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62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渠,包括若干段依次对接的渠体,所述渠体横截面呈凹字形,且渠体两侧顶部分别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渠耳,所述渠体一端设有连续的凸起,另一端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止水条,所述渠耳上设有至少一个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内设有向下打入土体的锚固钉,所述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还设有填充层,还包括对拉结构,所述对拉结构用于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进行对拉,使渠体端面凸起与凹槽中的止水条接触压紧实现止水效果。该水渠采用混凝土进行预制成型,转运至现场进行拼装,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渗水、坍塌以及长满野草的情况,同时拼装及维护清理均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渠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渠。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引水灌溉历史悠久,目前偏远山区农村农业灌溉方式仍然是采用开放式的土渠。所谓土渠即直接在土体中开挖的水渠,这种水渠由于内表面为未经过处理的土体,容易产生裂缝,引水时容易出现渗水,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这种水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坍塌以及长满野草的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水渠堵塞,影响农田引水灌溉,因此,需要每年定期对水渠进行维护清理,而且水渠内表面为土体,使得水渠维护清理不易,劳动强度大。因此,有必要对偏远山区农村水渠灌溉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偏远山区农村仍旧采用土渠灌溉的方式,容易出现渗水、坍塌以及长满野草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渠,该水渠采用混凝土进行预制成型,转运至现场进行拼装,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渗水、坍塌以及长满野草的情况,同时拼装及维护清理均很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渠,包括若干段依次对接的渠体,所述渠体横截面呈凹字形,且渠体两侧顶部分别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渠耳,所述渠体一端设有连续的凸起,另一端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止水条,所述渠耳上设有至少一个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内设有向下打入土体的锚固钉,所述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还设有填充层,还包括对拉结构,所述对拉结构用于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进行对拉,使渠体端面凸起与凹槽中的止水条接触压紧实现止水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段依次对接的渠体,所述渠体横截面呈凹字形,且渠体两侧顶部分别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渠耳,拼装时可对渠体两侧起到支撑限位作用,使渠体保持稳定不易转动;所述渠体一端设有连续的凸起,另一端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止水条,通过相邻渠体的凸起伸入凹槽内实现拼装定位及止水;所述渠耳上设有至少一个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内设有向下打入土体的锚固钉,实现将整个渠体与土体进行锚固,所述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还设有填充层,能够对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避免后期渠体局部受压损坏,并通过设置对拉结构用于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进行对拉,使渠体端面凸起与凹槽中的止水条接触压紧实现止水效果;该水渠采用混凝土进行预制成型,转运至现场进行拼装,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渗水、坍塌以及长满野草的情况,同时拼装及维护清理均很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拉结构包括设于渠体拼接缝两侧的预埋管,以及与两个预埋管可拆卸连接的拉板。如此,可以简单方便地实现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进行对拉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拉板与两个预埋管采用螺栓连接或者采用销钉插接。如此设置,可以方便渠体拼接后锁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止水条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该种橡胶在遇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填充层为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时,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填充性能好、无需振捣,能够有效对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间隙进行填充,避免后期渠体局部受压损坏。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渠体的内表面涂有防水剂。混凝土防水剂显著具有提高混凝土抗渗防水功能,抗渗等级可达P25以上。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段依次对接的渠体,所述渠体横截面呈凹字形,且渠体两侧顶部分别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渠耳,拼装时可对渠体两侧起到支撑限位作用,使渠体保持稳定不易转动;所述渠体一端设有连续的凸起,另一端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止水条,通过相邻渠体的凸起伸入凹槽内实现拼装定位及止水;所述渠耳上设有至少一个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内设有向下打入土体的锚固钉,实现将整个渠体与土体进行锚固,所述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还设有填充层,能够对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避免后期渠体局部受压损坏,并通过设置对拉结构用于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进行对拉,使渠体端面凸起与凹槽中的止水条接触压紧实现止水效果;该水渠采用混凝土进行预制成型,转运至现场进行拼装,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渗水、坍塌以及长满野草的情况,同时拼装及维护清理均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预制装配式水渠横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渠体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本技术中的预制装配式水渠拼装后平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渠体,2-渠耳,3-凸起,4-凹槽,5-止水条,6-锚固孔,7-锚固钉,8-填充层,9-预埋管,10-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渠;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预制装配式水渠,包括若干段依次对接的渠体1,所述渠体1横截面呈凹字形,且渠体1两侧顶部分别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渠耳2,所述渠体1一端设有连续的凸起3,另一端对应设有凹槽4,优选所述凸起3与凹槽4上均对应设有导向斜度,方便凸起插入凹槽中,所述凹槽4表面粘贴有止水条5,所述渠耳2上设有至少一个锚固孔6,所述锚固孔6内设有向下打入土体的锚固钉7,所述渠体1外侧与土体之间还设有填充层8,还包括对拉结构,所述对拉结构用于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1进行对拉,使渠体端面凸起3与凹槽4中的止水条5接触压紧实现止水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段依次对接的渠体,所述渠体横截面呈凹字形,且渠体两侧顶部分别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渠耳,拼装时可对渠体两侧起到支撑限位作用,使渠体保持稳定不易转动;所述渠体一端设有连续的凸起,另一端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止水条,通过相邻渠体的凸起伸入凹槽内实现拼装定位及止水;所述渠耳上设有至少一个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内设有向下打入土体的锚固钉,实现将整个渠体与土体进行锚固,所述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还设有填充层,能够对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避免后期渠体局部受压损坏,并通过设置对拉结构用于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进行对拉,使渠体端面凸起与凹槽中的止水条接触压紧实现止水效果;该水渠采用混凝土进行预制成型,转运至现场进行拼装,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渗水、坍塌以及长满野草的情况,同时拼装及维护清理均很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拉结构包括设于渠体1拼接缝两侧的预埋管9,以及与两个预埋管9可拆卸连接的拉板10。如此,可以简单方便地实现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进行对拉效果。优选地,所述预埋管9不穿透渠体1混凝土,以避免出现渗水。当然,可以设置多组预埋管和多个拉板。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板10与两个预埋管9采用螺栓连接或者采用销钉插接。如此设置,可以方便渠体拼接后锁紧。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水条5为遇水膨胀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段依次对接的渠体,所述渠体横截面呈凹字形,且渠体两侧顶部分别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渠耳,所述渠体一端设有连续的凸起,另一端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止水条,所述渠耳上设有至少一个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内设有向下打入土体的锚固钉,所述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还设有填充层,还包括对拉结构,所述对拉结构用于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进行对拉,使渠体端面凸起与凹槽中的止水条接触压紧实现止水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段依次对接的渠体,所述渠体横截面呈凹字形,且渠体两侧顶部分别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渠耳,所述渠体一端设有连续的凸起,另一端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止水条,所述渠耳上设有至少一个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内设有向下打入土体的锚固钉,所述渠体外侧与土体之间还设有填充层,还包括对拉结构,所述对拉结构用于对拼接后的相邻渠体进行对拉,使渠体端面凸起与凹槽中的止水条接触压紧实现止水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结构包括设于渠体拼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永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