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13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包括无人机本体和飞控系统,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面上连接有脚架,还包括连接于脚架底面的下安装壳,所述下安装壳内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前侧面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相机的安装板,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与飞控系统电连接。本固定架能够实现航测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根据需要上下、左右转动相机,以获取多方位多角度的航测影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航测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
技术介绍
无人机航测是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无人机与数码相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数字航摄技术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无人机与航空摄影测量相结合使得“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成为航空遥感领域的一个崭新发展方向,无人机航拍可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灾害应急与处理、国土监察、资源开发、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尤其在基础测绘、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测绘数据获取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航测无人机上附带有用于获取航测影像的相机,现有技术中相机一般通过相机固定架连接在航测无人机上,相机的拍摄角度固定,在无人机升空运行中操作人员无法根据需要调节相机的拍摄角度进而获得多方位多角度的航测影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能够实现航测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根据需要上下、左右转动相机,以获取多方位多角度的航测影像。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包括无人机本体和飞控系统,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面上连接有脚架,还包括连接于脚架底面的下安装壳,所述下安装壳内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前侧面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相机的安装板,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与飞控系统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安装壳上方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连接有锥齿轮箱,所述锥齿轮箱的输出轴连接于下安装壳顶部,所述上壳体侧面上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与锥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电机二与飞控系统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脚架上连接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前侧开设有滑动槽二,所述上壳体滑动连接于滑动槽二;所述上壳体顶面上连接有齿条杆,所述L形连接板后侧面上连接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杆啮合连接;所述电机三与飞控系统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壳体顶面上连接有导柱,所述L形连接板上连接有与导柱同轴的空心导杆,所述导柱与空心导杆的内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转动块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安装壳内侧面上开设有滑动槽一,所述滑动槽一上滑动连接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左右两端连接有螺杆,所述下安装壳侧面开设有容纳螺杆的上下滑口,所述螺杆上配合连接有螺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下安装壳内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前侧面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相机的安装板,转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一,电机一与飞控系统电连接。通过电机一可带动转动块上的安装板转动一定角度,这样工作人员在地面上可以通过控制电机一的转动进而实现对固定于安装板上的相机镜头上下角度调节,获得多方位多角度的航测影像;相机通过螺钉锁在安装板上,便于拆卸。2、下安装壳上方连接有上壳体,上壳体内连接有锥齿轮箱,锥齿轮箱的输出轴连接于下安装壳顶部,输入轴与电机二连接,电机二与飞控系统电连接。通过电机二的转动能够带动下安装壳的水平转动,这样工作人员在地面上可以通过控制电机二的转动进而实现对相机镜头左右角度调节。3、脚架上连接有L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前侧开设有滑动槽二,上壳体滑动连接于滑动槽二;上壳体顶面上连接有齿条杆,L形连接板后侧面上连接有电机三,电机三的输出轴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杆啮合连接;电机三与飞控系统电连接。电机三转动通过齿轮、齿条杆配合连接能带动上壳体及下方的相机上下运动,便于操作人员根据需要调节相机与无人机之间的间距。4、上壳体顶面上连接有导柱,L形连接板上连接有与导柱同轴的空心导杆,导柱与空心导杆的内孔滑动连接。通过导柱和空心导孔的配合连接能够增强固定架的整体可靠性,保证上壳体上下运动的直线度。5、安装板与转动块可拆卸连接,通过拆卸更换安装板,可使得本固定架能够固定不同大小型号的相机。6、下安装壳内侧面上开设有滑动槽一,滑动槽一上滑动连接有防尘板,防尘板左右两端连接有螺杆,下安装壳侧面开设有容纳螺杆的上下滑口,所述螺杆上配合连接有螺母。在不使用相机时,使得相机镜头朝上,并调节防尘板高度,使得防尘板盖住相机镜头,避免落尘污染镜头,同时能够上下滑动的防尘板能够适应多种长度的相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与无人机本体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与无人机本体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下安装壳、11-滑动槽一、12-防尘板、13-螺杆、14-螺母、15-上下滑口、2-转动块、21-安装板、211-相机安装孔、212-安装板孔、22-转动轴、23-电机一、3-上壳体、31-锥齿轮箱、32-电机二、4-L形连接板、41-滑动槽二、5-齿条杆、6-导柱、61-空心导杆、7-电机三、71-齿轮、8-脚架、9-无人机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包括无人机本体9和飞控系统,通过飞控系统控制无人机上的各执行件进而控制无人机本体9的精确飞行轨迹。无人机本体9底面上连接有脚架8,脚架8用于支撑无人机本体9。还包括连接于脚架8底面的下安装壳1,下安装壳1内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转动块2前侧面上连接有安装板21,安装板2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相机的相机安装孔211,转动轴22一端连接有电机一23,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电机一23为NiMotion公司的STM86型号步进电机,电机一23与飞控系统电连接。当无人机在空中时,地下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飞控系统根据需要控制电机一23的转动一定角度,电机一23带动转动块2转动,转动块2带动安装板21及安装板21上的相机转动,对相机镜头上下角度调节,获得多方位多角度的航测影像。安装板21与转动块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安装板21上开设有安装板孔212,转动块2上开设有对应安装板孔212的螺纹孔,通过螺钉将安装板21固定在转动块2上,安装板21可以根据不同大小、型号、厂家的相机设置多块,这样通过更换安装板21使得本固定架能够固定安装多种产品型号的相机。下安装壳1上方连接有上壳体3,上壳体3内连接有锥齿轮箱31,锥齿轮箱31的输出轴连接于下安装壳1顶部,上壳体3侧面上连接有电机二32,电机二32与电机一23采用相同型号的步进电机,电机二32与锥齿轮箱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包括无人机本体(9)和飞控系统,所述无人机本体(9)底面上连接有脚架(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脚架(8)底面的下安装壳(1),所述下安装壳(1)内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所述转动轴(22)上连接有转动块(2),所述转动块(2)前侧面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相机的安装板(21),所述转动轴(22)一端连接有电机一(23),所述电机一(23)与飞控系统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包括无人机本体(9)和飞控系统,所述无人机本体(9)底面上连接有脚架(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脚架(8)底面的下安装壳(1),所述下安装壳(1)内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所述转动轴(22)上连接有转动块(2),所述转动块(2)前侧面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相机的安装板(21),所述转动轴(22)一端连接有电机一(23),所述电机一(23)与飞控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壳(1)上方连接有上壳体(3),所述上壳体(3)内连接有锥齿轮箱(31),所述锥齿轮箱(31)的输出轴连接于下安装壳(1)顶部,所述上壳体(3)侧面上连接有电机二(32),所述电机二(32)与锥齿轮箱(31)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电机二(32)与飞控系统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测无人机用相机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8)上连接有L形连接板(4),所述L形连接板(4)前侧开设有滑动槽二(41),所述上壳体(3)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四维泰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