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75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36
本申请涉及支撑装置的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远离地面的一端贯穿有第一通孔,支撑柱沿长度方向远离地面的一端凹陷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支撑柱远离地面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钢结构梁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结构梁的夹紧板,第一螺栓远离地面的一端与支撑板靠近地面的一侧抵接。本申请具有提高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适用范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
本申请涉及支撑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材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钢结构建筑是以建筑钢材构成承重结构的建筑,通常由型钢和钢板制成的钢结构梁、钢柱、桁架等构件构成承重结构并与屋面、楼面和墙面等围护结构,共同组成整体的建筑物。为提高钢结构梁的抗弯曲能力,钢结构梁一般需要支撑装置进行支撑,目前通常使用钢柱作为钢结构梁的支撑装置,将钢柱的一端固定在地面,将钢柱的另一端与钢结构梁固定连接,以此来提高钢结构梁的抗弯曲能力。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由于传统的梁的安装高度一般需要根据建筑图纸来确定,因此需要根据梁的安装高度进行支撑装置的制作,在钢结构建筑拆除后,钢结构梁的支撑装置一般无法适用于其他钢结构建筑的钢结构梁,专利技术人认为传统的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存在适用范围较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扩大钢结构梁支撑装置的适用范围,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远离地面的一端贯穿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柱沿长度方向远离地面的一端贯穿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部分伸出支撑柱外,所述支撑柱远离地面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钢结构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结构梁的夹紧板,所述第一螺栓远离地面的一端与支撑板靠近地面的一侧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支撑钢结构梁时,先拧动第一螺栓,使得第一螺栓产生纵向位移,从而使得与第一螺栓抵接的支撑板产生纵向位移,调节支撑板的位置,使得支撑板与钢结构梁靠近地面的一侧抵接并使用夹紧板固定钢结构梁,完成钢结构梁的支撑,使得钢结构梁的安装高度发生改变时,支撑柱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螺栓从而调节支撑板的位置,使之与不同高度的钢结构梁抵接,使得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可以适用不同安装高度的钢结构梁,有利于扩大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的使用范围,有利于增大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的通用性。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远离第二套筒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驱动第二滑杆朝向远离第二套筒的方向滑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滑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远离第二滑杆的一端与第二套筒的底壁固定连接,当所述支撑板安装有钢结构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套筒、第二滑杆以及弹性件的设置,安装在第二套筒内的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会产生向上的弹力,从而使得与弹性件抵接的第二滑杆具有朝向支撑板滑动的趋势,此时支撑板与钢结构梁施加在第一螺栓上的力等于支撑板与钢结构梁的重力减去弹性件的弹力,有利于减少钢结构梁与支撑板的重力集中于第一螺栓上的情况,有利于减少重力集中于第一螺栓上导致第一螺栓磨损的情况,有利于延长第一螺栓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夹紧板滑动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固定夹紧板位置的第一限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结构梁的规格发生改变时,可通过移动夹紧板使得夹紧板与钢结构梁的侧壁抵紧,并通过第一限制件固定夹紧板的位置,使得夹紧板可以夹紧钢结构梁,使得夹紧板可以夹紧不同规格的钢结构梁,使得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可以适用不同规格的钢结构梁,使得钢结构梁的规格发生变化时不需要更换一整个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有利于提高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的适用性,有利于节约资源。优选的,所述支撑柱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座的设置,有利于增大支撑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板上安装有钢结构梁时,支撑柱受到钢结构梁的重力可以传递到底座,有利于增大支撑柱的承载力,有利于提高支撑柱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有利于增大支撑柱与底座的刚度和强度,使得支撑柱与底座不容易发生断裂,有利于增大支撑柱的稳定性,使得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可以更好地支撑钢结构梁。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靠近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柔性圈,所述柔性圈与第二滑杆的外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结构梁产生震动时,安装有钢结构梁的支撑板亦容易产生震动,从而带动第二滑杆产生震动,通过柔性圈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第二滑杆产生震动并与第二套筒发生碰撞导致磨损的情况,有利于减少第二滑杆的磨损,有利于延长第二滑杆的使用寿命,使得第二滑杆无需经常更换,从而有利于延长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与支撑板靠近支撑柱的一侧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柔性件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第一螺栓与支撑板直接接触造成支撑板损坏的情况,有利于延长支撑板的使用寿命,使得支撑板无需经常更换,有利于延长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第二滑杆以及弹性件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二套筒均匀设置在支撑柱远离地面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板能够更稳定地被支撑,有利于减少支撑板安装有钢结构梁时,钢结构梁与支撑板的重力全部集中在第一螺栓上的情况,有利于减少第一螺栓的磨损,使得第一螺栓无需经常更换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支撑座的高度可调节的设置,使得钢结构梁的安装高度发生变化时,可调节支撑座的高度适应不同高度的钢结构梁,有利于扩大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的适用范围;2.通过第二套筒、第二滑杆以及弹性件的设置,有利于减少重力集中在第一螺栓上导致第一螺栓磨损加剧的情况,有利于延长第一螺栓的使用寿命;3.通过夹紧板滑动连接于支撑板上以及第一限制件的设置,使得夹紧板可以夹持不同规格的钢结构梁,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B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11、第一通孔;12、第一螺纹孔;13、第一套筒;14、第一滑杆;2、底座;3、加强筋;4、钢结构梁;5、第一螺栓;51、螺帽;6、第二套筒;61、第二滑杆;62、弹性件;7、支撑板;71、通槽;72、连接杆;73、柔性件;8、夹紧板;81、滑动板;82、竖直板;83、第一限制件;831、第二螺栓;832、螺母;86、第三螺栓;9、柔性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远离地面的一端贯穿有第一通孔(11),所述支撑柱(1)沿长度方向远离地面的一端贯穿有第一螺纹孔(12),所述第一螺纹孔(12)与第一通孔(11)连通,所述第一螺纹孔(12)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且第一螺栓(5)部分伸出支撑柱(1)外,所述支撑柱(1)远离地面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3),所述第一套筒(1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14),所述第一滑杆(14)远离第一套筒(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钢结构梁(4)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结构梁(4)的夹紧板(8),所述第一螺栓(5)远离地面的一端与支撑板(7)靠近地面的一侧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远离地面的一端贯穿有第一通孔(11),所述支撑柱(1)沿长度方向远离地面的一端贯穿有第一螺纹孔(12),所述第一螺纹孔(12)与第一通孔(11)连通,所述第一螺纹孔(12)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且第一螺栓(5)部分伸出支撑柱(1)外,所述支撑柱(1)远离地面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3),所述第一套筒(1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14),所述第一滑杆(14)远离第一套筒(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钢结构梁(4)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结构梁(4)的夹紧板(8),所述第一螺栓(5)远离地面的一端与支撑板(7)靠近地面的一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梁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筒(6),所述第二套筒(6)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61),所述第二滑杆(61)远离第二套筒(6)的一端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6)内设置有驱动第二滑杆(61)朝向远离第二套筒(6)的方向滑动的弹性件(62),所述弹性件(62)的一端与第二滑杆(6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62)远离第二滑杆(61)的一端与第二套筒(6)的底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珂张亚鑫彭辰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恒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