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22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5
一种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包括:料桶,所述料桶下方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设有阀门接头,所述出料管侧面设有连接通孔;回风补气装置,包括均风器、输气软管一、输气软管二、电磁阀,所述均风器包括均风片与腔体,所述均风器的均风片一侧与连接通孔相连,所述均风片上设有若干扇形通孔与扇形叶片,所述腔体通过输气软管一与电磁阀一侧连接,电磁阀另一侧设有输气软管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储料桶下部锥形,出料顺畅;电磁阀电源与吸料机联动,同时工作提高效率;腔体为锥形可以增大压缩空气的出风面积,配合均风片使气流均匀分布至管道中;扇形叶片倾斜设置可使出风变为旋转气流,减少原料在管道下部的沉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
本技术属于储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
技术介绍
TPU颗粒需要先干燥将含水率控制在0.02%以内才能生产,若有微量水气渗入在会造成质量瑕疵,TPU料从料桶出料和在不同设备设备间的移动是以抽真空产生负压的方式进行,在产生负压的同时容易因设备自身的缝隙或各连接处的缝隙而造成外界的空气被抽入设备中,造成本已烘干的原料又接触到带有水分的一般空气,而无法将TPU料有效控制到0.02%以下的含水率,造成生产质量不稳定。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储料设备上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抵消抽料时负压的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高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抵消抽料时负压的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包括:料桶,所述料桶下方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设有阀门接头,所述出料管侧面设有连接通孔;回风补气装置,包括均风器、输气软管一、输气软管二、电磁阀,所述均风器包括均风片与腔体,所述均风器的均风片一侧与连接通孔相连,所述均风片上设有若干扇形通孔与扇形叶片,所述腔体通过输气软管一与电磁阀一侧连接,电磁阀另一侧设有输气软管二。进一步的,所述料桶下部为锥形,最小直径与出料管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阀门接头连通至吸料机,所述电磁阀的电源与吸料机联动,吸料机工作时电磁阀通电工作。进一步的,所述输气软管二通入压缩的干燥空气。进一步的,所述腔体为锥形,腔体上设有螺纹接头。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叶片与扇形通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扇形叶片之间夹角相同,扇形叶片倾斜设置在均风片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1、储料桶下部锥形,出料顺畅;2、电磁阀电源与吸料机联动,同时工作提高效率;3、腔体为锥形可以增大压缩空气的出风面积,配合均风片使气流均匀分布至管道中;4、扇形叶片倾斜设置可使出风变为旋转气流,减少原料在管道下部的沉积。附图说明图1为料桶整体示意图;图2为均风器示意图;图3为均风器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输料软管与电磁阀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4,其中:100、料管;110、出料管;110-1、连接通孔;111、阀门接头;200、回风补气装置;211、输气软管一;212、输气软管二;300、均风器;310、均风片;311、扇形叶片;312、扇形通孔;320、腔体;321、螺纹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一:本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包括:料桶100,所述料桶100下方设有出料管110,所述出料管一端设有阀门接头111,所述出料管侧面设有连接通孔110-1;回风补气装置200,包括均风器300、输气软管一211、输气软管二212、电磁阀220,所述均风器300包括均风片310与腔体320,所述均风器300的均风片310一侧与连接通孔110-1相连,所述均风片310上设有若干扇形叶片311与扇形通孔312,所述腔体320通过输气软管一211与电磁阀220一侧连接,电磁阀220另一侧设有输气软管二212。TPU颗粒需要先干燥将含水率控制在0.02%以内才能生产,若有微量水气渗入在会造成质量瑕疵,TPU料从料桶中出料和在不同设备设备间的移动是以抽真空产生负压的方式将TPU料从料桶中抽送到下一台设备中,在产生负压的同时容易因设备自身的缝隙或各连接处的缝隙而造成外界的空气被抽入设备中,造成本已烘干的原料又接触到带有水分的一般空气,而无法将TPU料有效控制到0.02%以下的含水率,造成生产质量不稳定。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通过回风补气装置通入200压缩的干燥空气,抵消因抽中空而导致的设备内外压差,避免将外界的一般空气吸入设备,维持良好的干燥效果,均风器300可以使通入的压缩干燥气体由小截面气流转变为均匀的螺旋气流,更好的带动原料输送。具体使用时,打开阀门接头111,打开连接的吸料机电源,料桶100从出料管110出料,回风补气装置200运作,为设备通入压缩的干燥空气,带动原料输送。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料桶100下部为锥形,最小直径与出料管110直径相同。如此设置,可以使料桶100内的原料在出料时,更加顺畅的从料桶进入出料管,减少堵塞的情况,提高出料的效率。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阀门接头111连通至吸料机,所述电磁阀220的电源与吸料机联动,吸料机工作时电磁阀220通电工作。所述输气软管二212通入压缩的干燥空气。电磁阀220的电源与吸料机联动,可以使打开吸料机的同时打开电磁阀220,无需单独操作打开电磁阀200,提高工作效率,也保证了吸料机与电磁阀220的同步工作,保证在吸料时有干燥气体通入,排除工作失误的可能性。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腔体320为锥形,腔体320上设有螺纹接头321用于连接输气软管一211。腔体320设计为锥形,可以使较小直径的输气软管一211通入的小截面气流,扩大为大截面气流,使气流能更好的充满整个出料管110及后续管道,腔体320上的螺纹接头321连接输气软管一211,可以保证非常良好的气密性。实施例五: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扇形叶片311与扇形通孔312一一对应设置,且扇形叶片311之间间隔夹角相同,扇形叶片311倾斜设置在均风片310上。倾斜设置的扇形叶片311可以使腔体320的出风变为旋转气流,进一步的使气流充满整个出料管110及后续管道,旋转气流也可以带动沉积在管道底部的原料,提高原来输送的效率。上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单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描述的带回风补气的平台料桶实施例进行修改和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换,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n料桶(100),所述料桶(100)下方设有出料管(110),所述出料管一端设有阀门接头(111),所述出料管侧面设有连接通孔(110-1);/n回风补气装置(200),包括均风器(300)、输气软管一(211)、输气软管二(212)、电磁阀(220),所述均风器(300)包括均风片(310)与腔体(320),所述均风器(300)的均风片(310)一侧与连接通孔(110-1)相连,所述均风片(310)上设有若干扇形叶片(311)与扇形通孔(312),所述腔体(320)通过输气软管一(211)与电磁阀(220)一侧连接,电磁阀(220)另一侧设有输气软管二(2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桶(100),所述料桶(100)下方设有出料管(110),所述出料管一端设有阀门接头(111),所述出料管侧面设有连接通孔(110-1);
回风补气装置(200),包括均风器(300)、输气软管一(211)、输气软管二(212)、电磁阀(220),所述均风器(300)包括均风片(310)与腔体(320),所述均风器(300)的均风片(310)一侧与连接通孔(110-1)相连,所述均风片(310)上设有若干扇形叶片(311)与扇形通孔(312),所述腔体(320)通过输气软管一(211)与电磁阀(220)一侧连接,电磁阀(220)另一侧设有输气软管二(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风补气装置的平台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00)下部为锥形,最小直径与出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明志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南雄高分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