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36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线缆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包括:底座、缠绕机构、放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底座上并排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两者之间形成缠绕空间,第一支撑块上的第一导向孔与第二支撑块上的第二导向孔同轴;缠绕机构包括缠绕组件和驱动其转动的第一电机,缠绕组件位于缠绕空间内,用于连接并带动缠绕带在缠绕空间内绕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的轴做圆周运动;放料机构包括位于缠绕空间外部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并且与底座转动连接的放料转盘;收料机构包括位于缠绕空间外部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的收料转盘和驱动其转动的第二电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了对线缆的自动化缠绕包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包裹缠绕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线缆包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包裹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弱电线缆的保护,主要是采用塑料缠绕带进行包裹或者将线缆放置在PVC管内的方式进行保护,其中,塑料缠绕带进行包裹保护的方式较为广泛应用。目前,在采用塑料缠绕带对线缆进行包裹时,是通过人工手动缠绕的方式进行包裹的,该种方式工作效率低,并且塑料带缠绕包裹的紧密程度因人而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实现对线缆的自动化缠绕包裹,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缠绕机构、放料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底座上并排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各自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带第一导向孔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带第二导向孔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同轴,并且用于供线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缠绕空间;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缠绕组件和驱动所述缠绕组件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缠绕组件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内,用于连接缠绕带并带动缠绕带在所述缠绕空间内绕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做圆周运动;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料转盘,所述放料转盘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放料转盘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外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缠绕组件供应线缆;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转盘和驱动所述收料转盘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收料转盘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外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线缆。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缠绕组件还包括环形转轮,所述环形转轮的内周壁连接有用于与缠绕带连接的卷盘,所述环形转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并且所述环形转轮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环形转轮带动所述卷盘在所述缠绕空间内绕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做圆周运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环形转轮的内周壁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环形转轮固定,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卷盘可拆卸连接。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环形转轮面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面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环形转轮面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面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外周壁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环绕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环槽内,并且在所述第一环槽内沿着所述环形转轮的圆周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外周壁连接有若干第二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环绕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环槽内,并且在所述第二环槽内沿着所述环形转轮的圆周方向滑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以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环槽的内侧壁还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与所述第一环槽相连通,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并且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沿着述环形转轮的圆周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环槽的内侧壁还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与所述第二环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并且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沿着述环形转轮的圆周方向滑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环形转轮的外周壁设有齿牙,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啮合传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各自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各自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且间隔设置;所述齿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所述齿轮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连接孔内,并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一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连接孔外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放料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放料转盘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缠绕空间外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各自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各自的另一端均设有同轴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导向孔的轴线为相互垂直的异面直线;所述放料转盘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放料转盘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伸出一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连接孔外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两个相互隔间的第三支架,两个所述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外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三支架各自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两个所述第三支架各自的另一端均设有同轴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相平行;所述收料转盘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支架之间,所述收料转盘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三支架的第三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至一所述第三支架的第三连接孔外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底座、缠绕机构、放料机构和收料机构,使用时,先将放料转盘中线缆的一端抽出,依次穿过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之后固定于收料转盘上,通过两个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对线缆进行支撑和导向作用,使得线缆从放料机构的放料转盘移动到收料机构的收料转盘过程中不易发生拉扯扭曲,可以对线缆起到保护作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缠绕组件带动缠绕带在缠绕空间内绕位于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之间线缆的外周做圆周运动,从而实现对线缆位于缠绕空间内的部分进行包裹缠绕,第二电机驱动收料转盘转动,使得收料转盘将线缆中已完成包裹缠绕带的部分从缠绕空间内抽离,同时将放料转盘中未包裹缠绕带的线缆部分移入缠绕空间,从而实现线缆自动化包裹。相对于传统通过人工进行包裹缠绕的方式,该种方式可以实现对线缆进行自动化缠绕包裹,并且缠绕均匀、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包裹缠绕装置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缠绕机构、放料机构和收料机构;/n所述底座上并排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各自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带第一导向孔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带第二导向孔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同轴,并且用于供线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缠绕空间;/n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缠绕组件和驱动所述缠绕组件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缠绕组件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内,用于连接缠绕带并带动缠绕带在所述缠绕空间内绕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做圆周运动;/n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料转盘,所述放料转盘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放料转盘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外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缠绕组件供应线缆;/n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转盘和驱动所述收料转盘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收料转盘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外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线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缠绕机构、放料机构和收料机构;
所述底座上并排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各自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带第一导向孔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带第二导向孔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同轴,并且用于供线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缠绕空间;
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缠绕组件和驱动所述缠绕组件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缠绕组件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内,用于连接缠绕带并带动缠绕带在所述缠绕空间内绕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做圆周运动;
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料转盘,所述放料转盘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放料转盘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外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缠绕组件供应线缆;
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转盘和驱动所述收料转盘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收料转盘位于所述缠绕空间外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件还包括环形转轮,所述环形转轮的内周壁连接有用于与缠绕带连接的卷盘,所述环形转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并且所述环形转轮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环形转轮带动所述卷盘在所述缠绕空间内绕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做圆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转轮的内周壁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环形转轮固定,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卷盘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转轮面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面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环形转轮面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面设有第二环槽;
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外周壁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环绕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环槽内,并且在所述第一环槽内沿着所述环形转轮的圆周方向滑动;
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外周壁连接有若干第二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环绕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环槽内,并且在所述第二环槽内沿着所述环形转轮的圆周方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包裹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以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环槽的内侧壁还设有第一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晶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