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25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内壁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传送带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具有卡扣和卡杆,卡扣和卡杆相适配,支撑滚轴带动传送带运作时比起传统的传送带可以更加平稳,卡扣和卡杆之间相互的固定和牵引作用可以让传送带不会跑偏,由于现有的大多数传送带在运行时输送带跑偏是最常见的故障,每次跑偏之后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维修,跑偏位移角度过大没被发现的话还会导致传送带受损减少使用寿命,而卡扣和卡杆可以很好的解决传送带发生跑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
本技术涉及传送带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
技术介绍
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传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送带运行时输送带跑偏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跑偏的原因有多种,其主要原因是安装精度低和日常的维护保养差。安装过程中,头尾滚筒、中间托辊之间尽量在同一中心线上,并且相互平行,以确保输送带不偏或少偏。另外,带子接头要正确,两侧周长应相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跑偏,则要作以下检查以确定原因,进行进行调整。由于现有的大多数传送带在运行时输送带跑偏是最常见的故障,每次跑偏之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维修,如果跑偏角度过大没被发现的话还会导致传送带受损,减少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旨在解决传送带发生跑偏位移的问题。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内壁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传送带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两个所述底座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动力滚轴。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相异步电机,所述三相异步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三相异步电机的一端与动力滚轴的正面相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底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滚轴。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滚轴和动力滚轴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卡扣相啮合。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底座相对一侧的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对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集灰盒,所述集灰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传送带底部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卡扣,卡扣和支撑滚轴上的卡杆相适配,支撑滚轴带动传送带运作时比起传统的传送带可以更加平稳,而且卡扣和卡杆之间相互的固定和牵引作用可以让传送带不会跑偏,由于现有的大多数传送带在运行时输送带跑偏是最常见的故障,每次跑偏之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维修,如果跑偏角度过大没被发现的话还会导致传送带受损,减少传送带的使用寿命,而卡扣和卡杆可以很好的解决传送带发生跑偏位移的问题,底座上还设置有毛刷,毛刷可以清扫传送带的表面,保持传送带表明干净,毛刷的下方设置有集灰盒,集灰盒可以方便工作人员一次性收集清理集灰盒中的脏污,集灰盒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底座上,可以快速拆卸、安装方便。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传送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传动带的结构示意右视图;图4为图2所示动力滚轴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1、传送带;2、卡扣;3、卡杆;4、支撑滚轴;5、支撑杆;6、固定板;7、连接杆;8、底座;9、底板;10、壳体;11、支撑板;12、三相异步电机;13、动力滚轴;14、毛刷;15、把手;16、支架;17、集灰盒;18、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包括传送带1,传送带1内壁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2,传送带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底座8,两个底座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9,两个底座8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动力滚轴13,传送带1底部两侧的卡扣2与卡杆3可以起到一个相互固定牵制的效果,防止传送带1发生跑偏。请参阅图3,其中一个底座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0,壳体10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相异步电机12,三相异步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0且延伸至壳体10的外部,三相异步电机12的一端与动力滚轴13的正面相固定连接。请参阅图2,两个底座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两个支撑杆5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滚轴4,支撑滚轴4给传送带1提供一个支撑的力,这样在运送较重的物品时不会造成传送带1表面塌陷。请参阅图2,支撑滚轴4和动力滚轴1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杆3,卡杆3与卡扣2相啮合,动力滚轴13带动卡杆3转动,卡杆3带动卡扣2移动,卡扣2带动传送带1移动,传送带1移动时也通过卡扣2带动支撑滚轴4旋转。请参阅图3,两个底座8相对一侧的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8,两个滑块18相对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集灰盒17,集灰盒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5,集灰盒17通过滑块18滑动安装在底座8上,可以快速拆卸、安装方便,集灰盒17内盛满后通过拉动把手15将集灰盒17连带着滑块18从底座8中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内壁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2),所述传送带(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底座(8),两个所述底座(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9),两个所述底座(8)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动力滚轴(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内壁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2),所述传送带(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底座(8),两个所述底座(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9),两个所述底座(8)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动力滚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底座(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相异步电机(12),所述三相异步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0)且延伸至壳体(10)的外部,所述三相异步电机(12)的一端与动力滚轴(13)的正面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检用传送带的内部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运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