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生态净水土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746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生态净水土壤系统,包括呈梯度布置的预处理池、厌氧生物处理池、土壤生态处理池和清水池;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滤渣笼,排污管连接至滤渣笼上侧,所述预处理池底部预留出沉淀空间,在预留的沉淀空间上侧设排水管连接至厌氧生物处理池,排水管安装控制阀;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内竖直陈列有若干的微生物载体模组,厌氧生物处理池底侧设排放管连接至土壤生态处理池上侧,排放管安装节流阀,生态处理池从上至少依次包括腐殖土层、隔离层、蓄水层、缓渗层、沸石层和汇流层,腐殖土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汇流层设置有连接至清水池的排放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净化污水,垃圾容易分离,可避免反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生态净水土壤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环保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生态净水土壤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污水的土壤处理技术中,一般需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目前一般采用沉淀池和拦渣网,但是,现有技术中,这种容易将垃圾和沉淀混合在一起,不易分离,沉淀一般为泥土,可以作为肥料,而混合垃圾后很难分离,其次在土壤处理的过程中污水下渗过快,得不到有效处理,其次是由于土壤的毛细作用,温度较高时污水容易造成反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生态净水土壤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生态净水土壤系统,包括呈梯度布置的预处理池、厌氧生物处理池、土壤生态处理池和清水池;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滤渣笼,排污管连接至滤渣笼上侧,所述预处理池底部预留出沉淀空间,在预留的沉淀空间上侧设排水管连接至厌氧生物处理池,所述排水管安装控制阀;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内竖直陈列有若干的微生物载体模组,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底侧设排放管连接至土壤生态处理池上侧,排放管安装节流阀,所述生态处理池从上至少依次包括腐殖土层、隔离层、蓄水层、缓渗层、沸石层和汇流层,所述腐殖土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汇流层设置有连接至清水池的排放管。进一步的,滤渣笼高于预处理池上表面。进一步的,还包括起重行车,用于悬挂和提起滤渣笼。进一步的,隔离层采用10-20目的天然河沙。进一步的,蓄水层和汇流层采用鹅卵石。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结合微生物和土壤的生态处理技术来有效消除污水中的N、P和有机物等,去除有害物质,预处理池可以将污泥等沉淀,同时分离垃圾等,采用了滤渣笼可以将垃圾与沉淀分开,而且垃圾的取出也更方便,土壤生态处理池的结构不仅可以净化污水,同时还可以避免污水因为土壤的毛细作用反向溢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处理池,11-滤渣笼,12-排污管,13-起重行车,14-排水管,15-控制阀,2-厌氧生物处理池,21-排放管,22-节流阀,3-微生物载体模组,4-土壤生态处理池,41-腐殖土层,42-隔离层,43-蓄水层,44-缓渗层,45-沸石层,46-汇流层,5-挺水植物,6-清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生态净水土壤系统,包括呈梯度布置的预处理池1、厌氧生物处理池2、土壤生态处理池4和清水池6;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滤渣笼11,排污管12连接至滤渣笼11上侧,所述预处理池1底部预留出沉淀空间,在预留的沉淀空间上侧设排水管14连接至厌氧生物处理池2,所述排水管14安装控制阀15;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2内竖直陈列有若干的微生物载体模组3,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2底侧设排放管21连接至土壤生态处理池4上侧,排放管21安装节流阀22,所述生态处理池从上至少依次包括腐殖土层41、隔离层42(隔离层42可以起到避免毛细倒吸的作用,防止污水反溢至地面,同时可以过滤固体悬浮物的作用,使其为腐殖土层41补充有机物和矿物质及营业等)、蓄水层43、缓渗层44(可采用黏土压实,主要作用是使水能保持在蓄水层43内一定时间,便于挺水植物5的吸收和处理)、沸石层45(除去游离状态的N、P元素等,形成鸡屎石,作为挺水植物5根系的肥料)和汇流层46,所述腐殖土层41上种植有挺水植物5(芦苇类、野慈菇、柳、赤杨等,根系粗大,可以在高湿度,低氧的环境长大,有呼吸根系,其根系可以贯穿至沸石层45),所述汇流层46设置有连接至清水池6的排放管21。具体的,滤渣笼11高于预处理池1上表面,这样可以储存一定的悬浮垃圾,保证预处理池1接近溢满的时候悬浮垃圾不会从滤渣笼11内溢出。具体的,还包括起重行车13,用于悬挂和提起滤渣笼11。具体的,隔离层42采用10-20目的天然河沙。具体的,蓄水层43和汇流层46采用鹅卵石。本技术结合微生物和土壤的生态处理技术来有效消除污水中的N、P和有机物等,去除有害物质,预处理池1可以将污泥等沉淀,同时分离垃圾等,采用了滤渣笼11可以将垃圾与沉淀分开,而且垃圾的取出也更方便,土壤生态处理池4的结构不仅可以净化污水,同时还可以避免污水因为土壤的毛细作用反向溢出。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生态净水土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梯度布置的预处理池、厌氧生物处理池、土壤生态处理池和清水池;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滤渣笼,排污管连接至滤渣笼上侧,所述预处理池底部预留出沉淀空间,在预留的沉淀空间上侧设排水管连接至厌氧生物处理池,所述排水管安装控制阀;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内竖直陈列有若干的微生物载体模组,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底侧设排放管连接至土壤生态处理池上侧,排放管安装节流阀,所述生态处理池从上至少依次包括腐殖土层、隔离层、蓄水层、缓渗层、沸石层和汇流层,所述腐殖土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汇流层设置有连接至清水池的排放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生态净水土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梯度布置的预处理池、厌氧生物处理池、土壤生态处理池和清水池;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滤渣笼,排污管连接至滤渣笼上侧,所述预处理池底部预留出沉淀空间,在预留的沉淀空间上侧设排水管连接至厌氧生物处理池,所述排水管安装控制阀;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内竖直陈列有若干的微生物载体模组,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底侧设排放管连接至土壤生态处理池上侧,排放管安装节流阀,所述生态处理池从上至少依次包括腐殖土层、隔离层、蓄水层、缓渗层、沸石层和汇流层,所述腐殖土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汇流层设置有连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硕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格淋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