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81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包括内门扇等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外门扇、内门扇,第二连接柱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内门扇、外门扇,外门扇与相近侧运输通道的侧壁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的内门扇沿长度方向上壁处于同一水平线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内门扇构成遮挡连接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下端均设有驱动组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且驱动组件与第一弧形槽或第二弧形槽滑动适配,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均设有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做到推动大门省时省力且可以将局部开合、整体开合两种方式相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
本技术涉及门的
,特别涉及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
技术介绍
超长细孔类钢管是指一种具有中空截面且周边没有接缝的圆形、方形、矩形钢材,超长细孔类钢管是通常用作运送流体的管道,与圆钢等实心钢材比较,超长细孔类钢管的优势在于抗弯、抗扭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分量较轻,因此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作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轿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顶用的钢脚手架等;目前,企业的车间为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或防止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必须要设置大门防止其他非工作人员进入,但是,现有生产超长细孔类钢管的企业由于生产的超长细孔类钢管长度较长,在将超长细孔类钢管运输出企业生产车间的过程中必须有足够大的空间才能顺利通过大门。现有技术中,为了适应企业生产车间大规格的运输通道,往往需要将与其适配的大门设计的足够大才能将运输通道进行遮挡,但是仅仅将大门设计成大尺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大尺寸的大门本身重量较重,因此工作人员在推动时往往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才能将笨重的大门推动,费时费力,因此急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开合且易于固定的大门至关重要;第二,现有的大尺寸大门使用功能较为单一,无论运输超长细孔类钢管的车辆通过,还是运输普通短管类钢管的车辆通过,都需要将大门整体移动,进而给工作人员的使用造成极大不方便,同时由于大门的无限制开合会大大降低大门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局部开合的拓展门,进而在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管类的前提下,在短管类通过运输通道时无需将大门整体移动,只需将大门的局部展开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包括内门扇、外门扇、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外门扇、内门扇,第二连接柱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内门扇、外门扇,外门扇与相近侧运输通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的内门扇沿长度方向上壁处于同一水平线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内门扇组合形成遮挡连接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下端均设有驱动组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同心布置于运输通道左侧壁与相近端外门扇的铰接点前侧,且第一弧形槽与第一连接柱下端的驱动组件滑动适配,第二弧形槽同心布置于运输通道右侧壁与相近端外门扇的铰接点前侧,且第二弧形槽与第二连接柱下端的驱动组件滑动适配,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均设有定位组件。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弹性辊轮、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置于第一弧形槽或第二弧形槽内,驱动电机与设于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上的蓄电池以及单独设置的控制器电连接,驱动电机为双轴驱动且驱动电机的双轴上分别同心连接有弹性辊轮;所述弹性辊轮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同心设有滑柱,第一弧形槽或第二弧形槽的两弧形内侧壁上均设有弧形滑槽,滑柱与相近端的弧形滑槽滑动适配,弹性辊轮与相近端的第一弧形槽侧壁、下壁接触适配;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的下端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弹性辊轮上设置有若干凸楞。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螺杆、螺纹座,所述螺纹座横向水平的设置于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的其中任意侧壁的下端,螺纹座的上端设有贯通螺纹座上下端的螺纹孔且螺纹孔内相互适配的设有螺杆,螺杆与地面接触适配。进一步,所述外门扇、内门扇的前后两侧端上固接有开设有若干导向槽的导风板,导风板和导向槽的迎风面均为弧面。进一步,所述外门扇靠近运输通道侧壁的一端固接有套环,套环与相近输通道侧壁上安装的铰接杆转动套设连接;所述外门扇与相近侧运输通道侧壁的铰接处设有让若干组辅轮组,辅助轮组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驱动轮与铰接杆转动套设连接,且第一驱动轮与转动设于外门扇上的第二驱动轮啮合传动。进一步,所述外门扇以及内门扇的上端均设置有通风孔。进一步,所述外门扇、内门扇、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均为中空的空腔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上安装有太阳能板、照明灯,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照明灯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内门扇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结合内门扇、外门扇、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以及驱动组件、定位组件,可以有效做到无需人力即可带动大门进行移动,省时省力且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本技术可以有效做到将局部开合、整体开合两种方式相结合,避免任何时候均需要将大门整体打开的局限性,使大门使用功能多样化,进而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极大方便,延长大门使用寿命、提高实用性。本技术中,驱动组件采用电驱动的方式取代了采用人力推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有效解放了人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有益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技术中,通过定位组件的安装可以有效做到对运动到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进行定位固定,避免在外界作用力下将已经通过驱动组件运动到指定位置的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在驱动组件失去驱动力的情况下再次发生移动,同时避免突然的外界作用力使驱动组件以及上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发生移动,带动外门扇及内门扇发生摆动从而造成损坏。本技术中,设置有导风板和导向槽,有效的对风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减少风直接吹到外门扇、内门扇上使其发生剧烈晃动后造成损坏;通风孔的设置进一步避免迎风面吹来的风直接吹打在外门扇以及内门扇上,避免在大风的天气造成外门扇以及内门扇的剧烈摇晃。本技术中,通过套环的设置进而可以有效的加强输通道侧壁对外门扇的支撑作用,进而提高本技术的稳固性;通过设置有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可以有效的保证外门扇在绕铰接杆转动的时候减少阻力,避免在外门扇不断转动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摩擦力从而对本技术造成损坏。本技术中,外门扇、内门扇、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均为中空的空腔结构,进而在整体上减轻了本技术的重量,从而避免采用笨重的实心结构造成大门笨重,进而不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对大门的安装与维护,同时采用中空的结构也大大节省了材料,为企业有效节省了成本。本技术中,通过太阳能板为蓄电池供电,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有效做到了采用太阳能转换机械能进而转换成电能,避免传统的供模式电耗费资源的情况发生。本技术中,万向轮的设置便于内门扇移动的同时且起到对内门扇支撑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驱动组件及定位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内门扇、外门扇展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内门扇1、外门扇2、第一连接柱3、第二连接柱4、驱动组件5、驱动电机5-1、弹性辊轮5-2、转动轴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包括内门扇、外门扇、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外门扇、内门扇,第二连接柱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内门扇、外门扇,外门扇与相近侧运输通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的内门扇沿长度方向上壁处于同一水平线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内门扇组合形成遮挡连接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下端均设有驱动组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同心布置于运输通道左侧壁与相近端外门扇的铰接点前侧,且第一弧形槽与第一连接柱下端的驱动组件滑动适配,第二弧形槽同心布置于运输通道右侧壁与相近端外门扇的铰接点前侧,且第二弧形槽与第二连接柱下端的驱动组件滑动适配,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均设有定位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包括内门扇、外门扇、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外门扇、内门扇,第二连接柱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内门扇、外门扇,外门扇与相近侧运输通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的内门扇沿长度方向上壁处于同一水平线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内门扇组合形成遮挡连接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下端均设有驱动组件,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同心布置于运输通道左侧壁与相近端外门扇的铰接点前侧,且第一弧形槽与第一连接柱下端的驱动组件滑动适配,第二弧形槽同心布置于运输通道右侧壁与相近端外门扇的铰接点前侧,且第二弧形槽与第二连接柱下端的驱动组件滑动适配,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均设有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弹性辊轮、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置于第一弧形槽或第二弧形槽内,驱动电机与设于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上的蓄电池以及单独设置的控制器电连接,驱动电机为双轴驱动且驱动电机的双轴上分别同心连接有弹性辊轮;所述弹性辊轮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同心设有滑柱,第一弧形槽或第二弧形槽的两弧形内侧壁上均设有弧形滑槽,滑柱与相近端的弧形滑槽滑动适配,弹性辊轮与相近端的第一弧形槽侧壁、下壁接触适配;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的下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送超长细孔类钢管的可拓展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辊轮上设置有若干凸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文王新全张启兵狄东奎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银海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