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746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污管、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所述初级处理池与次级处理池并列设置,初级处理池顶端具备两个连通至地面的排渣井,所述排污管通过安装有蝶阀的分支管分别连接至排渣井顶侧;所述排渣井内在分支管出口下方均悬挂有滤笼,且在初级处理池上方安装有起吊设备用于悬挂滤笼,所述滤笼包括上部的刚性支撑环和下部连接的网兜组成;所述初级处理池内安装有泥膜生物反应组件,底端铺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底侧开口与次级处理池连通,所述次级处理池表面设净化植物群落,内部为清洁型生物群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理污水的同时可创造一定效益,而且对于垃圾量大的污水过滤能力高,而且垃圾容易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态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污水处理多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节能环保,而且无污染,而有的污水,例如城镇的生活排放污水,其中携带有大量的垃圾,而采用传统的滤网阻拦,排污管内很容易就被垃圾堵塞,影响污水的排放造成倒灌,而且阻拦的垃圾也非常的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污管、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所述初级处理池与次级处理池并列设置,初级处理池顶端具备两个连通至地面的排渣井,所述排污管通过安装有蝶阀的分支管分别连接至排渣井顶侧;所述排渣井内在分支管出口下方均悬挂有滤笼,且在初级处理池上方安装有起吊设备用于悬挂滤笼,所述滤笼包括上部的刚性支撑环和下部连接的网兜组成;所述初级处理池内安装有泥膜生物反应组件,底端铺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底侧开口与次级处理池连通,所述次级处理池表面设净化植物群落,内部为清洁型生物群落。进一步的,净化植物群落包含水葫芦、浮萍、金鱼藻。进一步的,清洁型生物群落包含鲢鱼、鳙鱼、草履虫、龙虾。进一步的,排渣井均设置井盖,所述井盖边缘具备一条连接至中心的豁口。进一步的,过滤层采用鹅卵石。进一步的,次级处理池安装有溢流管道。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采用了微生物和净化植物群落以及清洁型生物群落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能够创造一定的收益,或者做成景观池等,排渣井的特殊构造可以使大的垃圾都收集在滤笼中,当垃圾较满的时候,先关闭其中一个蝶阀,采用起吊设备吊起对应的滤笼,将垃圾倾倒运走,然后放回开启蝶阀,再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另外一个滤笼,这样可以迅速分离和清理垃圾,避免造成堵塞,滤笼上部分通过刚性支撑环与排渣井配合,起到固定的作用,而网兜悬挂在初级处理池内,这样其可以进行全面性的通过,垃圾的积累不会影响其过滤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井盖结构示意图。图中:1-初级处理池,2-排渣井,21-井盖,3-排污管,31-蝶阀,4-滤笼,41-刚性支撑环,42-网兜,5-泥膜生物反应组件,6-过滤层,7-次级处理池,71-净化植物群落,72-清洁型生物群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污管3、初级处理池1和次级处理池7,所述初级处理池1与次级处理池7并列设置,初级处理池1顶端具备两个连通至地面的排渣井2,所述排污管3通过安装有蝶阀31的分支管分别连接至排渣井2顶侧;所述排渣井2内在分支管出口下方均悬挂有滤笼4,且在初级处理池1上方安装有起吊设备用于悬挂滤笼4,所述滤笼4包括上部的刚性支撑环41和下部连接的网兜42组成;所述初级处理池1内安装有泥膜生物反应组件5,底端铺设有过滤层6,所述过滤层6底侧开口与次级处理池7连通,所述次级处理池7表面设净化植物群落71,内部为清洁型生物群落72。具体的,净化植物群落71包含水葫芦、浮萍、金鱼藻,上述植物可以有效吸收氮、磷和重金属铜离子等,有很好的净化污水能力。具体的,清洁型生物群落72包含鲢鱼、鳙鱼、草履虫、龙虾等生物。具体的,排渣井2均设置井盖21,所述井盖21边缘具备一条连接至中心的豁口,便于起吊设备悬挂滤笼4。具体的,过滤层6采用鹅卵石。具体的,次级处理池7安装有溢流管道,当次级处理池7水位过高时,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水。优点:本技术采用了微生物和净化植物群落71以及清洁型生物群落72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能够创造一定的收益,或者做成景观池等,排渣井2的特殊构造可以使大的垃圾都收集在滤笼4中,当垃圾较满的时候,先关闭其中一个蝶阀31,采用起吊设备吊起对应的滤笼4,将垃圾倾倒运走,然后放回开启蝶阀31,再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另外一个滤笼4,这样可以迅速分离和清理垃圾,避免造成堵塞,滤笼4上部分通过刚性支撑环41与排渣井2配合,起到固定的作用,而网兜42悬挂在初级处理池1内,这样其可以进行全面性的通过,垃圾的积累不会影响其过滤能力。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管、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所述初级处理池与次级处理池并列设置,初级处理池顶端具备两个连通至地面的排渣井,所述排污管通过安装有蝶阀的分支管分别连接至排渣井顶侧;所述排渣井内在分支管出口下方均悬挂有滤笼,且在初级处理池上方安装有起吊设备用于悬挂滤笼,所述滤笼包括上部的刚性支撑环和下部连接的网兜组成;所述初级处理池内安装有泥膜生物反应组件,底端铺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底侧开口与次级处理池连通,所述次级处理池表面设净化植物群落,内部为清洁型生物群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管、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所述初级处理池与次级处理池并列设置,初级处理池顶端具备两个连通至地面的排渣井,所述排污管通过安装有蝶阀的分支管分别连接至排渣井顶侧;所述排渣井内在分支管出口下方均悬挂有滤笼,且在初级处理池上方安装有起吊设备用于悬挂滤笼,所述滤笼包括上部的刚性支撑环和下部连接的网兜组成;所述初级处理池内安装有泥膜生物反应组件,底端铺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底侧开口与次级处理池连通,所述次级处理池表面设净化植物群落,内部为清洁型生物群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硕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格淋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