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重新对应功能的电子系统,包括一存储单元、一重新对应单元及一微处理器。存储单元至少具有一第一记忆区块及一第二记忆区块,第一记忆区块及第二记忆区块各具有一共享区及一非共享区,其中第一记忆区块及第二记忆区块的共享区分别存放有一寻址对照表及至少一重新对应程序代码,第一记忆区块及第二记忆区块的非共享区存放有至少一原始程序代码。重新对应单元接收一地址数据、一记忆区块选择数据及一虚拟对应数据,并依据虚拟对应数据及记忆区块选择数据产生一实体记忆区块选择数据,及依据虚拟对应数据及地址数据产生一实体地址数据。微处理器依据实体记忆区块选择数据及实体地址数据自第一记忆区块或第二记忆区块取得原始程序代码,或自第二记忆区块取得重新对应程序代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子系统,特别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要使一电子系统能够运作是需要许多技术的整合,例如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以光驱为例,于光驱中需要不同的硬件、软件或固件的配合,才能使光驱正常运作,其中有着一个存放光驱重要程序、数据或程序代码的地方,而这些程序、数据或程序代码因无法任意由一般使用者更改,即称之为固件。一般利用一套固件程序开发工具,例如Keil C的C51,来作电子系统固件程序的编译(compile)和连结(Link),再将固件程序刻录于电子系统存放固件程序的记忆区块之中,而一般光驱的每一记忆区块容量为64KB,当固件程序的档案大于64KB则必须使用两个记忆区块来存放固件程序。请参照图1所示,一个第一记忆区块(bank)B1的布局可以分为共享区(common area)31及非共享区(non-common area)32两个部分,于共享区31中存放重要的程序、数据及寻址对照表(addressing-table),而于非共享区32中主要是存放程序代码。请参照图2所示,当固件程序的档案为256KB则需要4个记忆区块B1、B2、B3、B4来存放固件程序,且于每个记忆区块的共享区31中皆存在有相同的寻址对照表311,当一微处理器20接收到各具有一位的一地址数据D0及一记忆区块选择数据S11及S12,则微处理器20会依据地址数据D0及记忆区块选择数据S11、S12而至对应地址的记忆区块存取函式,进而执行函式的内容,举例来说若微处理器20所接收的地址数据Do及记忆区块选择数据S11及S12指向第一记忆区块B1的一第一程序代码321的地址时,则微处理器20即至指定地址存取第一程序代码321并执行其内容,若第一程序代码321的内容欲调用第三记忆区块B3的第二程序代码322时,其动作是先调用位于第一记忆区块B1的共享区31的寻址对照表311,再由第一记忆区块B1的寻址对照表311对应至第三记忆区块B3的寻址对照表311,接着,由第三记忆区块B3的寻址对照表311调用位于第三记忆区块B3的第二程序代码322,才完成调用动作。然而,每个记忆区块的共享区的内容皆是相同的,如此将造成记忆区块空间的浪费,对于要求效率及使用率的现代科技来说,实不符合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记忆区块的共享区实属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具重新对应的电子系统包括一存储单元、一重新对应单元及一微处理器。存储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一记忆区块及一第二记忆区块,第一记忆区块及第二记忆区块各具有一共享区及一非共享区,其中第一记忆区块及第二记忆区块的共享区分别存放有一寻址对照表及至少一重新对应程序代码,第一记忆区块及第二记忆区块的非共享区存放有至少一原始程序代码。重新对应单元接收一地址数据、一记忆区块选择数据及一虚拟对应数据,并依据虚拟对应数据及记忆区块选择数据产生一实体记忆区块选择数据,及依据虚拟对应数据及地址数据产生一实体地址数据。微处理器依据实体记忆区块选择数据及实体地址数据自第一记忆区块或第二记忆区块取得原始程序代码,或自第二记忆区块取得重新对应程序代码。本专利技术亦揭露一种产生具重新对应功能记忆区块的方法,其与至少一第一记忆区块及一第二记忆区块配合,其中第一记忆区块及第二记忆区块具有一共享区及一非共享区,第一记忆区块的共享区中存放有一寻址对照表,第一记忆区块的非共享区及第二记忆区块的非共享区分别存放有至少一原始程序代码,产生具重新对应功能记忆区块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将至少一重新对应程序代码寻址于至少一虚拟记忆区块中,接着,将虚拟记忆区块中的重新对应程序代码转移至第二记忆区块的共享区,以产生具重新对应功能记忆区块。承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重新对应功能的电子系统,将记忆区块中原本内容皆相同的共享区的寻址对照表,于固件程序开发阶段时,仅保留一组,再将其余记忆区块的共享区存入新增的重新对应程序代码,再于光驱系统中利用重新对应单元及虚拟对应数据来判断是要存取原始程序代码或是重新对应程序代码,以达到充分利用记忆区块的共享区。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现有技术的记忆区块布局的一示意图;图2为显示现有技术的电子系统的一部份示意图;图3为显示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产生具重新对应功能记忆区块的方法的一示意图;以及图4为显示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具重新对应功能的电子系统的一部份示意图。组件符号说明10电子系统20微处理器30存储单元31共享区311寻址对照表312第二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13第三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14第四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2非共享区40重新对应单元B1第一记忆区块B2第二记忆区块B3第三记忆区块B4第四记忆区块 VB1第一虚拟记忆区块VB2第二虚拟记忆区块VB3第三虚拟记忆区块VB4第四虚拟记忆区块D0地址数据D1原始地址数据D1’实体地址数据F1第一原始程序代码F2第二原始程序代码S0原始记忆区块选择数据S1第一原始记忆区块选择数据S1’第一实体记忆区块选择数据S2第二原始记忆区块选择数据S2’第二实体记忆区块选择数据S11第一记忆区块选择数据S12第二记忆区块选择数据321 第一程序代码322 第二程序代码R1虚拟对应数据S0’实体记忆区块选择数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产生具重新对应功能记忆区块的方法,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请参照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产生具重新对应功能记忆区块的方法以电子系统的固件程序为例,与一第一记忆区块B1、一第二记忆区块B2、一第三记忆区块B3及一第四记忆区块B4配合,各记忆区块的大小为64KB,且每一记忆区块各具有一共享区31及一非共享区32。一般来说,共享区31与非共享区32的容量比值约为1∶5,然而,于本专利技术中并不加以限制,也不需限制使用多少个记忆区块、每个记忆区块的容量大小等等的细节。第一记忆区块B1的共享区31中存放有一寻址对照表311,各记忆区块的非共享区32分别存放有至少一原始程序代码。于本实施例中,每一原始程序代码及寻址对照表的地址由一16位的二进制码(binary code)代表,而产生具重新对应功能记忆区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一固件程序开发工具(例如为Keil C的C51)产生一第一虚拟记忆区块VB1、一第二虚拟记忆区块VB2、一第三虚拟记忆区块VB3、一第四虚拟记忆区块VB4。接着,将欲新增的多个第二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12、第三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13、第四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14分别寻址至第二虚拟记忆区块VB2、第三虚拟记忆区块VB3、第四虚拟记忆区块VB4。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12、第三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13及第四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14的地址分别以第二虚拟记忆区块VB2、第三虚拟记忆区块VB3及第四虚拟记忆区块VB4的32KB为起点的地址。接着利用固件程序开发工具将固件程序编译连接(Compile/Link),此时共有八个记忆区块,在编译连结后所产生的档案大小为512KB,然而,电子系统的固件程序为256KB,因此接下来则需将于各虚拟记忆区块中的重新对应程序代码转移至对应的记忆区块,于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虚拟记忆区块VB2的第二重新对应程序代码312转移至第二记忆区块B2的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生具重新对应功能记忆区块的方法,其与至少一第一记忆区块及一第二记忆区块配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记忆区块及该第二记忆区块具有一共享区及一非共享区,该第一记忆区块的共享区中存放有一寻址对照表,该第一记忆区块的非共享区及该第二记忆区块的非共享区分别存放有至少一原始程序代码,该产生具重新对应功能记忆区块的方法包含:将至少一重新对应程序代码寻址于至少一虚拟记忆区块中;以及将该虚拟记忆区块中的该重新对应程序代码转移至该第二记忆区块的共享区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孟煌,张定隆,苏浩坤,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