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朋辉专利>正文

一种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78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铰链,涉及门窗铰接机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承重性能差、易磨损以及易产生噪音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以及第四传动杆;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尾端依次通过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铰接,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头端依次通过第一传动杆和第四传动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纱窗的铰接,通过多传动杆杆与连接板之间的铰接方式,避免采用传统空位拉槽的方式,在结构上不易产生磨损,铰接转动产生的噪音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对比与空位拉槽的方式在结构上可以承重更大,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使用,同时还提高铰链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
本技术涉及门窗铰接机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铰链。
技术介绍
铰链又称合页,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日常生活中门窗等均需要设置铰链来实现开合的目的,而对于人们经常接触使用的门窗来说,若是铰链出现问题,在开关门窗的时候会发生摩擦等声音,例如目前人们使用的如附图1中所示的具备空位拉槽25的结构,此种结构在空位拉槽25的位置垫有塑料垫片,塑料垫片本身不防火,且此空位拉槽25的结构即没有良好的承重性能,还会在窗户开合的时候滑动件在空位拉槽25内滑动,长时间的使用后就容易出现磨损且滑动易产生噪音,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体验,同时会因为承重差以及磨损的情况极大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全铰接不使用空位拉槽结构的铰链,来解决现有的铰链承重性能差、易磨损以及易产生噪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承重性能差、易磨损以及易产生噪音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铰链,包括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以及第四传动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尾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四传动杆铰接;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头端,所述尾端远离所述第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四传动杆的中部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三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尾端通过第三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通过第四铰接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五铰接件铰接,所述第四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头端通过第六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铰接件与所述第二铰接件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铰接件与所述第三铰接件之间的间距加上所述第三铰接件与所述第六铰接件之间的间距之和;所述第五铰接件与所述第六铰接件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铰接件与所述第四铰接件之间的间距加上所述第四铰接件与第五铰接件之间的间距之和。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以及所述第四传动杆均为片体结构,所述第二传动杆背离所述第四铰接件的一侧以及所述第四传动杆背离所述第三铰接件的一侧上均设置容纳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尾端且远离所述头端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竖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设置安装孔的板体结构,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所述竖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竖板设置在背离安装所述第三传动杆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竖直连接板与水平连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与所述水平连接板均为设置安装孔的板体结构,所述竖直连接板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端且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水平连接板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端且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竖直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端面上设置鼓凸,所述鼓凸上设置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杆朝向所述第四铰接件的一侧设置第一豁口,所述第四传动杆朝向所述第三铰接点的一侧设置第二豁口,当所述铰链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一豁口内,所述第三传动杆位于所述第二豁口内。优选地,所述第四铰接件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边设置,所述第三铰接件靠近所述尾端的侧边设置,当所述铰链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重叠,所述第四传动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重叠。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以及第四传动杆,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多个传动杆铰接的方式,铰接的方式来实现窗户的开合,相较于传统的设置空位拉槽的铰链,在结构上更能承受更大的重量,且不存在滑动的磨损,同时还能避免窗户开合时产生较大的噪音,更加适用于人们的生活,同时铰接的结构方式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铰链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第二传动杆的中部与第四传动杆的中部铰接,使铰链在开合到最大以后还能按照既定角度返回,避免铰接位置反方向弯折;第一铰接件与第二铰接件的间距等于第二铰接件与第三铰接件的间距加上第三铰接件与第六铰接件之间的间距之和,在铰链处于折叠状态的时候,第二传动杆可以与第二连接板重合;第二传动杆背离第四铰接件的一侧以及第四传动杆背离第三铰接件的一侧上均设置容纳槽,容纳槽可以在第二传动杆以及第四传动杆展开的时候避免与窗扇的侧壁边之间硬接触;第一连接板上设置第一安装部,从而可以将第一安装部安装到窗框上,然后第二连接板上设置第二安装部,可以将第二连接板安装到窗扇上,以此来实现对铰链的安装;第二安装部通过竖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竖板设置在背离安装第三传动杆的第二连接板上,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安装部之间平行设置,第二安装部便可以直接与窗扇的侧壁连接,同时第三铰接点和第六铰接点不会与窗扇的侧壁摩擦;第一安装部包括竖直连接板与水平连接板,竖直连接板可以与窗框的竖直侧壁连接,水平连接板与窗框的水平侧壁连接,使连接更结实;第二传动杆朝向第四铰接件的一侧设置第一豁口,第四传动杆朝向第三铰接点的一侧设置第二豁口,第一豁口与第二豁口在铰链处于折叠状态时分别容纳第一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可以使铰链充分折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门窗铰链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铰链完全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第一传动杆;4-第二传动杆;5-第三传动杆;6-第四传动杆;7-第一端;8-第二端;9-头端;10-尾端;11-第一铰接件;12-第二铰接件;13-第三铰接件;14-第四铰接件;15-第五铰接件;16-第六铰接件;17-容纳槽;18-通孔;19-第二安装部;20-竖板;21-竖直连接板;22-水平连接板;23-第一豁口;24-第二豁口;25-空位拉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一传动杆(3)、第二传动杆(4)、第三传动杆(5)以及第四传动杆(6);/n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第一端(7)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尾端(10)依次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杆(4)和所述第三传动杆(5)铰接;/n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第二端(8)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头端(9)依次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3)和所述第四传动杆(6)铰接;/n所述第一端(7)靠近所述头端(9),所述尾端(10)远离所述第一端(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一传动杆(3)、第二传动杆(4)、第三传动杆(5)以及第四传动杆(6);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第一端(7)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尾端(10)依次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杆(4)和所述第三传动杆(5)铰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第二端(8)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头端(9)依次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3)和所述第四传动杆(6)铰接;
所述第一端(7)靠近所述头端(9),所述尾端(10)远离所述第一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杆(4)的中部与所述第四传动杆(6)的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杆(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7)之间通过第一铰接件(11)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传动杆(5)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12)铰接,所述第三传动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尾端(10)通过第三铰接件(13)铰接;
所述第一传动杆(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8)之间通过第四铰接件(1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传动杆(6)的一端通过第五铰接件(15)铰接,所述第四传动杆(6)的另一端与头端(9)通过第六铰接件(16)铰接;
所述第一铰接件(11)与所述第二铰接件(12)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铰接件(12)与所述第三铰接件(13)之间的间距加上所述第三铰接件(13)与所述第六铰接件(16)之间的间距之和;
所述第五铰接件(15)与所述第六铰接件(16)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铰接件(11)与所述第四铰接件(14)之间的间距加上所述第四铰接件(14)与第五铰接件(15)之间的间距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3)、所述第二传动杆(4)、所述第三传动杆(5)以及所述第四传动杆(6)均为片体结构,所述第二传动杆(4)背离所述第四铰接件(14)的一侧以及所述第四传动杆(6)背离所述第三铰接件(13)的一侧上均设置容纳槽(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朋辉
申请(专利权)人:吴朋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