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35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支撑竖板、支撑横板、电机,工作台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竖板,在两个支撑竖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板,在支撑横板上设置有电机;在工作台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卷筒定位机构、第一张拉机构、第二张拉机构和压线机构组成,在卷筒定位机构下方的工作台上挖设有通孔,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卷筒定位机构底部的第一连杆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杆位于卷筒定位机构底部中间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对卷筒快速固定,还能解决纬线在缠绕过程中,出现局部松弛情况,避免卷筒上的纬线出现下滑或凌乱不堪的情况,实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了产品的次品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纬线传输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纬线收卷用的传输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纺织机织布用的纬线都是成卷、成辊的,而成辊状的纬线需要提前通过绕线设备将纬线生产成同一规格的辊状线卷,在进行绕线操作时,经常会出现局部松弛或下垂的情况,严重影响纬线收卷的质量,会使缠绕在卷辊上的纬线出现松弛或凌乱不堪的情况,严重影响后续纬线在纺织机上的使用,降低了绕线成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纬线传输机构,避免缠绕在卷辊上的纬线出现松弛或凌乱不堪的情况,降低了绕线的次品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支撑竖板、支撑横板、电机,所述工作台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竖板,在所述两个支撑竖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板,在所述支撑横板上设置有电机;在所述工作台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卷筒定位机构、第一张拉机构、第二张拉机构和压线机构,在所述卷筒定位机构下方的工作台上挖设有通孔,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卷筒定位机构底部的第一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位于卷筒定位机构底部中间的位置处。所述卷筒定位机构由托盘、柱状插块、定位螺栓柱和顶部限位圆盘组成,在所述托盘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杆,在托盘底部设置有第一围板,在所述第一围板底部设置有环状定位板,在所述环状定位板的底部镶嵌有滚珠,所述第一围板对应工作台的位置处挖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第一围板的底部位于环状凹槽内,所述环状定位板与环状凹槽转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托盘上设置有柱状插块,在所述柱状插块的中间位置处挖设有柱状分布的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环状围板,所述环状围板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在所述环状围板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定位螺栓柱,在所述定位螺栓柱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限位圆盘;所述第一凹槽与环形围板之间形成环状分布的空间,所述顶部限位圆盘底面对应环状分布的空间的位置处挖设有第二环状凹槽。所述第一张拉机构由支撑架、活动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组成,所述支撑架为两个,分别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滚轮通过连接轴与两个支撑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滚轮与连接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支撑架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两个所述支撑架外侧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栓柱所述第一定位螺栓柱为两个,在每个所述第一定位螺栓柱上分别套设有活动板,在每个位于活动板外部的第一定位螺栓柱上分别拧有配套螺母,在每个螺母右侧的活动板上分别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在所述第一导向管对应支撑架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每个所述支撑架侧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且第一定位孔呈与活动板上下摆动的一致的弧状分布;在所述第一导向管内旋转插设有第一导向螺栓,且所述第一导向螺栓插设在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内;在两个所述活动板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张拉机构由竖板、连接柱、圆盘、第三滚轮和移动板组成,所述竖板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圆盘与工作台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圆盘的中间位置处挖设有第一竖状凹槽、在所述第一竖状凹槽的两侧呈对称状挖设有第二竖状凹槽,在所述第二竖状凹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至少为五个,且呈竖状分布;在所述第一竖状凹槽内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状凹槽两端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移动板底部对应第一竖状凹槽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底部连接块,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一底部连接块与第二支撑柱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底部连接块套设在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移动板底部对应第二竖状凹槽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竖状凹槽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移动板对应第二定位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导向管,在所述第二导向管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第二定位螺栓的端部插设在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内;所述第三滚轮的轴与移动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第三滚轮上设置有纬线凹槽。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的中间位置处分别挖设有环状分布的纬线凹槽,且第一滚轮的纬线凹槽和第二滚轮的纬线凹槽上、下相对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部环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第一底部连接块下侧面弹性接触在一起。所述压线机构由第二竖板、第二移动板、第二弹簧、第四竖状凹槽、活动轮和固定轮组成,所述第二竖板设置在工作台上,在所述第二竖板上挖设有第四竖状凹槽,在所述第四竖状凹槽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每侧的第三定位孔至少为五个,且呈竖状分布;在所述第四竖状凹槽内设置有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竖状凹槽上、下端面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移动板通过第三底部连接块与第三支撑柱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移动板对应第三定位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三导向管,在所述第三导向管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三定位螺栓;所述第二底部连接块套设在第三支撑柱上,在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外部环绕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第二底部连接块的上端面弹性接触在一起;所述活动轮的轮轴与第二移动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四竖状凹槽下方的第二竖板上设置有固定轮,所述固定轮的轴与第二竖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轮的轮轴与第二移动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轮和固定轮上分别设置有环状分布的纬线凹槽,且活动轮的纬线凹槽与固定轮的纬线凹槽上、下相对应。所述顶部限位圆盘右端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顶部导向管,在所述顶部导向管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顶部定位螺栓,所述顶部定位螺栓贯穿至第二环状凹槽内。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卷筒定位机构,可以快速将卷线轴筒固定在该装置内,通过启动电机,快速完成绕线操作,待绕线完成后,将卷好的线筒取出,再放入新的线筒即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张拉机构和第二张机构,可以对纬线的中部及端部进行拉紧调节,避免纬线中部出现下垂或松弛的情况,提高了绕线的工作效率,保证了绕线的质量。3、本技术通过设置压线机构,能快速对纬线进行压紧,便于第一张拉机构和第二张拉机构的使用;通过设置第二移动板,可调节固定轮和活动轮之间的间距,从而根据情况调节压线的松紧度。4、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架两侧面设置活动板,活动板可围绕第一定位螺栓上下移动,从而改变纬线局部的松紧度,保证绕线操作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卷筒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张拉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移动板及第三滚轮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压线机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活动轮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中,A表示缠绕在滚筒外壁上的纬线,B表示卷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参见图1-图7,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1)、支撑竖板(2)、支撑横板(3)、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竖板(2),在所述两个支撑竖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板(3),在所述支撑横板(3)上设置有电机(4);在所述工作台(1)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卷筒定位机构、第一张拉机构、第二张拉机构和压线机构,在所述卷筒定位机构下方的工作台(1)上挖设有通孔,所述电机(4)的转轴(4-1)通过联轴器(4-2)与卷筒定位机构底部的第一连杆(5-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5-1)位于卷筒定位机构底部中间的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1)、支撑竖板(2)、支撑横板(3)、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竖板(2),在所述两个支撑竖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板(3),在所述支撑横板(3)上设置有电机(4);在所述工作台(1)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卷筒定位机构、第一张拉机构、第二张拉机构和压线机构,在所述卷筒定位机构下方的工作台(1)上挖设有通孔,所述电机(4)的转轴(4-1)通过联轴器(4-2)与卷筒定位机构底部的第一连杆(5-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5-1)位于卷筒定位机构底部中间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定位机构由托盘(5)、柱状插块(6)、定位螺栓柱(7)和顶部限位圆盘(8)组成,在所述托盘(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杆(5-1),在托盘(5)底部设置有第一围板(6-1),在所述第一围板(6-1)底部设置有环状定位板(6-2),在所述环状定位板(6-2)的底部镶嵌有滚珠(6-3-1),所述第一围板(6-1)对应工作台(1)的位置处挖设有环状凹槽(1-A),所述第一围板的底部位于环状凹槽(1-A)内,所述环状定位板(6-2)与环状凹槽(1-A)转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托盘(5)上设置有柱状插块(6),在所述柱状插块(6)的中间位置处挖设有柱状分布的第一凹槽(6-4),在所述第一凹槽(6-4)的内部设置有环状围板(6-1-A),所述环状围板(6-1-A)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在所述环状围板(6-1-A)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定位螺栓柱(7),在所述定位螺栓柱(7)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限位圆盘(8);所述第一凹槽(6-4)与环形围板(6-3)之间形成环状分布的空间,所述顶部限位圆盘(8)底面对应环状分布的空间的位置处挖设有第二环状凹槽(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拉机构由支撑架(9)、活动板(11)、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6)组成,所述支撑架(9)为两个,分别位于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滚轮(10)通过连接轴与两个支撑架(9)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滚轮(10)与连接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支撑架(9)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两个所述支撑架(9)外侧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栓柱(12),所述第一定位螺栓柱(12)为两个,在每个所述第一定位螺栓柱(12)上分别套设有活动板(11),在每个位于活动板(11)外部的第一定位螺栓柱(12)上分别拧有配套螺母(12-1),在每个螺母(12-1)右侧的活动板(11)上分别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13),在所述第一导向管(13)对应支撑架(9)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4),每个所述支撑架(9)侧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14),且第一定位孔(14)呈与活动板(11)上下摆动的一致的弧状分布;在所述第一导向管(13)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一导向螺栓(13-1),且所述第一导向螺栓(13-1)插设在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4)内;在两个所述活动板(11)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5),在所述第一支撑柱(15)上设置有第二滚轮(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纬线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拉机构由竖板(17)、连接柱(17-1)、圆盘(18)、第三滚轮(23)和移动板(22)组成,所述竖板(17)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圆盘(18)与工作台(1)通过连接柱(17-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圆盘(18)的中间位置处挖设有第一竖状凹槽(20)、在所述第一竖状凹槽(20)的两侧呈对称状挖设有第二竖状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淮滨县永常织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