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鸥翼门,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门体和电动推杆,所述的门体包括门板和两条支撑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车体顶棚梁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与车体顶棚中间梁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个门体通过一套模具开模制成,节约了开模的成本,两个门体交叉设置,当鸥翼门展开时,其占用的外部空间很小,能够大大的提高车的适用范围,整体结构简单,鸥翼门开合稳定,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鸥翼门
本技术涉及车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鸥翼门。
技术介绍
鸥翼门的铰链设在车的顶棚,因此其外形特点是车门打开时,车门像海鸥的翅膀一样立于整车顶部,由于其外观个性动感,给人以振翅欲飞的感觉,相比传统形式的车门更便于乘客进出和行李的放置,常用于跑车上;但是,现有的鸥翼门在设计时左右由于相对应设置,因此需要左右单独开模,通过两套模具来设计左右车门,耗费成本巨大,而且现有的鸥翼门展开时,占用空间较大,大大的限制了车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套模具开模制成、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鸥翼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鸥翼门,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门体和电动推杆,所述的门体包括门板和两条支撑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车体顶棚梁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与车体顶棚中间梁体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门板包括门板外壳和门板支撑件,所述的支撑杆包括支撑杆外壳和支撑杆主体,所述的支撑杆外壳与门板外壳一体成型,所述的门板支撑件和支撑杆主体之间设置有弧形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外壳一端与支撑杆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门板外壳一侧为弧面外壳,所述的弧面外壳与支撑杆外壳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的门板支撑件由若干横杆和竖杆组成,所述的弧形连接件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主体上,另一端固定在竖杆上,所述的门板外壳固定在竖杆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杆有三条,所述的竖杆有两条,所述的横杆固定在两条竖杆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内侧设置有支架,所述的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支架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的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连接两个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底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与车体顶棚中间梁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座与支撑杆铰链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两个门体结构一模一样,其通过一套模具开模制成,节约了额外开模的成本,而且两个门体交叉设置,当鸥翼门展开时,其占用的外部空间很小,能够大大的提高车的适用范围,能够在很窄的环境中使用;2.本技术通过电动推杆的一端与车体顶棚梁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活动连接以及支撑杆底端与车体顶棚中间梁体活动连接,利用电动推杆实现支撑杆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门板开合,来实现鸥翼门的展开和关闭,整体结构简单,鸥翼门开合稳定,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在车身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单个门体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鸥翼门展开情况图;图6是本申请与现有的鸥翼门结构对比图;图中:1-门体;2-电动推杆;3-门板;4-支撑杆;5-车体顶棚梁体;31-门板外壳;32-门板支撑件;41-支撑杆外壳;42-支撑杆主体;33-弧面外壳;43-弧形连接件;34-横杆;35-竖杆;6-支架;61-连接孔;7-固定座;8-车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为了解决现有的鸥翼门左右单独开模,耗费成本巨大,展开时占用空间较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鸥翼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门体1和电动推杆2,所述的门体1包括门板3和两条支撑杆4,所述电动推杆2的一端与车体顶棚梁体5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4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底端与车体顶棚中间梁体活动连接。两个门体1通过支撑杆4交叉设置,支撑杆4设置在车体的前后两端,当两个门体1放下时,刚好覆盖整个车身8,当两个门体1展开时,门体1实际超出车身8部分的距离很小,当车身8的宽度为1038mm时,门体1实际超出车身8最大距离为307mm,远远小于常规的双边展开式的鸥翼门的展开距离。优选的,本申请对应的的门板3包括门板外壳31和门板支撑件32,所述的支撑杆4包括支撑杆外壳41和支撑杆主体42,所述的支撑杆外壳41与门板外壳31一体成型,两者材料相同,一般都使用铁皮材料或铝材料或亚克力板与ABS复合材料,其通过一体成型制成,优选的,为了实现支撑杆外壳41与门板外壳31一体成型衔接受力稳定,所述的门板外壳31一侧为弧面外壳33,所述的弧面外壳33与支撑杆外壳41一体成型。通过门板外壳31和支撑杆外壳41形成L型的门体1结构。为了提高门板3的稳定性,所述的门板3和支撑杆4上分别还设置有门板支撑件32和支撑杆主体42,所述的门板支撑件32和支撑杆主体42之间设置有弧形连接件43。通过弧形连接件43实现门板支撑件32和支撑杆主体42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外壳41一端与支撑杆主体42固定连接,通过该连接实现支撑杆外壳41与支撑杆主体42的固定。优选的,所述的门板支撑件32由若干横杆34和竖杆35组成,所述的弧形连接件43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主体42上,另一端固定在竖杆35上,所述的门板外壳31固定在竖杆35上。优选的,所述的横杆34有三条,所述的竖杆35有两条,所述的横杆34固定在两条竖杆35之间,通过将三条横杆34固定在两条竖杆35之间来实现门板3的稳定结构。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4内侧设置有支架6,所述的电动推杆2的另一端与支架6活动连接。支架6的作用是实现电动推杆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4的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支架6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61,所述的电动推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连接两个连接孔61。连接杆可以沿着两个连接孔61活动,而连接杆与电动推杆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电动推杆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4的活动连接。而电动推杆2的一端与车体顶棚梁体5活动连接同样也可以采用该方式实现。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4底端设置有固定座7,所述的固定座7与车体顶棚中间梁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座7与支撑杆4铰链连接。通过固定座7与支撑杆4铰链连接来实现支撑杆4底端与车体顶棚中间梁体活动连接,当然该活动连接也可以利用如电动推杆2的支架6的方式进行。本申请的使用方法是:将本申请对应的鸥翼门安装在车身8上,具体是将门体1的两条支撑杆4分别安装在车身8左右两端的车体顶棚梁体5上,然后再电动推杆2的一端安装在车体车体顶棚梁体5上,安装电动推杆2和支撑杆4的活动连接结构。使用时,通过电力驱动电动推杆2一端伸长推出,由于电动推杆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4活动连接,利用电动推杆2的伸长可以实现支撑杆4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整个门板3上下运动实现车身8的开关门。具体是当支撑杆4向上时,带动门板3展开,支撑杆4向下时,带动门板3关闭。如图4所示,是单个门体1关闭时的示意图,单个门体1关闭时,关闭门体1的支撑杆4刚好覆盖车身8,覆盖住展开状态伸出的电动推杆2,支撑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鸥翼门,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门体和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体包括门板和两条支撑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车体顶棚梁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与车体顶棚中间梁体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鸥翼门,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门体和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体包括门板和两条支撑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车体顶棚梁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与车体顶棚中间梁体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鸥翼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板包括门板外壳和门板支撑件,所述的支撑杆包括支撑杆外壳和支撑杆主体,所述的支撑杆外壳与门板外壳一体成型,所述的门板支撑件和支撑杆主体之间设置有弧形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鸥翼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外壳一端与支撑杆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门板外壳一侧为弧面外壳,所述的弧面外壳与支撑杆外壳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鸥翼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板支撑件由若干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洁嘉,徐彬,游瑞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逆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