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76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墙体,所述墙体内上方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垂直的支柱,所述支柱左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末端贯穿支柱并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末端与腔体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有平衡机构,所述墙体右侧设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设有两根滑杆,两根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装置外壳内壁,所述装置外壳内设有感应机构,所述装置外壳下方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支臂固定连接于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调整墙体重心的方式使建筑不会倾斜倒塌,装置的设置简单容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砌体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砌体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其中无筋砌体结构对地震类震动的抗性较小比较较容易倾斜甚至坍塌,现有的砌体结构抗震装置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设置在地面上的墙体,所述墙体内上方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垂直的支柱,所述支柱左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末端贯穿支柱并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末端与腔体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有平衡机构,所述墙体右侧设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设有两根滑杆,两根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装置外壳内壁,所述装置外壳内设有感应机构,所述装置外壳下方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支臂固定连接于地面,所述安装架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调节机构。优选地,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螺纹杆外壁的重块,所述重块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重块外壁与腔体内壁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固定在装置外壳右侧内壁的第一感应片,所述装置外壳内设有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二感应片两端滑动连接于两根滑杆上,所述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设有与第二感应片连接的挤压机构。优选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感应片左壁的抵杆,所述抵杆通过装置外壳左壁的出口与装置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片左壁通过弹簧与装置外壳左侧内壁弹性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侧壁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安装架右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往第二螺纹杆与第二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壁套设有杆套,所述杆套的侧壁与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杆套外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重块初始状态的重心与墙体重心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感应机构、平衡机构可以在发生地震时保持建筑重心不变防止建筑倾斜坍塌,地震导致建筑向右倾斜时墙体挤压抵杆使第一感应片与第二感应片接触,第一电机转动带动重块向左移动,重块向左移动可以将倾斜的建筑回复原状。2、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调整抵杆7与墙体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等级的地震,当地震等级较大的时候启动通过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装置外壳随着杆套与连接杆在第二螺纹杆上向左移动,反之地震等级较小的时候通过第二电机反转可以实现向右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的启动后结构示意图。图中:图中:1墙体、2第一电机、3第一螺纹杆、4重块、5支柱、6装置外壳、7抵杆、8滑杆、9第一感应片、10弹簧、11第二感应片、12杆套、13第二螺纹杆、14第二电机、15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墙体1,墙体1内上方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垂直的支柱5,支柱5左侧设有第一电机2,腔体内设有第一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3左侧末端贯穿支柱5并与第一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3右侧末端与腔体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3上设有平衡机构,平衡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螺纹杆3外壁的重块4,重块4与第一螺纹杆3螺纹连接,重块4外壁与腔体内壁滑动连接,重块4可以在第一螺纹杆3上左右移动以保持墙体1的重心位置不变。墙体1右侧设有装置外壳6,装置外壳6内部设有两根滑杆8,两根滑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装置外壳6内壁,装置外壳6内设有感应机构,感应机构包括固定在装置外壳6右侧内壁的第一感应片9,装置外壳6内设有第二感应片11,第二感应片11两端滑动连接于两根滑杆8上,第一感应片9、第二感应片11与第一电机2电性连接,当第一感应片9与第二感应片11接触时会启动第一电机2开始转动。装置外壳6内部设有与第二感应片11连接的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感应片11左壁的抵杆7,抵杆7通过装置外壳6左壁的出口与装置外壳6滑动连接,第二感应片11左壁通过弹簧10与装置外壳6左侧内壁弹性连接,抵杆7受到墙体1的挤压会带动第一感应片9与第二感应片11接触,之后再通过弹簧10复原。装置外壳6下方设有安装架15,安装架15通过支臂固定连接于地面,安装架15内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架15侧壁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3,安装架15右侧设有第二电机14,往第二螺纹杆13与第二电机14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3外壁套设有杆套12,杆套12的侧壁与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杆套12外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启动第二电机14可以使杆套12在第二螺纹杆13上左右移动,杆套12可以带动与其连接的装置外壳6左右移动。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地震等级的大小调整抵杆7与墙体1侧壁之间的距离,打开第二电机14带动第二螺纹杆13转动,第二螺纹杆13外壁套设的杆套12带动与杆套12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装置外壳6左右移动,当墙体1因为地震向右倾斜的时候,墙体1侧壁会挤压抵杆7,抵杆7在装置外壳6内向右移动带动第二感应片11与第一感应片9接触,随后会启动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带动第一螺纹杆3转动,与第一螺纹杆3螺纹连接的重块4向左移动使墙体1的重心向左偏移后可以恢复原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内上方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垂直的支柱(5),所述支柱(5)左侧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左侧末端贯穿支柱(5)并与第一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右侧末端与腔体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上设有平衡机构,所述墙体(1)右侧设有装置外壳(6),所述装置外壳(6)内部设有两根滑杆(8),两根所述滑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装置外壳(6)内壁,所述装置外壳(6)内设有感应机构,所述装置外壳(6)下方设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通过支臂固定连接于地面,所述安装架(15)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架(15)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内上方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垂直的支柱(5),所述支柱(5)左侧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左侧末端贯穿支柱(5)并与第一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右侧末端与腔体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上设有平衡机构,所述墙体(1)右侧设有装置外壳(6),所述装置外壳(6)内部设有两根滑杆(8),两根所述滑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装置外壳(6)内壁,所述装置外壳(6)内设有感应机构,所述装置外壳(6)下方设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通过支臂固定连接于地面,所述安装架(15)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安装架(15)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螺纹杆(3)外壁的重块(4),所述重块(4)与第一螺纹杆(3)螺纹连接,所述重块(4)外壁与腔体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体结构体系抗震耗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固定在装置外壳(6)右侧内壁的第一感应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茆会勇娄庆华荣宇陈江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测行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