尘装置的种类可以分为云雾抑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等,喷雾除尘装置则是主要应用于矿车运煤巷道、主巷道、井下车场等场所,在巷道顶部等处安装喷头,形成雾化水幕将空气中灰尘等杂质进行清除的设备,是矿山井下巷道生产作业重要的安全保障。然而,现有的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在使用时,不仅覆盖范围小,除尘效果不佳,而且不能根据巷道的尺寸大小进行装置的调节,适用范围小,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包括第一供水机构、第一除尘机构、第二除尘机构和第二供水机构;所述第一除尘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水机构顶部表面中心,所述第二除尘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水机构顶部表面,所述第一除尘机构末端搭接与所述第二除尘机构末端表面;所述第一供水机构对所述第一除尘机构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二供水机构为所述第二除尘机构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一除尘机构和所述第二除尘机构用于除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供水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嵌入有加压水泵,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与所述加压水泵吸水端相贯通,所述吸水口连接有水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除尘机构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为圆柱形管道,且均有弯折弹性,所述第一水管底面均匀凸起有雾状喷头,所述第一水管末端与所述加压水泵出水端相贯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除尘机构包括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呈半圆环柱状体,且顶部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水管底部表面凸起有环形雾状喷头,所述环形雾状喷头与所述壳体贯穿开设有圆柱形孔。进一步的,所述雾状喷头与所述环形雾状喷头数量间距均相等,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长度一致,所述圆柱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雾状喷头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孔为直径大于所述雾状喷头直径,所述弧形槽弧度与所述第一水管底面弧度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供水机构内部结构与所述第一供水机构完全一致,所述第二供水机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水管末端相贯通,所述第二供水机构吸水端连接有水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除尘机构和第二除尘机构,使其可以根据巷道的实际直径尺寸进行组合长度的调整,并且贴合巷道壁表面对浮尘进行清除,不会妨碍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同时覆盖面积广,占地面积较小,除尘效果好;通过设置有弧形槽,可对壳体进行贴附组合,使得第二除尘机构和第一除尘机构组合更加完整,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通过设置有雾状喷头和环形雾状喷头相配合,组合之后雾状喷头嵌入环形雾状喷头中心,在不降低除尘效率的情况下降低占地面积,同时更加贴合巷道壁,使用方便,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第一供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第二除尘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局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供水机构;101、壳体;102、加压水泵;103、吸水口;2、第一除尘机构;201、第一水管;202、雾状喷头;3、第二除尘机构;301、第二水管;302、环形雾状喷头;303、弧形槽;304、圆柱形孔;4、第二供水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5,其中,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包括第一供水机构1、第一除尘机构2、第二除尘机构3和第二供水机构4;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水机构1顶部表面中心,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水机构4顶部表面,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末端搭接与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末端表面;所述第一供水机构1对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二供水机构4为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和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用于除尘。所述第一供水机构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嵌入有加压水泵102,所述壳体101一侧开设有吸水口103,所述吸水口103与所述加压水泵102吸水端相贯通,所述吸水口103连接有水源,用于提供水源和动能,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包括第一水管201,所述第一水管201为圆柱形管道,且均有弯折弹性,所述第一水管201底面均匀凸起有雾状喷头202,所述第一水管201末端与所述加压水泵102出水端相贯通,用于对浮尘进行清除,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包括第二水管301,所述第二水管301呈半圆环柱状体,且顶部表面开设有弧形槽303,所述第二水管301底部表面凸起有环形雾状喷头302,所述环形雾状喷头302与所述壳体101贯穿开设有圆柱形孔304,用于对浮尘进行清除,通知便于与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进行组合,所述雾状喷头202与所述环形雾状喷头302数量间距均相等,所述第一水管201与所述第二水管301长度一致,所述圆柱形孔304的直径大于所述雾状喷头202的直径,便于相互卡接,所述圆柱形孔304为直径大于所述雾状喷头202直径,所述弧形槽303弧度与所述第一水管201底面弧度相匹配,便于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供水机构4内部结构与所述第一供水机构1完全一致,所述第二供水机构4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水管301末端相贯通,所述第二供水机构4吸水端连接有水源,提供动力来源。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在工作时,首先根据巷道的大小直径,将第一水管201和第二水管301贴合在巷道壁表面,并将第一水管201与环形雾状喷头302重合的一部分放置于第二水管301顶面的弧形槽303内部,并将雾状喷头202卡进圆柱形孔304内部,使得第一水管201和第二水管301相互组合,贴合巷道壁表面,便于对巷道整体进行覆盖,同时不会妨碍工作人员的来回行走,紧接着在第一供水机构1和第二供水机构4两端的吸水口103出均接入水源,并连接电源,使得加压水泵102进行工作,向第一水管201和第二水管301内部进行供水,并由雾状喷头202和环形雾状喷头302呈雾状喷出,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并通过自身重力向下降落,使得空气中的浮尘减少,对空气进行净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水机构(1)、第一除尘机构(2)、第二除尘机构(3)和第二供水机构(4);/n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水机构(1)顶部表面中心,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水机构(4)顶部表面,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末端搭接与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末端表面;/n所述第一供水机构(1)对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二供水机构(4)为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和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用于除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水机构(1)、第一除尘机构(2)、第二除尘机构(3)和第二供水机构(4);
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水机构(1)顶部表面中心,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水机构(4)顶部表面,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末端搭接与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末端表面;
所述第一供水机构(1)对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二供水机构(4)为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提供支撑和水源,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和所述第二除尘机构(3)用于除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机构(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嵌入有加压水泵(102),所述壳体(101)一侧开设有吸水口(103),所述吸水口(103)与所述加压水泵(102)吸水端相贯通,所述吸水口(103)连接有水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机构(2)包括第一水管(201),所述第一水管(201)为圆柱形管道,且均有弯折弹性,所述第一水管(201)底面均匀凸起有雾状喷头(202),所述第一水管(201)末端与所述加压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斐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德森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