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14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生产部分以及打包部分;所述生产部分的进料端设置有供纸输送线,生产部分部分包括若干个架设于供纸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的生产模块,用于将各个生产模块提供的原纸叠压成型的成型模块,以及设置于成型模块出料端的分切模块;所述打包部分设置在分切模块的末端,其包括瓦楞纸暂存区,至少一个连接该瓦楞纸暂存区的点数打包模块,至少一个连接该点数打包模块的成品存货模块以及分配装车区。通过利用打包部分对瓦楞纸板实现自动点数打包,以及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自动选择装车,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
,具体为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生产瓦楞纸时,通常在原纸的更换以及成型后的瓦楞纸堆垛码放和后续打包发货,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操作,工作量大且无法提升效率。专利号为CN201621458766.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的一种全自动瓦楞纸板翻转错位堆码机及瓦楞纸板生产流水线,包括传送装置、瓦楞纸板翻转机和错位堆码装置,传送装置用于将瓦楞纸板输送且堆码成一叠,瓦楞纸板翻转机用于将一叠瓦楞纸板翻转,错位堆码装置将翻转后的瓦楞纸板错位堆码,瓦楞纸板翻转机包括机架和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本体和两个运输件。上述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全自动瓦楞纸板翻转错位堆码机及瓦楞纸板生产流水线,虽实现瓦楞纸板的错位叠加,但无法实现根据客户订单将瓦楞纸板分发打包并预装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通过利用打包部分对瓦楞纸板实现自动点数打包,以及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自动选择装车,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无法实现根据客户订单将瓦楞纸板分发打包并预装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生产部分以及打包部分;所述生产部分的进料端设置有供纸输送线,生产部分部分包括若干个架设于供纸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的生产模块,用于将各个生产模块提供的原纸叠压成型的成型模块,以及设置于成型模块出料端的分切模块;所述打包部分设置在分切模块的末端,其包括瓦楞纸暂存区,至少一个连接该瓦楞纸暂存区的点数打包模块,至少一个连接该点数打包模块的成品存货模块以及分配装车区。作为改进,所述供纸输送线的前端设置有原纸存储区,所述原纸存储区内设置有若干组原纸存放模块,相邻的原纸存放模块之间设置运输通道。作为改进,所述供纸输送线包括:上纸平台,所述上纸平台设置于所述原纸存储区的一侧;流转区,所述流转区设置于所述上纸平台的侧方,沿所述流转区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纸卷作轴向移动的传输导轨;以及纸卷运输装置,所述纸卷运输装置相对所述上纸平台设置于所述流转区的另一侧,所述纸卷运输装置包括纸卷更换通道和纸卷回用通道,所述纸卷更换通道与所述传输导轨同向设置,所述纸卷回用通道横卧设置于所述纸卷更换通道的尾端,该纸卷回用通道的尾部设置有将纸卷输送至所述流转区的二次进纸部和将纸卷输送至所述原纸存储区的回纸部。作为改进,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进纸流转车、回用流转车以及备用流转车,所述流转区的两端部设置有容纳所述进纸流转车、回用流转车和备用流转车的检修区。作为改进,所述生产模块包括:接纸机,所述接纸机设置于所述纸卷更换通道的一侧;以及无轴液压原纸架,所述无轴液压原纸架设置于所述纸卷更换通道和所述接纸机之间,其为所述接纸机更换纸卷。作为改进,所述纸卷更换通道包括进纸部、换纸部和出纸部,所述进纸部对应所述流转区设置,所述换纸部设置于所述无轴液压原纸架的正下方,所述出纸部对应连接所述纸卷回用通道。作为改进,所述瓦楞纸暂存区和所述点数打包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运模块,所述第一转运模块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轨道,以及约束于该第一轨道上且仅能沿所述第一轨道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转运车,所述第一转运车根据需求选择性从所述瓦楞纸暂存区转运不同规格的瓦楞纸。作为改进,所述成品存货模块以及分配装车区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运模块,所述第二转运模块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二轨道,以及约束于该第二轨道上且仅能沿所述第二轨道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二转运车,所述第二转运车根据需求选择性从所述成品存货模块转运不同打包好的成品。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转运车上设置有预装车模板,该预装车模板的腔体容纳体积与标准集装箱体积相适配。作为改进,所述分配装车区还设置有零散件装车通道,该零散件装车通道运送成品存货模块转运过来的零散瓦楞纸件。本技术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利用打包部分对瓦楞纸板实现自动点数打包,以及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自动选择装车,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大大提升;(2)本技术通过利用供纸输送线对生产模块快速更换纸卷,有效地减少了换纸时间,使得整个生产线工作高效;(3)本技术通过利用纸卷运输装置设置纸卷回用通道,使得加工使用后的余料纸卷能够及时重复回用或者回复入库,等待下一订单使用,该纸卷运输装置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的订单穿插选用不同材质及长度的原纸卷进行生产,无需等到瓦楞纸生产线批量生产完成后再更换不同纸卷生产,实现按需生产,避免成品积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自动打包装车、工作效率提升、按需生产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包装机械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生产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生产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纸卷更换通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打包部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转运模块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包括至少一个生产部分1以及打包部分2;所述生产部分1的进料端设置有供纸输送线11,生产部分1部分包括若干个架设于供纸输送线11的输送路径上的生产模块12,用于将各个生产模块12提供的原纸叠压成型的成型模块13,以及设置于成型模块13出料端的分切模块14;所述打包部分2设置在分切模块14的末端,其包括瓦楞纸暂存区21,至少一个连接该瓦楞纸暂存区21的点数打包模块22,至少一个连接该点数打包模块22的成品存货模块23以及分配装车区24。在本实施例中,供纸输送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生产部分(1)以及打包部分(2);所述生产部分(1)的进料端设置有供纸输送线(11),生产部分(1)部分包括若干个架设于供纸输送线(11)的输送路径上的生产模块(12),用于将各个生产模块(12)提供的原纸叠压成型的成型模块(13),以及设置于成型模块(13)出料端的分切模块(14);所述打包部分(2)设置在分切模块(14)的末端,其包括瓦楞纸暂存区(21),至少一个连接该瓦楞纸暂存区(21)的点数打包模块(22),至少一个连接该点数打包模块(22)的成品存货模块(23)以及分配装车区(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生产部分(1)以及打包部分(2);所述生产部分(1)的进料端设置有供纸输送线(11),生产部分(1)部分包括若干个架设于供纸输送线(11)的输送路径上的生产模块(12),用于将各个生产模块(12)提供的原纸叠压成型的成型模块(13),以及设置于成型模块(13)出料端的分切模块(14);所述打包部分(2)设置在分切模块(14)的末端,其包括瓦楞纸暂存区(21),至少一个连接该瓦楞纸暂存区(21)的点数打包模块(22),至少一个连接该点数打包模块(22)的成品存货模块(23)以及分配装车区(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纸输送线(11)的前端设置有原纸存储区(3),所述原纸存储区(3)内设置有若干组原纸存放模块(31),相邻的原纸存放模块(31)之间设置运输通道(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纸输送线(11)包括:
上纸平台(111),所述上纸平台(111)设置于所述原纸存储区(3)的一侧;
流转区(112),所述流转区(112)设置于所述上纸平台(111)的侧方,沿所述流转区(11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转运装置(1121),所述转运装置(11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纸卷作轴向移动的传输导轨(1122);以及
纸卷运输装置(113),所述纸卷运输装置(113)相对所述上纸平台(111)设置于所述流转区(112)的另一侧,所述纸卷运输装置(113)包括纸卷更换通道(1131)和纸卷回用通道(1132),所述纸卷更换通道(1131)与所述传输导轨(1122)同向设置,所述纸卷回用通道(1132)横卧设置于所述纸卷更换通道(1131)的尾端,该纸卷回用通道(1132)的尾部设置有将纸卷输送至所述流转区(112)的二次进纸部(11321)和将纸卷输送至所述原纸存储区(3)的回纸部(11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产瓦楞纸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1121)包括进纸流转车(11211)、回用流转车(11212)以及备用流转车(11213),所述流转区(112)的两端部设置有容纳所述进纸流转车(11211)、回用流转车(11212)和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可张华宇唐之用胡安心周新民何寿江
申请(专利权)人:楞谷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